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人,1943年7月1日出生,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  相似文献   

2.
<正> 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夏季讲座——大地测量学与全球地球动力学,将于1982年8月30日—9月10日在奥地利格拉兹举行。讲座的地方组织者为格拉兹工业大学理论大地测量学院。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概括了1983—1986四年间中国在大地测量科学技术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其中包括了经典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动态大地测量等领域四年来完成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在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大地测量参数估计原理是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的重要基础。中国学者经过60年不懈努力,在自由网平差、拟稳平差、半参数估计、不适定问题解算方法、抗差估计、自适应滤波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推进了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理论的进展。这一部分重点介绍建国60年来中国学者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原理、方法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适应建设“四化”大业的需要,为测绘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为第三批下达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为: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根据国家教委通知,测绘科学研究所自1987年起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其研究方向有:卫星大地测量;近代平差在大地测量中应用;误差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化测图;遥感图  相似文献   

6.
1982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在奥地利阿德蒙特举办了第三届国际夏季讲座。它是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赞助下由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理论大地测量研究所主办的,主持人是现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格拉茨工业大学H·莫里兹教授。本届讲座的主题是“大地测量学与全球地球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大地测量函数模型与随机模型是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必须要涉及的模型。经过60年不懈努力,中国学者根据大地测量应用实际,构建和改进了许多函数模型,如广义测量平差模型、等价观测方程、非线性平差模型等;在方差分量估计和误差检验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如基于Bayes估计的方差分量估计、拟准误差检验等,丰富了测量平差理论与方法。这一部分重点介绍建国60年来中国学者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和误差检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Intrinsic Geodesy),[意]A.Marrassi著(英文版).W.I.Reilly译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大地测量学家A·马鲁西教授在1950年至1984年间对大地测量理论所作的主要论述的一本专集。其中许多论文是第一次译成英文。他一生致力于将大地测量理论由原来的二维(球体的)几何性质转变到三维空间的研究。这个变化,是根据电磁波测距和卫星技术的需要,应用高斯微分几何学,  相似文献   

9.
董鸿闻  沈镜祥 《测绘科学》2007,32(3):190-191
胡明城先生是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他热爱祖国,从事大地测量工作近70年。1948年从美国海军天文台和海岸大地测量局进修回国,长期担任外国测绘科学信息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译述,主要著作有《等高观测手册》、《现代大地测量学》、《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理论及其应用》等。2007年时逢他90岁诞辰,本文介绍他在我国大地测量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江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和误差理论专家,八十有三的周老精神瞿铄,思维敏捷,充满着对我国大地测量事业和年轻同志成长的关心.他对我国大地测量的贡献更为学术界所赞赏.正如大地测量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所评价:"周江文教授是我国大地测量和测量误差理论研究领域中最有造诣的一位优秀科学家.60多年来,他为大地测量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自1958年到中科院测地所工作,为我所科技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作了很多贡献".他以严肃的态度治学育人,60年如一日,为我国大地测量学术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大地测量反演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根据R.Parker的理论,首次尝试将近三十年来大地测量反演问题从解的存在性、模型构制、解的非唯一性、解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统一,促进了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地测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可以说是从十七世纪才开始的。那时候,由于人类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迅速增长,光学和精密机械的测量仪器不断发明,促使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日益提高。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现代大地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基本上定型,此后一百年间,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日趋完善,但基本内容却没有很大变化。直到最近一、二十年,由于无线电等新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方法似乎正在经历又一次的新发展,冒出一些新方向。我们大地测量工作者有责任密切注意这些新方向,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之进一步发展,为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1999年7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22届IUGG大会反映出来的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情况。全文共分4个部分;卫星定位技术的新进展,地球重力场的研究进展,地球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新进展。对其中若干领域,还提出我国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测绘工程》(原《冶金测绘》)于1992年9月创刊以来,得到测绘界专家学者和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本刊收到数量较多的测绘各学科的质量较高的论文和稿件,选用刊出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好评。为便于作者为本刊撰写文章,现将1995年选题提纲介绍如下: 1.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的新成果.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和测量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新成就; 2.测量数据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各种抗差估计在测量控制网平差及数据转换中的理论和应用;特种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成果; 3.摄影测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的新成果,摄影测量技术在工业及工程技术量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地籍测绘、土地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 这次讨论会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克夫市Stanislaw Staszic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大地测量与制图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并得到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支持。会议将于1985年6月18—21日在克拉克夫市S.Staszic采矿与冶金大学举行。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邀集专家们汇聚一堂交流自1981年慕尼黑第六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以后几年来所获得的富有成果的资料。会议将着重讨论有关大地测量计算技  相似文献   

16.
正晁定波(贡人。大地测量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10——),江西进1961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前身)天文大地测量系,1982-08~1984-08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大地测量科学系进修高等物理大地测量和空间大地测量;1994-05~  相似文献   

17.
<正> 1980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大地测量工作会议上,测绘科学研究所提出了一份题为“大地测量现状分析与展望”的报告。这是一份战略情报,分析了大地测量几个重要领域的现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并针对我国的现实,对今后的大地测量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空间  相似文献   

18.
《测绘工程》(原《冶金测绘》)于1992年9月创刊以来,得到测绘界专家学者和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本刊收到数量较多的测绘各学科的质量较高的论文和稿件,选用刊出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好评。为便于作者为本刊撰写文章,现将1995年选题提纲介绍如下: 1,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的新成果,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和测量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新成就; 2.测量数据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各种抗差估计在测量控制网平差及数据转换中的理论和应用;特种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成果; 3.摄影测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的新成果,摄影测量技术在工业及工程技术量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地籍测绘、土地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整体大地测量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整体大地测量确定性参数模型的理论和整体大地测量的误差分析方法,并进一步说明整体大地测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 1991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十届IUGG大会上,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报告,对苏联近四年来在大地测量科研工作作了综合性介绍。共分物理大地测量;大地网;重力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及现代地壳运动等五个部分。该报告分专题由苏联中央测绘研究所,国家天文研究所,国立莫斯科大学,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撰写,最后由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归总编篡而成。报告中每个专题都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通过此报告可了解苏联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