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统计学是以变异函数和变异曲线为基本工具研究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相关关系.由有用样品数据计算得到的实验变异曲线,往往需经数学方法与实际经验拟合一条反映区域化变量空间相关和变化特征的圆滑变异曲线,从而获得一个理论数学模型,以供估算储量、研究矿体地质特征、取样最优化等方面利用.根据实验变异曲线的特点差异,选用的理论数学模型有球状模型、代·威依斯模型、线性模型、ahλ模型、指数模型、空穴效应模型和随机模型等.但至今用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2.
隧道上方基坑的空间效应对隧道变形存在较大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考虑空间尺寸效应影响的卸荷比模型,该模型能综合考虑上方基坑深度、宽度和基坑沿隧道纵向长度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和实测分析法,研究了上方基坑空间效应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数值分析和监测数据表明,盾构隧道变形主要是由盾构隧道上方主要覆土区内的外部施工作业引起,主要覆土区之外基坑施工作业对隧道最大隆起量的影响较小,主要覆土区内隧道最大隆起量与提出的卸荷比近似呈线性关系。软土地区的隧道上方基坑工程可通过控制卸荷比来控制隧道的竖向变形。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颗粒的形态是沉积成因分析的主要标志之一。目估对比法是沉积物颗粒圆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目估法直观、简捷,但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获取鲍尔斯目估标准颗粒的轮廓,并用3种定量方法测量这些标准颗粒的IPP圆度、轮廓分维数和傅里叶不圆度,然后对比这些圆度的划分标准与目估标准之间的差别,最后用3种圆度测定方法同时测量广东马头山风化坑和河流壶穴中碎屑颗粒的圆度,通过测量结果的对比来评价这3种定量方法的应用效果,检验这些方法能否在实际应用中代替目估方法以区分不同成因的碎屑颗粒。分析表明:目估法的磨圆度标准不是简单地表达颗粒的圆形与否,其中包括了颗粒表面结构的差异;3种定量方法的圆度划分标准很难与目估划分标准完全一致;3种方法所表征的圆度均能区分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颗粒,因此3种定量方法均可以代替目估方法测量颗粒的圆度;在不强调颗粒表面特征的前提下,IPP圆度的测量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加有效;颗粒形态的分析结果证明河谷壶穴中的颗粒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山顶风化坑中的颗粒由风化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矿石储量的估定是矿产资源勘察工作中不可少的部分。矿产资源的有计划的开采和矿山合理化的开发全赖事先对储量的正确估定。因为各种矿床的地质情形不同,尤其是各种变化比较多的不成层的金属矿,在正式开采未至一定阶段之前,只能见到全部矿床中出露的极小部分,所以事前对矿量的估定的精确程度是有限的;并且随矿床所属的型类而有不同的可达到的精确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当地完成储层表征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现场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融合成一个一致性的模型。在实际生产中实现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任务,所以有必要运用如地震反演等特殊方法。应用地震反演可以使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有效结合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得到一个模型,该模型在预测过程中可通过流体数字模拟来验证。地震反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方法(其代表是回归反演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另一类是随机方法(其代表是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反演结果和确定性反演结果的对比展示了随机反演是如何改进储层表征过程的。事实上,随机反演,可以运用较高的采样率(和储层模型的网格大小相接近),来产生一个更可靠的模型。随机反演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随机方法可产生一些基本的统计测量值来改进解释精度,并且在储层表征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实现,从而使储层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地层热物性参数是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参数,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均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笔者以北京某工程地源热泵系统地层热物性测试评价工程为例,阐述了现场测试获取平均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建立传热模型,利用参数估算法计算了工程场区的热物性参数。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又采用了线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参数估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笔者对两种计算方法的求解方法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由于目前地层热物性参数确定方法还很不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所以笔者提出的热物性参数确定方法只是尝试性的探索,还有待今后的实践检验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CGE与GIS集成的中国城市增长情景模拟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体雁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153-1163
建立机理和空间明确的城市模拟模型,对刻画我国城市未来情景、推演城市增长的环境影响、解释城市增长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模拟模型偏重于对单个城市或城市区域进行模拟,大多缺乏可靠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有效集成CGE模型、GIS空间分析和格网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分散的城市模拟模型连接成为相互作用的“城市模型体系”,提出一个经济机理和地理参考明确的、多维度、多尺度、可运行的中国城市未来模拟模型框架,阐述其假设、逻辑、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坑空间效应影响区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空间效应影响范围的确定对其支护方案的选择、施工方案的确定以及监测方案的设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不同基坑空间效应计算模型的分析,基于新的三维滑楔体破坏模型,提出了空间效应影响区长度的计算公式。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新的计算方法更全面的考虑了影响基坑空间效应的各种因素,计算过程较为简便,且计算结果能较好地符合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韩鹏  李晓平 《地下水》2019,(1):153-155
水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也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与研究目的,利用与VM嵌套的WinPEST的参数估值及优化预测模块,以地表水可增加引水量比率为目标函数,以地下水流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单目标分布参数线性水力管理模型,并采用试估—校正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建立哈密淖毛湖工业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优化地表水引水量,初步评估推荐方案的正负面环境影响,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朱建明  林庆涛  高晓将  高林生 《岩土力学》2016,37(12):3417-3426
目前关于临近地下室外墙影响的挡土墙空间土压力的计算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原有的平面应变条件下的理论不能满足挡土墙的长高比B/H较小时的挡土墙土压力计算要求。通过将土拱效应原理引入顾慰慈[8]建立的空间土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土拱效应的临近地下室外墙影响的空间土压力计算模型,根据挡土墙和地下室外墙的间距与土体破裂面状态的关系将该模型分为3种情况,并将各模型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区域,通过在各个区域内取水平微分单元体,建立各微分单元体的水平和竖向静力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各区相应的挡土墙空间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墙背任意位置的主动土压力;并提出了空间土压力合力及其合力作用点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可以直观地看出挡土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空间分布,由此可以看出,当空间效应存在时,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沿墙长的分布与平面应变条件时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挡土墙两端附近区域的主动土压力远小于平面应变条件下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同时可以看出,考虑空间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要比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位置要高,挡土墙长高比B/H越小,空间效应对主动土压力沿墙长的分布和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