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21”服务万户千家周鸣(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3)气象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气象信息越来越关注。电话的普及,使电话服务成为气象部门新的经济增长点。郑州市“121”于1996...  相似文献   

2.
刘莉红 《广东气象》2000,(Z1):59-61
社会经济越发展,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及损失就越大。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气象警报、寻呼服务等传媒手段定时发布天气预报的服务方式,难以提供更加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也难以满足广大市民对气象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汕头市地处粤东,是对外开放、经济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大力发展“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及时、详实、丰富的气象信息,势在必行。为此,汕头气象局与汕头市电信局合作,共同建立汕头市“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系统。根据汕头市及所属市县电信区号划分情况,汕头…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三年计划(1997~1999)》中提出,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项目是以专业有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市、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121”气象咨询电话,使气象服务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和用户,更加生动活泼和方便应用,以满足人们对气象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文对“121”气象咨询电话作一介绍。1 几种天气电话答询系统  (1)循环磁带录放音,每次天气预报信息需人工录音,由录放机和磁带载体组成。(2)利用电话交换总机的语音信箱功能提供信息广播服务,信息录入同上…  相似文献   

4.
1 前 言 气象信息电话答询是满足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一种科技服务手段,也是广东省气象事业结构战略调整中产业发展的项目之一。它集计算机、程控交换、语音处理等技术于一体。对电信局而言,电话答询气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121”系统)计费比普通用户电话计费复杂许多。普通电话计费只需知道用户通话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就能准确地计算出话费。“121”计费还需对用户二次拨号的情况进行更详细记录,才能精确地计费。电信局用于普通市话的计费软件无法对“121”进行计费,有些电信局把“121…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信息语音处理系统简介赵大勇王庆余孙桂芝高煜中(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我国规定各大城市的特种服务电话“121”为公众气象信息咨询电话号码。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黑龙江省气象台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完善、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是气象部门的支柱产业之一,优势明显,潜力极大。今年以来,我们本着“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方便用户,一切服务于用户”的宗旨。着力在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拨打次数上做文章。8个月来拨打次数和服务收费均较往年同期有明显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1增加信箱,充实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先后开通信箱200多个。除将常规气象信息录入相关信箱外,还把忻府区5所小学的课程表录入其中,后在有关学校附近分期分批大量散发传单,利用小学生天真好奇的心理拨打“121”查询课程表。对…  相似文献   

7.
浅谈“121”气象服务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兰 《广西气象》1999,20(4):48-50
通过“121”气象电话自动答询系统的制作与服务的实践,总结了一些“121”内容制作 的要领和服务技巧,并对“121”新的服务领域及新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21天气预报电脑答询是气象科技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司富财(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21”是邮电部门规定的,全国统一使用的问询城市天气预报的专用电话号码。尽管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定期播放、刊登天气预报,但“121”仍有其独特的优势,不...  相似文献   

9.
“121”的开通为全县办了一件大好事(应县气象局03760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飞速发展,服务手段越来越多越好。“121”天气预报电脑答询系统服务就是其中之一,它象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开通运行。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条件、服务质量高低不...  相似文献   

10.
收入稳、纯度高、市场好的气象自动咨询电话服务行业徐世民(运城地区气象局044000)1995年初,我们运城地区气象局根据气象科技服务市场不断发展与变化,对气象科技服务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到“121”气象自动咨询电话服务适合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客...  相似文献   

11.
“121”气象信息答询台是气象部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服务台,以信息传播快、范围广,不受时空地域制约,为社会各界提供实用气象信息等优点,迅速打开市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其不断攀升的应答量,为开发“121”广告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121”答询台这一独具魅力的广告载体,尽快开展“121”广告业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1 以烟草行业为重点,开发广告业务我省是烟草之乡,烟厂众多,仅骨干企业就有新郑、郑州、许昌等烟厂。这就为我们寻找广告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香烟是特殊消费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和气象科技服务的需要,各县(市)气象局都安装了“121”气象服务答询系统、“169”有线数传系统,部分县站还安装了电视预报广告系统和分组交换网系统。这些现代化系统对气象服务、气象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计算机系统集成电...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121”气象信息电话答询台自1996年8月4日正式开通以来,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概括为12个字:领导重视,准备充分,构思独特。一、“121”连线方式技巧目前,国内“121”的连线方式主要有:振铃式、用户线、中继线和PCM专线四...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现用的天气预报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气象警报机、电话、电视、报纸、寻呼服务等传媒发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以每天一到两次定时发布天气预报的服务方式,同时也难以提供及时的天气预报服务,难以满足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为了顺应需求,《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三年计划(1997-1999)》中提出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项目,是以专业有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市、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121”气象咨询电话,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广泛、丰富、及时、详细…  相似文献   

15.
劳永产 《广西气象》1998,19(4):45-46
对部份“121”气象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效益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服务,提高效益的对策,供大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6.
努力抓好“121”的系统建设促进气象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是依托电信媒体面向公众开展的气象信息服务 ,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迅速发展 ,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点 ,已得到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认可 ,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各地气象部门抓住机遇 ,努力开拓、发展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的新局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特别是近几年来 ,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的发展十分迅速 ,前景看好 ,形势十分喜人。其主要特点是 :一、推广普及快 ;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三、自身经济效益显著 ;四、服务内容丰富 ,质量不断提高 ;五、推动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六…  相似文献   

17.
陈增军 《湖北气象》2002,21(4):35-37
从泰安市2000-2001年“121”电话气象信息服务实际出发,揭示了影响“121”电话拨打率的三种主要客观因素,并指出其拨打率与用户群、季节和信箱内容有效为密切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提高“121”电话拨打率的三种途径,即增强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丰富服务内容和拓宽服务领域,加强“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宣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的拓宽和大众传媒工具的增加,专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专业气象服务信息稿件,其内容字编辑和表述方式是否适用于媒体要求,直接影响到气象信息的服务效果。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和“12121”气象声讯语音信箱播发的气象信息稿件,更需要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也就是都需用到广播语言。这里,对如何使用广播语言编写气象服务信息稿件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民航气象服务系统是以通信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和探测设施为工具、以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分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系统。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和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民航气象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民航各部门的努力其探测设施、网络建设、信息加工和预报、气象服务等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证。气象科技服务要依托气象业务、科技、信息资源等优势来发展,其本质是一个科技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三气象”理念,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科技服务与基本业务、深化与发展、部门内与部门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