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论评》1993,39(2):186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发起组织的“鲁西太古宙科马提岩及有关变质基性火山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前震旦系基底(即花岗岩-绿岩地体)中,普遍发育有科马提岩套。很多地质学家认为,通过对科马提岩的研究可能了解地幔的演化。笔者对四川北部前震旦系基底中的超基性、基性岩资料进行了一次清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马提岩的分布、产状、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等。本文还介绍了当今国际上对科马提岩成因的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科马提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马提岩研究的新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马提岩高任熔融实验成果;基本弄清了科马提岩地球化学控制因素;阐明了科马提质熔体的性质及其侵位、流动、分异和冷却机制;提出并完善了热地慢柱成因模式.本文还提出了我国科提马岩研究的现状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前寒武纪地质,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主要发育于前寒武纪科马提岩的寻找和研究,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不仅因为科马提岩是前寒武纪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探讨地球早期的历史、壳—幔演化以及成因岩石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寻找铁、铜、铬、镍、金、铀等矿产,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科马提岩仅限于超镁铁质熔融体(Mgo>30wt%)所生成的火山岩.它具有高温、高密度和低粘度的特征.以及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高压熔融实验成果,评述了有关科马提岩成因的干地幔熔融模式、湿地幔熔融模式、温超镁铁质板块俯冲模式和热地幔柱熔融模式,并认为热地幔柱熔融模式较好地解释了科马提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正太古代科马提岩代表了地幔在极端熔融条件下的产物,其特殊的化学成分通常被认为与源区的极高温度有关。但是,由于目前对科马提岩岩浆中水含量的认识不足,源区温度的限定存存在不确定性。一种观点认为科马提岩基本上是"干"的,属于典型的高温地幔柱成因;而另一观点认为科马提岩含H2O量为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重量份数),因此它的形成不需要类似核幔边界起源的地幔柱的高温,其成因可能与俯冲过程相关。因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中北部吉峰地区中元古代科马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兴安岭中北部吉峰地区的橄榄质科马提岩,具有良好的显微鼠刺结构,与拉斑玄武岩伴生。科马提岩与玄武岩的Sm-Nd模式年龄分别为1146Ma和1003Ma。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科马提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科马提岩的成因及其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8.
太古代的富镁科马提岩来自于热的推测为深部地幔的源区,但其痕量元素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类似于现代洋中脊玄武岩,后者起源于上地幔。对从两个太古代科马提岩和一个中元古代科马提岩中分离出来的新鲜橄榄石进行连续碎样,抽取He以分析其同位素组成,发现其变化在富“He的放射性成因端元和富^3He端元之间可达3个以上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福建前寒武纪蛇绿岩物质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淦波  王勇 《福建地质》1992,11(1):48-59
福建前寒武纪蛇绿岩分布于政和、建阳、建瓯等地,往北可延至浙江龙泉。该蛇绿岩下部为堆晶橄榄岩、鬣刺状科马提岩等超镁铁质岩组合;上部为细碧角斑岩等镁铁质岩组合。其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均表现为洋中脊岩石特征,为古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10.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0,19(3):F003-F003
和龙科马提岩是作者于 1990年在研究“晚太古代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及成矿作用”时发现 ,而后又在 1995~ 1999年进一步工作才确定下来的。1 鉴别科马提岩的标志  科马提岩是Viljoen兄弟专门用于指一种太古代超镁铁岩。这类岩石具有特殊的岩流顶部冷凝节理、鬣刺结构和富镁 (MgO高达 32× 10 - 2 )、异常高的CaO/Al2 0 3比值 (>1)、低不相容元素的特点。 1977年Arndt、Nisbet、Schau等在野外观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他人资料提出了被大多数地质学家采纳的鉴别标志 :(1)表示火山成因的特征 :冷…  相似文献   

11.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北四堡群中许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实际上是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有的还具有科马提岩岩流的结构分层,其堆积带上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这些基质中发育了典型的橄榄石鬣刺结构。科马提岩与其伴生玄武岩属具成因联系的同一演化系列。在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区内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Ⅱ类科马提岩属性,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吉峰地区中元古代科马提岩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吉峰地区的橄榄质科马提岩具有良好的显微鬣刺结构,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说明其为火山岩.通过研究,对其初步划分了冷凝带和鬣刺带,它们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冷凝单元.吉峰科马提岩在岩石化上表现了良好的科马提岩属性,与南非及西澳大利亚橄榄质科马提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科马提岩及与其伴生的玄武岩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它们的演化符合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的演化趋势,具良好的正相关特点.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本区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II类科马提岩属性,与南非巴伯顿、印度、西格陵兰II类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吉峰科马提岩的εNdT)=+7.51,说明源于亏损地幔,并且以LREE轻度富集为特征,显示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吉峰拉马提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其形成环境可能是地壳拉伸减薄,上涌的科马提质岩浆在淬火快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这一岩石类型的发现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元古宙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山东蒙阴苏家沟科马提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马提岩作为太古代绿岩带的一个标志,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最近,在蒙阴县坦埠镇苏家沟村发现的具典型鬣刺结构科马提岩,进一步证实了鲁西地区是华北地台上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太古代绿岩带之一,为鲁西地区太古代绿岩带及其矿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和变余鬣刺结构.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等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4.
