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所以,居室内的微小气候是否有利于健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居室内什么样的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利呢?当然,在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居室个体而有所不同。但就总体而言,室内应日照良好、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具体说,室内的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流和辐射四要素。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形成居室内的小气候的气象要素有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居室内气候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 ,形成居室内的小气候的气象要素有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 ,居室内气候环境影响人的健康。要想有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适当的温度、湿度十分重要。气象专家认为 :人的体感并不是受温度和湿度气象要素的单纯影响 ,而是受两者综合影响。通过实验测定 ,最适合人体健康的居室温湿度 :夏天温度为 2 3~ 2 8o C,湿度为 3 0 %~ 60 % ;冬天温度为 1 8~ 2 5 o C,湿度为 3 0 %~80 %。在这个范围内有 95 %以上的人感到舒适。如果居室装有空调时 ,温度应为 1 9~ 2 4o C,湿度为 40 %~ 5 0 %时 ,人感到精神状…  相似文献   

4.
居室小气候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士良 《贵州气象》2001,25(2):44-45
人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居室中度过的。居室小气候直接影响到每位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人类从古代凭巢穴而居发展到今天的高楼大厦。如今建筑物及有关设备已能创造出比较舒适的室内小气候 ,但城市室内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理想的居室小气候应该是温度和湿度适中 ,空气流通 ,污染较轻。据测定 ,在湿度和通风正常的情况下 ,对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 1 8℃。人的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温度为 1 5~ 1 7℃。一般而言 ,冬季使人感觉舒适的相对湿度为 3 0 %~ 40 % ,而夏季为 3 0 %~ 70 %。通过观察和调查 ,发现了人体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综合感觉 ,…  相似文献   

5.
环境趋势和医学气象研究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趋势下,大气环境和气象医学研究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环境毒理学、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城市小气候与人体健康、气象病、医学气象预报以及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魏瑞江  王春乙  范增禄 《气象》2010,36(1):97-103
根据2006—2007年、2008—2009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和附近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石家庄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外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和少云-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接受到的最大太阳辐射有明显的日变化;连续寡照时,室内全天气温低,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影响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的主要因子有外界的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空气湿度、云量以及温室内前一天的最高气温等。建立了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要素的相关模型,经拟合检验和应用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日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空气最小相对湿度、接受到的最大太阳辐射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在1.1℃、2.5℃、5.8%、58.3W·m~(-2)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大部分在10%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了空调的房间 ,人们常将门窗紧闭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对人体健康很不利。那么 ,如何净化居室内的空气呢 ?首先需要定时开启门窗通风 ,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若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二十分钟 ,就可减少室内的各种病毒和细菌。据科学研究表明 ,这样可除去室内空气中 6 0 %以上的有害气体 ,可达到净化居室空气的目的。其次是保持合适的室内温湿度 ,以避免室内外温湿度差过大。按有关标准 ,室温控制在 16~ 2 4℃为宜 ;最适合的室内湿度为 4 0 %~ 6 0 %。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既可增湿亦可净化空气。再就是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要常打扫…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稻田栽培食用菌的气象条件,认为在水稻分蘖后期稻田内形成的小气候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合理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板栗——茶复合生态系统微气象效应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 ̄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内,对板栗-茶人工生态系统和普通茶园进行同步微气象观测和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比较,板栗-茶园作园内的相对光强、气温与土温、温度日较差及风速均减小,而空气湿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阐述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因子。采用气温、湿度、风速和鸡群散热等因子对鸡舍温度进行订正,结合不同时段的天气预报做鸡舍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模拟预测。根据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气候指标对蛋鸡进行饲养管理,并编制成“鸡舍小气候预测和蛋鸡饲养管理”软件,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气候观测系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日光温室各部位温湿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秋栽黄瓜整个生育期,室内气温和地温呈现波动式降低,而相对湿度在采收初期以前呈波动式增加,但在普遍采收期以后波动下降,这3个因子都随高度而变。不同生育期室内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趋势和波动基本相似,但变幅不同,一天中峰值出现的迟早略有差异。在垂直方向,温室内不同高度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明显不同且日变化较剧烈,在低层形成低温高湿的小环境,而高层形成高温低湿的小环境,但整个温室总体上始终处于高湿环境。不同层次土壤温度明显不同,10 cm地温在一天中变化最敏感,变幅最大;30 cm地温变幅较小,且最高温出现的时间比10 cm土层滞后2 h;50 cm地温在一天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与上层土壤比较,始终处于低温水平。在水平方向,气温和地温都表现为南高北低,湿度相反,但这种南北差异很小,可近似认为水平方向温湿度和地温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阐述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因子。采用气温,湿度,风速和鸡群散热等因子对鸡舍温度进行订正,结合不同时段的天气预报做鸡舍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 温度的模拟预测 鸡生产性能的气候指标对蛋鸡进行饲养管理,并编制成“鸡舍小气候预测和蛋鸡饲养管理”软件,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水稻超稀植栽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增产潜力,是当前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实践证明,这项技术措施优点在于有效利用和改变农田小气候条件而提高产量。通过比较水稻不同栽插密度所产生的气象效应以及它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从气象角度为客观评价超稀植栽培法的实效和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进一步普及这一技术和挖掘超稀植栽培法的增产潜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棉花冠层微气象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棉花花铃期作物冠层和农田土壤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棉花群体内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叶片水势、空气饱和差和冠层净辐射之间的关系,对土壤温度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也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在室内工作、休憩、娱乐时 ,很少有人考虑到室内较差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也自然忽视了室内同室外大气一样有预防空气污染的必要。有关医学资料显示 ,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多达数十种 ,其常常是附着在细小的灰尘或飞溅的唾沫上进入人体 ,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室内 ,人的头部上方易形成一稳定的空气污染带 (由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散发的体臭等组成 ) ,危害人类健康。另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室内装修上更加追求舒适和豪华。而在对居室装修过程中 ,所使用的化纤、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都…  相似文献   

16.
从气象角度入手,对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室内不同高度(1.5、1.0、0.5 m)的温、湿度有所差异:高层1.5 m温度相对较高而湿度较小,反之,低层0.5 m温度较低而湿度较大,这样,在高层形成了高温低湿的微环境,而在低层形成了低温高湿的微环境。黄瓜整个生育期,温室内日温度维持在12~23.5℃左右,低层相对湿度都在77.3%以上。另外,病害调查结果显示:从苗期开始就有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一直到结瓜期都较严重,且植株下层的发病程度高于上层。因此,得出霜霉病发生发展的适宜气象条件:低温(12~23.5℃)高湿(>83%)有利于其发生。最后提出适合该地区温室的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绘制棒影日照图的方法,制定出各方位上时刻棒影比率表,为居室日照进行评估并实际应用,以期为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日照、风速、温度等历史气候资料,开展针对适宜居住的室内微气候评估业务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更好的、贴身的公共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大气中的人们,健康和疾病都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象要素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同时天气、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给人类带来气象病和季节病。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热带次生林林窗的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地表温、气温及下层植物叶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叶温与气温和地表温的相互关系。指出在林窗区域,由于受雾、太阳高度及林窗边缘树木的影响,各小气候要素最大值随时间、季节的不同,出现在林窗不同的方位,并且存在叶温高值区时空动态位移现象;另外,林窗区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界面间热量传递方向随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发生着改变,甚至在同一时段内,林窗不同区域会存在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的现象,显示出林窗内可能存在热量循环的小环流。其结果对深入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的形成机制、生物多样性和更新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沟播平铺植棉的小气候出发 ,客观的分析了此方式的优缺点 ,建议依靠气象科技服务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小气候优势 ,在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植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