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子全 《冰川冻土》2003,25(8):177-180
针对青藏线格拉段的特殊性,提出机车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对随乘方式、随乘制机车乘务员定员、随乘制机车与宿营车整备作业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在技术、经济上对随乘制和轮乘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能够适应于青藏铁路特长交路及高原、冻土特点的乘务制度,它能够保护高原环境,尽量减少高原作业、停留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土地利用从"三无"的划拨制度到"三有"的出让制度的转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只是目前短期内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有利于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土地供给方式。本文在论证工业用地年租制对促进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二次开发形势下推进工业用地年租制供应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高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全  贾晓云  张雪雁 《岩土力学》2006,27(12):2177-2180
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铁路风火山和昆仑山隧道,近5 000 m海拔的高原缺氧和严寒恶劣气候,以及多年冻土不良地质,使施工作业人员生命与健康、冻土保护和隧道质量问题严重。通过创建洞内施工环境流体温度场和冻土围岩温度场理论和温度场计算模拟,研制和使用施工通风与供暖一体化机组、制氧与供氧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了洞内气温、空气质量的全面控制,为两隧道的顺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和合适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4.
韩嫣然 《地下水》2019,(1):156-157,186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包含了社会、经济,生态、水质等诸多方面,构建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唐山市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能够较全面解水资源承载力变化中精确的因子信息,遴选的9个评价指标自变量与因变量呈现依据关系,符合唐山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文俊  毕建军 《冰川冻土》2003,25(Z1):139-143
针对青藏线格拉段高原、冻土的特点就工务维修养护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 分析适用于青藏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机具配备及组织定员原则, 提出了劳动保护措施、用工制度设想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压实黄土结构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娟  郝延周  王铁行 《岩土力学》2019,40(4):1351-1357
对增(减)湿到相同含水率及相同干密度的不同结构性非饱和压实黄土进行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制样含水率引起的结构变化对非饱和压实黄土基质吸力、应力-应变特征及结构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样含水率引起的结构性对非饱和压实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明显的影响,小于塑限时基质吸力随制样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最优制样含水率时非饱和压实黄土具有均匀小孔隙的团粒凝聚结构使其吸力相对最大;应力-应变曲线在最优结构状态时位于坐标最上端,小于最优制样含水率时的结构弱化程度相对较低,其应力-应变曲线逐渐下移,大于最优制样含水率时土样的结构弱化程度较高,其应力-应变曲线位于最下端;定义的结构性参数m?r能够合理反映压实黄土的结构性,弥补了压实土工程中用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指标无法反映土结构性影响的不足;屈服结构性参数m?r0能够合理反映出不同制样含水率压实黄土的结构弱化程度,结构弱化程度还反映在三轴剪切破坏强度上。  相似文献   

7.
PLS法与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华明  丁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4):320-322
围岩稳定性是隧道工程支护设计的基本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综合考虑多因变量影响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回归建模,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针对水库库岸再造预测的特点,将三峡库区巫山县段的岩质库岸划分为漫滩段、枯-洪水位变幅带、常见洪水位以上段3种类型.建立了坡角与岩体类型、力学性质、地形地貌之间的3个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组成岸坡的岩体类型、性质是决定库岸再造的最主要因素,地形地貌因素次之.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可提高库岸再造预测的准确度,为土地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二维电阻率图像重建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电阻率成像方法,即电阻率层析成像.介绍了电阻率成像的几种供收方式,借鉴地震波和电磁波的反投影技术,应用电阻率反投影并联合使用常规算法,即导电α中心法作正演计算、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作反演修改,从而进行二维电阻率的图像重建.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实现上述过程的程序,进行了大量数字模拟实验,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林  付强 《水科学进展》2005,16(6):822-825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东会  马孝春 《探矿工程》2015,42(10):63-68
介绍了顶管工作坑施工中可拆卸支护型式主要组成要素,包括竖向空心立柱和厚度不一的特制板材两大部分。其中竖向立柱可以通过传力装置、气锤或是小型钻机成孔的方式埋设到预计深度,通过分层开挖的型式逐层铺设特制板材进行支护。详细阐述了支护型式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和设计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叙述其设计流程,根据实际计算值验证立柱刚度选择的可行性及特质板材尺寸设计的合理性,避免传统施工工艺复杂的现状,达到节约工程材料、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PLC控制系统工作方式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使用PLC进行电气控制时,有时必须了解PLC的工作原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笔者介绍了PLC的工作原理,然后从PLC工作原理的角度,讨论了继电器电路与PLC梯形图的逻辑等效性问题,和输入信号变化频率与扫描周期的关系,并给出了PLC输入脉冲的最高频率计算方法。讨论了I/O响应时间与扫描周期的关系,给出了最大I/O响应时间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定时精度与扫描周期的关系,分析了定时器的最大误差。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济南市实际,对如何落实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督察工作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后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矿产督察员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资料整理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济南市矿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钻探微机监测系统可随钻监测和记录9个钻进参数,绘制4~6条回次过程曲线,提示孔内情况,声光报警。在生产现场,操作者可根据显示的提示和曲线等信息,识别孔底地层变化情况,进行见矿预报,保证好的地质效果,该系统还可辅助操作者识别孔内烧钻,钻杆折断,岩心堵塞等异常工况,从而降低事故率,提高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24-334
主席、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在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今天正式召开了!全国地层委员会是1959年在李四光、尹赞勋等老一辈地质科学家的倡导下,由地质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建材部等有关部门及地质院校发起成立的,至今已有四十一年了.四十一年的实践证明,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成立对促进我国地层学和地层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1979年召开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在原主管部门国家科委和挂靠单位地质部的领导与支持下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团结全国地层工者,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6.
膨胀套管护壁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膨胀套管护壁技术应用于地质钻探是一门全新的研究,对膨胀套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膨胀套管类型进行了介绍;确定了膨胀套管材质和膨胀器外型的选择原则;分析膨胀套管的膨胀机理;制定出膨胀套管护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流程。分析表明,膨胀套管护壁技术是完全可用于我国地质岩心钻探,通过推广应用,可大大丰富我国地质钻探护壁技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正IGCP 608"Cretaceous ecosystem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South to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was issued and supported by IGCP on 11March 2013.In this project,the spatial-temporal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eoecosystem changes during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uth to East Asia and Western Pacific region will be delineated on the basis of paleoproxy data and a diversified fossil record from wider areas and different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9.
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工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春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1):137-141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提高硬岩钻探效率的有效方法,实现冲击回转钻进的关键设备是冲击器。针对现有液动、风动冲击器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可充电电池组为动力的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冲击器的控制系统、电磁驱动部分及电池组供电方案等关键设计技术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能够克服液动、风动冲击器的众多不足、优点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Gail Fondahl  Anna Sirina   《Geoforum》2003,34(4):541-556
State-imposed borders inform socio-spatial identities, often encouraging divergent identities for those living of different sides of the border. However, these identities may be discursively appropriated by the groups affected by the borders, in order to manage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We describe how one group of aboriginal people in the Russian Far North forged a common identity based on evasion of state institutions in the 1930–1950s. This group, once articulated with state institutions and divided by the enforcement of a provincial/republican border, developed two socio-spatial identities––and employed these identities as counterhegemonic tactics to state pressures over their lifeways. As types of pressures change, the affordances that the borders provide also change, as evident in the shifting discourses of difference and similitu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