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 0 2年 4月 1 6日至 1 9日 ,民航西南地区航空气象论文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民航西南空管局副局长张瑞庆同志、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 (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钟晓平同志光临指导。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 ,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业务的各级领导 ,民航飞行学院的气象同行 ,论文作者共计 3 7人。会上共交流论文 2 6篇 ,论文内容涉及航空气象服务、航空天气分析与预报、航空气象设备、航空气象探测及资料管理。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成都空军气象同行还介绍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2.
12月 5日上午 ,四川省气象局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局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四川省气象局举行。这标志着四川省气象部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四川省气象局经过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多次协商 ,一致同意在“平等协商、广泛合作、互惠互利、逐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一步发展双方长期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 ,全方位拓展合作领域 ,以推动四川气象事业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合作协议的签定 ,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思想的体现 ,也是贯彻党…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23日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学会纪念“3·23”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在乌市召开。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胡吉汗·哈克莫夫、自治区科协副主席贾合亚·艾斯坎地尔、民政厅社团处闫鹏处长到会并讲话。自治区水文局、兵团气象局等单位的领导及1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座谈会。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座谈会由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魏文寿主持,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气象学会理事长帕尔哈特·乌斯曼在会上作“开发气象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  相似文献   

4.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各种气象服务的前提,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象分析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是科技原始档案,是国家宝贵财富。三中全会以后,气象记录报表得到各级组织的更加重视,去年四月国家气象局和省气象局先后下发了“地面气象观测记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我省气象科技工作的设想何学勇,郭建侠,王万瑞(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5)1993年5月,省局新的业发科教处组建一以后,我们对我省气象科技工作情况做了初步的调研和分析,同时利用各种机会与中国气象局、一些省气象局以及省政府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农业气象观测疑难技术问题研究”是由省气科所农气中心负责,嘉兴和温州市气象局协作的研究项目,日前已通过由国家气象局、南京气象学院和省气象局等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技术鉴定组的通信鉴定。该课题共分五个组成部分,是一项农业气象基础研究,汇集整理了全省基层台站的疑难技术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农业部门有关规定,制定了统一的观测、记载方法。专家们经过认真审查评议认为:  相似文献   

7.
按中国气象学会的指示并贯彻中国科协关于组织“1996‘五·四’科技传播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省气象学会组织了60名高中一年级的中学生来我局对他们进行一场有意义的科技传播科普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科技殿堂’迎接青少年”。省气象学会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请高级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省气象台李文彬台长给学生们进行了生动的大气科学基本知识的讲课,同时组织同学们参观气象预报制作过程和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装备的情况,使学生们有机会知道我省气象现代化状况,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为祖国科技事业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8.
九月的蓉城 ,艳阳高照 ,在这火辣辣的日子里 ,中国科协 2 0 0 2学术年会 9月 5日— 8日在蓉城召开。全国 170多名院士、6 0 0 0多名科技工作者从四面八方齐聚蓉城 ,科学的热浪激荡着整个城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蓉城一露面 ,就大设“气候象宴席” ,应邀中国科协年会代表、四川省气象局科技工作者、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共计 2 0 0 0余人共享“气候大餐”。中国气象界的“学术泰斗”曾庆存、陈联寿、赵柏林院士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气象科技工作者也纷纷赴宴。气候与环境、政治、经济“一起变化”“代表们椅子下放…  相似文献   

9.
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膝家谟,马渝勇,仇理(四川省气象局610072)1引言85—906中的四)!l省暴雨通信网络系统主要是依靠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有关业务技术人员尤其是通信台的有关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成都市气象局初步形成的成都城市气象服务系统,以及今后对该系统进一步研制和完善的思考,以期提高成都城市气象服务的力度和广度,拓宽气象科技发展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4日,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安平应邀向省局科技人员作了题为《努力推进气象现代化水平》的科技讲座,解读了当今国际气象现代化水平以及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现状、发展方向等。2月19日,省气象学会在西宁组织了为期3天的"全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班",来自省气象局事业单位、各市州、县气象局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业务技术人员近17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班邀请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省雷电防御中心的相关专家为学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气象工作发展与回顾张来相(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5)西安市气象局是陕西省气象局和西安市政府的职能工作部门.其前身是西安气象管理处,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8月更名为“西安市气象局”,管辖西安市六县气象工作。西安市气象局从诞生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迎来了2004年世界气象日。为隆重纪念世界气象日,省科协、省气象局联合举办了系列宣传纪念活动。今天由省科协、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省信息产业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举办专题报告会,是一次重要的活动。我谨代表省科协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我省气象事业作出贡献的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河南气象》2005,(4):47-48
工作论坛老干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探索…………………………介玉娥,张炎笙(1·1)做好老干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周昌荣(1·2)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流人才……………………………………高峰(1·3)县气象局稳定工作探讨……………………………………………仝文伟(1·4)电视气象节目版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杨芳,布亚林,杨蒙,等(1·5)气象科技论文中常见问题分析……………………………………王魁山(1·7)基层实施“三大战略”的探索………………………………………赵规划(2·1)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  相似文献   

15.
11月4日,在华阴市召开的“92·8”抗拱、抢险、救灾表彰会上,气象局荣获“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奖牌,有人问气象局怎么能得上奖呢?这还得从8月中旬说起。 8月10日,华阴市气象局根据天气图分析,并及时与省、地气象台联系,下午预报员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今晚渭北地区有大到暴雨,预计洛河水位将超过警戒线,请沿库区乡镇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现状分析王明军程炳岩(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省级气候资料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气象报表的审核和机器制作、历史气候资料信息化和统计整编、气象科技档案的收集管理、气候资料服务等。河南省级气候资料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关...  相似文献   

17.
身居“穷”县不畏难服务年年有发展镇赉县气象局镇赉县是吉林省的贫困县。我们在省、地气象局的领导和当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身居穷县不畏难,大胆进行结构调整,在保证业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领导挂帅集中力量开展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打开了局...  相似文献   

18.
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协作区第11届气象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4日至27日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召开。出席学术交流会代表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地区、四川省黔江地区、湖南省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铜住地区等六个协作区的科协、气象局、气象学会的代表以及80305部队司令部李贞堂高级工程师,还有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许炳南高级工程师与省局科教处、业务处、气科所、气候中心、省气象台、《贵州气象》编辑部、遵义地区气象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  相似文献   

19.
应国家气象局邀请,由布隆迪、几内亚、马达加斯加、马里、肯尼亚、利比亚、毛里求斯、苏丹等八国气象局长和世界气象组织技术合作司非洲处计划官员组成的非洲气象考察团一行9人于5月10日至13日来川,对气象为国民经济建没服务进行考察访问。考察团在川期间先后参观访问了省气象局、成都气象学院、广汉县气象局和成都锦江电机厂,游览了都江堰。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6日,受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委托,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乌鲁木齐对由气候中心傅玮东高级工程师主持的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验收。验收组专家由来自自治区党委农办、新疆石河子大学、自治区农科院、新疆气象局、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沙漠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