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我国南北两会最权威的考古和音乐界专家们对济南洛庄汉墓深埋于地下2100多年的西汉青铜乐器进行了严格测试,并通过计算机现场展示演奏过程。据悉,出土的编磬音列构成完整7声音阶,这在以往出土的编罄,无论是秦代还是汉代的,保存有完整的音阶的编磬都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
2003年4年25日,电脑三维技术让新疆千年干尸“复活”,这两具干尸是一男一女,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后被运到辽宁省旅顺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6,(6):14-14
2006年9月21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新疆奇台县“恐龙沟”进行的大规模恐龙化石挖掘活动已暂告结束。在历时46天的挖掘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粪研究所专家挖掘出一具蜥脚类食草强龙化石,据现场专家测量其体长35米左右,与1987年距该挖掘点100多米之外出土的恐龙同为马门溪龙,但比1987年的还要长5米,从而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同时该恐龙的脖子长约15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同期发掘出土的还有一根长1.58米的蜥脚类恐龙大腿骨,这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大腿骨。  相似文献   

4.
吴承园 《地图》1990,(1):45-4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研究秦末汉初的测绘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根据有关史料,对出土的帛地图的测绘时间考证如下。由于学识所限,疏漏之处一定不少,望批评指正。一、帛地图的有关情况1973年12月,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地图共有三幅,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  相似文献   

5.
一、编绘地方史稿图册的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地图。春秋战国时期已广泛使用地图,周王朝还设立了掌管舆图的官职。1978年在河北平山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兆域图”,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形图”、“驻  相似文献   

6.
孙果清 《地图》2003,(4):58-59
《市井图》见于东汉(公元25~220年)墓出土的画像砖上。东汉市井画像砖在四川成都、新繁、广汉、彭县等地均有出土,其中成都、新繁出土的画像具有地图的性质。因其表现了市井(市肆)图景,故称市井图。1965年在四川新繁县东汉墓出土的一块画像砖,图幅纵39厘米,横47厘米。此图表现了东汉郡、县商业区市容面貌。图中的市井围墙成方形,其上标出的方位物有北市门、东市门。几条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将市井分成了几个交易区,每个交易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即排列成行的商店。还有纵横交错的建筑组成的市宅区。市井中央有市楼,市井官署当设…  相似文献   

7.
《地图》1996,(2)
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一些文献当谈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图时,多指天水《放马滩地图》的7幅木板图。下面介绍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一块纸质地图碎片,此图是一汉墓中的随葬器物,此墓的时代,考古断代为西...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1,(1)
1986年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形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七幅。分别绘在四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曹婉如、张修桂、朱玲玲等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一千三百多年,比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三百年。该地图包括今甘肃天水伯阳镇西北的渭水流域和一部分放马滩周围水系。地图中有关地  相似文献   

9.
丁建伟 《地图》1993,(4):56-57
1989年《文物》月刊第2期公布了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严格意义的地图。这个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探讨。一、放马滩地图的绘制年代根据对史料(同墓出土的竹简《墓主记》)的考察分析,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放马滩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古都。根据北京市对1972—1986年从琉璃河商周遗址所发掘人殉墓葬和车马坑中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和金古器物等文物的研究,证实北京琉璃河乃3000年前燕之都城,与《史记》所载相吻。由此说明,北京建都城始于西周初期,这就使北京的都城历史从金代提前2000余载,迄金已3035年。这样悠久的都城历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1.
“古图之最”再探刘家信(西安地图出版社710054)一、世界最早的木板图(县图》古县位于甘肃东部、关中西端的渭河上游。春秋战国时,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代戎取胜,同年取其地置县,成为中国最早的县置之一。八十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古墓中出土的《邦县图》共七...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92,(3)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地图共7幅,分别绘制在4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4,(3)
形形色色的地图现存最早世界地图如今残存于世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公元前6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画在粘土板上的地图.它描绘了一个以巴比伦市为中心、周围被大海所包围的圆盘状的世界。我国考古所见最早地图1986年夏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地图”,绘制于公元...  相似文献   

14.
漫说古地图     
古地图主要是按照政治史的划分,指清朝灭亡之前的地图,是当时人绘制的"当代"地图,属于文物或准文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 被时间尘封的早期地图 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古地图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可以亲眼鉴证其发展的真实轨迹.《兆域图》1983年出土于河北省,是中国现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地图(距今约2400多年),早于古罗马帝国最早的地图6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1889—1900年,美国宾州大学在古代苏美尔的尼普尔遗址进行了四次艰苦卓绝的发掘,出土了约三千块泥板和残片。《尼普尔城邑图》泥板就是在尼普尔出土的一个泥坛中发现的,据鉴定,年代约为公元前1500年(加喜特时期)。1903年出版的希尔普雷希特(H.V.Hilprecht)的《圣经故土访古》一书曾附有该图的泥板照片,但因照片太小,学者无法认读,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孙果清 《地图》2003,(2):70-71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亦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1973年12月于湖南省长沙东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原图上本无图名,由于地图内容包含山川、道路、城镇等地理要素,故取名“地形图”。考古学家根据墓葬中一件木牍上的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定该墓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因此该图绘制时间当在此之前。它是绘在帛上的一幅边长为96厘米的正方形地图。方位上南下  相似文献   

17.
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国内外令人瞩目的事业,本文介绍了世界国家,地区争相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8.
孙果清 《地图》2003,(3):38-39
1973年12月与《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一起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该图是一幅用黑、红、青三色绘在帛上的军用地图。纵78厘米、横98厘米。方位上南下北。比例尺约在1:8万-1:10万间。图中山脉惫向用黑色单线表示,河流用青色表示,道路用红色虚线画出,圈上军队番号和驻地、防区界线、指挥城堡等,均用红色表示。图中绘出了三支军队:周都尉军、徐都尉  相似文献   

19.
丁建伟 《地图》1992,(4):17-18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旅游地图内涵的深化情况,随后介绍了人们生活和文唬询水平提高后对专题旅游图的需要,进一步探讨了旅游地图的价值和出现各种新型旅游地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胡龙成 《地图》1997,(3):60-60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幅距今2100余年的古地图,说明古人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绘图水平。为了满足行军、设防、打仗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古人对地图十分重视,这从荆柯刺秦王和刘邦占领咸阳后,萧何立即带兵收缴图籍文书等历史事件就可以看出来。下面介绍几则古代有关地图的故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交锋之前,如果能掌握对方兵力的部署情况,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历史上,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国把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西施送给了吴王。西施到吴国后仍时刻惦记着越国,希望能早点报灭国之仇。一年以后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