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继东 《探矿工程》2004,31(4):47-48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用于地热井目的层的钻探施工,能够解决其目的层钻进的淤塞与漏失问题,提高成井率。在北京地区多眼地热井施工中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对钻具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气举反循环钻进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千米地热井,用正循环施工至585m时,遇溶洞及强破碎带,井漏严重,施堵失败,至此到1300m终孔改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方法,顺利完成了任务,介绍了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应用情况和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3.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工艺方法用于水文水井钻探是一项重大技术改革。近年来已在我国许多单位以及出国承包水井工程施工中广泛推广应用1。为了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本文就气举循环钻进经常发生的事故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对于采用该方法施工的部门提高钻进效率,减少孔内事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基岩大口径水井中应用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首先在基岩大口径钻井中采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机选择钻进参数,指导气举反循环生产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平均时效达3.01m/h,平均台效达808m,比常规钻进提高1—3倍,单位直接成本节约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介绍在水文井钻探施工中,应用双壁钻杆气举反循环钻进的成井工艺、配套设备及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7.
D19井是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项目的一个勘探孔,完钻井深4021.78 m,揭穿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2个热储层。为应对热储层钻进严重漏失及保护热储层,选用了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对深井气举反循环钻进设备进行配套,同时对双壁钻杆下深、风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优选。针对钻遇复杂破碎地层时返水(渣)通道经常堵塞无法顺利钻进的问题,研制出了适宜于破碎地层气举反循环钻进的防堵进水接头,同时对进水(渣)口进行保护,有效地解决了破碎地层气举反循环钻进易堵塞的难题,顺利完成了钻探任务。完善了极破碎热储层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技术,为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破碎热储层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剑  王虎  李勇  赵华宣  陈怡  兰永飞 《探矿工程》2019,46(12):18-23
结合贵州省地热钻井设备及井身结构等情况,就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对冲洗液正循环和气举反循环两种钻进工艺原理、设备配套、钻具组合、沉没比、钻进参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工艺能够提高溶蚀裂隙地层施工效率,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同时该工艺在热储层中应用还具有明显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9.
气举反循环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携带岩屑能力强、防漏效果好以及钻头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流体矿产的产能。但是一般认为气举反循环钻进抽吸作用会产生负压,不利于井壁稳定,不宜在松散地层应用。本文通过计算气举反循环钻进环空水力参数,并从环空压力以及冲洗液流态、流速等方面探讨研究气举反循环钻进中井壁稳定及其适用性,指出通过选取合适的钻具组合以及调节冲洗液性能,可使气举反循环工艺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10.
朱永宁 《探矿工程》2005,32(5):55-55,61
在施工一眼深度300 m的供水井中,为解决大厚度漂砾石地层中钻进施工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配合大口径牙轮钻头钻进一次成井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探矿工程》2017,44(6):84-87
以福州江滨地区2个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实例为依据,通过无卡式冲击 正循环,旋挖 气举反循环,回转 泵吸反循环3种成孔工艺之间的比对,提出了在福州市江滨地区超大粒径厚层卵石与花岗岩地层灌注桩施工成孔工艺方面的一些见解,认为回转 泵吸反循环是较为可靠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取合适的钻探设备和合理的钻进参数,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工艺,在吉林省珲春金泉岗含金砾岩矿区施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在岩矿样难以采取的含金砾岩地层中,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工艺,其岩样采取率达98%以上,配合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坚硬岩层中钻进,有效提高了钻探效率,降低了成本。介绍了施工设备、管材的配置及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金山金铜矿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生产,金矿开采已进入矿体的边部和底部,矿体规模小,形态、产状复杂,矿石性质变化大,保有资源储量仅能满足矿山未来几年的生产需要,急需勘探接替资源。结合矿山生产实际和矿区地质条件,选择空气反循环钻探作为主要探矿手段。在分析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原理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对施工机具的选取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比,分析空气反循环钻探在紫金山金铜矿露采生产勘探、北口排土场含金废石(人工堆渣“矿床”)勘查中的成效以及问题。实践证明,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可以用于紫金山金铜矿的生产勘探。  相似文献   

14.
多介质反循环复合钻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介质反循环复合钻探技术是一种将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和水力反循环取心钻探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全新地质钻探方法。对该钻探技术的特点,研究过程,生产应用试验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RC350型空气反循环钻机的研制与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RC350型空气反循环钻机是一种全液压、长行程进给的动力头式钻机,能满足多种钻进工艺方法、适于多种钻进用途,尤其适合于西部大开发和缺水地区找矿。着重介绍了RC350型空气反循环钻机的结构特点、研制情况、主要参数、设备试验和工艺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具有钻速快、能耗低、可不提钻连续取心取样、能有效避免积雪层漏失等优点,在冰层钻探中极具应用潜力。本文针对冰层钻探技术特点,提出了双壁钻杆式、双通道高压胶管式和寄生高压胶管式等三种空气反循环冰层钻探技术,分别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基于气力输送和气体钻井基本理论,对冰屑颗粒气体介质中的悬浮速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颗粒冰屑悬浮、运移方程和冰屑颗粒群悬浮方程,并设计了冰屑悬浮实验台,对冰屑悬浮所需的风速进行了实验测试。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约10.91%,可用本文建立的冰屑运动方程来计算实际钻进时携带冰屑所需的风量,为后续在极地实施冰层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及配套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日益广泛,用于煤矿勘探开发领域时,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十分关键。基于气举反循环钻进双壁钻具系统结构特点,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气举反循环钻进中岩屑被举升排出的临界速度模型,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考虑压缩气体的沿程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建立了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启动风压模型。用Matlab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井深、气液混合器的下入深度、沉没比和钻井液密度都对启动风压有影响。计算结果为确定合理的启动风压奠定了基础,为空压机的合理选配提供了依据,对保证良好的钻进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露天矿区空气钻孔作业存在的粉尘污染、岩矿心(样)丢失严重等问题。采用贯通式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四川拉拉铜矿露天矿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检验贯通式潜孔锤在露天矿区的钻进效率、粉尘控制以及岩心(样)采取率情况。试验共完成了3个试验孔,进尺483 m,平均钻进效率为8.83 m/h,岩心(样)总长度252.43 m,反循环效果良好,且不同的钻具组合对反循环形成效果无影响,试验现场无粉尘弥散现象。  相似文献   

19.
空气以反循环取样钻进技术是国外目前比较成熟与先进的工艺,但国内运用相对较局限。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尤以2015年在云南省腾冲小龙河锡多金属矿区与岩心钻探进行了对比试验,主要对地层、矿(化)体是否丢失情况、施工效率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探,在地质找矿中,具有施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找矿效果好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该工艺在地质找矿中的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涛  杜兵建 《探矿工程》2017,44(5):19-23
2015年“12.25”平邑矿难钻孔救援是我国首例通过钻孔救生的成功案例。由于地层不断坍塌变形,导致了复杂地层条件的产生,给救援钻孔的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针对这一特殊情况,采用空气反循环钻井工艺技术,处理钻孔事故时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技术。总结了大口径钻孔施工经验,对今后施工大口径救援钻孔提出有待改进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