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冰雹云雷达回波图集》是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大气探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研究所五个单位的雷达气象研究组合作编写的,是国内外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专题性雷达回波图集。《图集》的材料取自历年积累的大量冰雹云雷达回波资料的精心严  相似文献   

2.
《气象》2016,(9):1160-1160
四川省气象局主编该图集以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1981-2010年的平均作为气候值,使用四川省全部所辖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并对资料按相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及整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序图6幅,基本气象要素分布图185幅,气候变化图236幅,气象资源图56  相似文献   

3.
《气象》2016,(9)
正四川省气象局主编该图集以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1981-2010年的平均作为气候值,使用四川省全部所辖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并对资料按相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及整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序图6幅,基本气象要素分布图185幅,气候变化图236幅,气象资源图56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6,(3):16-16
延安地区革委会气象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延安科技小组所编《延安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图集》已于1973年10月出版。内容包括热量资源图组16幅,水份保证圈组12幅,农业气象灾害图组18幅,农业气候分区图1幅,总共47幅。现将延安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利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气象局和我省各级政府、气象部门的各级领导以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省气候图集》已定稿,并经国家和省两级的有关专家审稿通过,由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图集较全面地揭示了我省三十多年来各气候要素和气候灾害的分布和变化。内容包括气压、气温、降水、湿度与蒸发、云量、日照及太阳辐射、风、地面温度、天气现象、气候灾害、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等。全册共分十一章、刊出图258辐。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分析科学、编排合理,是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部最为完整的实用性较好的气候图册,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浙江气候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暴雨气候图集》内容简介“黄河中游暴雨气候图集”是暴雨天气气候背景分析和研究(85—906—08—04)专题中的一部分,为子专题“黄河中游地区暴雨气候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图集是在统计、整理了黄河中游地区164个气象站32年(1959~...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利用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资料室编辑的气象出版社出版的《1951-198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以及国家气象局(中央气象局)资料室和有关省、市气象局先后出版的地面气候资料,挑选了102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极值(一般取五个)。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9,5(11):10-17
由中央气象局编制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从1980年起执行。为便于广大观测人员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和执行,我们以四川省气象局满在鑫、徐家候、薛民和等同志编写的新旧规范对照表为基础,将新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介绍于下(部分条文加注了旧规定)。  相似文献   

9.
《南半球数值分析资料图集》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1986年1月出版的长期天气预报系列研究报告之七的内容编译而成的。原材料包括有图集和微缩胶片资料。中文译本只有图集。这份材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气象中心根据从1972年9月到1982年8月每天天气圈的客观分析(数值分析)整理和加工得到的。由于南半球常规气象资料比较稀少,在每天的天气图客观分析中,墨尔本中心充分采用了由卫星云图所推导得到的高空风资料,卫星垂直温度廓线探测资料以及1979—1980年南半球的海洋漂浮站观测资料。因此,从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好的一份南半球各层等压面的风、温度和高度场的气候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再续补(1993~2000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 ,全国 3 2家单位协作完成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以下简称《图集》)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际业务诸多方面。该《图集》的资料截止于 1 979年 ,其 1 980~ 1 992年的序列资料和逐年分布图已作了续补[2 ]。现对 1 993~ 2 0 0 0年时段作再续补。1 续补方法《图集》的资料始自 1 4 70年 ,覆盖面为全国范围 ,含 1 2 0个站点 (图 1 ) ,其中西部地区早期资料有缺失 ,东部地区较为完整。关于这项逐年旱涝等级值的评定方法、分级标准和逐年旱涝等级分布图的编绘方法 ,在该《图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气象》2011,(1)
中国气象干旱图集(1956—2009年)中国气象局编该图集主要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区1956—2009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全国气象干旱等级的空间分布图216幅,还给出了全国及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西北东部、西北西部、青藏高原八个主要区域四季干旱面积的历年时间变化图36幅。该图集是一部气象干旱方面的资料和工具书,可供气象、农业、水利、环境等领域的科研、业务人员使用,也可供灾害防御、规划等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6开定价:188.00元  相似文献   

12.
陈德鉴  王树廷 《气象》1979,5(11):8-9
从1980年1月1日起,由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就要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这是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气象人员盼望已久的心愿。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建国以来,经历过1950年《气象测报简要》、1954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地面部分)》和196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
发刊词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是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气象科学技术综合性刊物。它于今年正式创刊,每半年一期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气象科学研究院是在原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十年来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包括天气动力、气候、极地气象、农业气象、  相似文献   

14.
决策者和公众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这需要更加丰富的、区域尺度上的当前和未来气候状况的精细信息。《图集》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中其他章节相协调,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的观测、归因、预估的基本信息,并建立了在线交互图集系统。《图集》包含图集章节和交互图集两部分:图集章节基于新的区域划分,评估了各区域的气候变化,重点关注地表温度和降水的观测趋势、归因以及预估的未来变化。交互图集是AR6 WGI报告的一个新组成部分,基于观测、全球(CMIP5和CMIP6)和区域(CORDEX)模式数据,以互动地图的形式提供观测和预估时间段的气候变化和归因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10,(11)
<正>中国西北地区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2008)白虎志等编著该图集是2009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西北极端干旱事件个例库及干旱指标数据集"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图集对《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中的西北地区12个站点的旱涝序列进行了修订和增补,并把终止年份从1979年推后到2008年。图集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1470-1950年共481年的历年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世界的气候资料整编工作简介张玉琴,李颖(省局气候资料室兰州730020)我国历次气候资料整编工作都是为国内需要而进行的。1979年12月,中央气象局下发的《1951-1980年全国地面基本气候资料统计方法》便是如此。它在整编方法、整编项目和整编时...  相似文献   

17.
路萱 《气象》1982,8(5):27-27
中华医学杂志1981年第61卷第8期,发表了由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和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共同总结的《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气象关系的探讨》一文(王衍文等整理)。该文介绍了他们用北京地区24个医院1976—1979年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发病资料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90,(1)
《农业气象情报年鉴(1988年度)》由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编篡,气象出版社出版,1990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 本年鉴分文字评述、图集和资料表三大部分。文字部分简要地阐述了1988年度的农  相似文献   

19.
童乐天 《气象》1983,9(7):34-34
早在1972年,原中央气象局即编辑出版了由我国云天观测和研究人员自己拍摄的第一本《中国云图》(内部发行)。1975年经个别修改后,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并公开发行。这本云图已成为我国广大气象台站观溅云天、判别云状的主要依据之一。 十年来,云天观测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摄影技术设备也有了相应的改善。应广大气象台站观测人员的要求,新版(即第三版)《中国云图》依据1979年出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1981年的云码规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1,(2):49-49
《气候环境学概论》(日本)福井英一郎、吉野正敏编,1979年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259页。本书是把气候作为环境学的组成部分而予以系统论述的。由九位气候学家执笔编写,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气候环境理论的发展史,人类与气候环境;人类与未来的气候;气候环境学的展望。其中人类与气候环境一章是本书的重点,论述的内容涉及到生活与气候、能源与气候、工农业生产与气候、城市气候、地区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