苦橄岩和科马提岩都是富镁的超镁铁质火山岩,早先,学术界大多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很少强调。于是认为二者的地球化学性质近似,成因类似,形成条件类似。本文采用全数据模式的研究方法,从数据库收集了全球太古宙全部科马提岩和后太古宙全部苦橄岩数据,对比的结果表明,太古宙科马提岩与后太古宙苦橄岩完全不同,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可比性。科马提岩与苦橄岩,不仅地球化学特征不同,而且成因不同,形成条件不同,产出时代不同,源区组成也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太古宙和后太古宙不可能属于同样的构造体制。太古宙是火球时代, 地球异常的热, 主导的可能是静止盖幔构造(stagnant lid tectonics);后太古宙是热球时代,地球相对冷了许多,主导的是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科马提岩在太古宙广泛出露,无需地幔柱模式;而苦橄岩在后太古宙很少出露,才真正需要地幔柱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马提岩(Komatiite),又叫鬣刺岩(Spinifex)。近年来,国内虽有较多报导,但均未提到该岩石的结构特征。我队四分队在小佳河公社幅和饶河县幅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经显微镜鉴定,发现了“科马提岩”的鬣刺结构。所见结构均属显微鬣刺结构。这一发现,为国内目前科马提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维尔乔恩(M.J.Viljon and R.P.Viljon,1969)在研究南非巴伯顿地区科马提河流域的太古界剖面时,确认了一类火山成因的超基性熔岩,以及与之伴生的基性熔岩和超镁铁质岩墙、岩床等,并根据这套岩石产出的地点将这种富镁的超基性熔岩系列命名为科马提岩(Komatiite).在1979年8月彭罗斯(Penrose)科马提岩会议上,与会者将科马提岩定义为橄榄岩的火山岩当量体,亦即喷发的超镁铁质岩.其特征是呈岩流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国外地质学家在研究铜-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含矿母岩的过程中,于南非科马提波特附近发现一套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及铂族元素矿床的关系极为密切,提出了“科马提岩”这一名称。科马提岩受到各国地质学者的重视,目前已有许多论文问世。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科马提岩及其有关矿床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应用500多个科马提岩的岩石化学分析,分辨出三种科马提岩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科马提岩与上地幔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山东蒙阴苏家沟科马提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马提岩作为太古代绿岩带的一个标志,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最近,在蒙阴县坦力家沟村发现的具典型鬣刺结构斜马提岩,进一步证实了鲁西地区是华北地台上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太古代绿岩带之一,为鲁西地区太古代绿岩带及其矿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和变余鬣刺结构,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等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20.
从Viljoen兄弟(1969)研究南非Barberton科马提岩以来,国外先后报导了多处科马提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印度、芬兰、南非、津巴布韦、哥伦比亚和希腊等国。其中有影响的一项成果是Arndt和Nisbet在1982年编辑的《Komatiite》的专著。经过20余年的研究已确认,科马提岩是一种具有重要岩石学及构造学意义的、化学成分较接近地幔橄榄岩的火山岩,常与科马提质玄武岩及拉斑玄武岩密切伴生,组成科马提岩套或科马提岩-玄武岩组合,是确定绿岩带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年代分布上,科马提岩主要产于太古宙绿岩带内,也有一些分布在元古宙和显生宙,迄今报导的最年轻的科马提岩(90Ma)产于哥伦比亚的Gorgona岛;科马提岩与许多重要矿产(如Au、Cu、Ni、Cr、V、Pt等)有密切联系。近年国外学者更强调它是探讨地幔成分、壳幔演化、地史中地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