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Web Geocoding的三维GIS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GIS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然而三维GIS软件所需数据是海量的。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纹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经变得容易和快速,而对于矢量数据的采集、存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如何在短期内获取海量、精确的矢量地理信息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的费用和时间成了一大难题。通过基于网络的地理编码来查询获取矢量点状地理信息,将地理信息存储到本地数据库,并且将数据应用到系统中进行快速定位显示,实现地理位置的实时定位和查询,为各种专题三维GIS软件开发提供服务和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现代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城市各管理部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方面引入了一体化测绘技术,以提高信息采集的可靠性,进而为推动城市合理布局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本文从一体化测绘技术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现状,并从地图一体化综合测绘模式、图库一体化等方面对一体化测绘技术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确保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规划。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进行二维电子地图与三维虚拟场景集成,关键问题之一是数据快速、有效地传输与表达。为了解决网络电子地图与三维虚拟场景集成过程中数据快速传输问题,该文讨论了空间数据多级存储、网络数据流压缩、矢栅数据有机结合、纹理模型及原型模型库等网络传输瓶颈解决方案和模型数据简化方法,为后续网络电子地图和三维虚拟场景集成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遥感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催生地理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发展。为了适应智能化的需求,需要依托当前的技术,面向智能化应用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重构。本文主要从当前智能化应用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发展阶段,提出重构的思路和技术实现的初步思考,从面向高效治理、全生命周期、确保数据可靠、面向快速更新、兼顾现有和潜在的应用几个方面重点讨论了地理信息数据重构的思路和初步的探索,可为地理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测绘行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起网络来。随着网络在测绘行业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安全也逐渐成为保障测绘数据安全的关键。网络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给国家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测绘单位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6.
多模式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形式,多模式交通系统要求每个交通模式平衡发展并发挥其最好的服务性能。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获取是建立可持续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基础。单一模式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交通空间网络的特性和联系程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尺度多模式的城市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支持多模式交通网络地理数据集成化和拓扑关系模型化,实现多模式交通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表达。数据模型在概念和逻辑建模层面上,应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及其扩展机制集成面向地理信息时空特征描述的可视化语言插件(plug-in for visual languages,PVL),将不同交通线网集成于一个综合信息模型中。交通线网的多尺度表达允许不同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开发和实现,辅助多模式交通网络规划和发展,并且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的应用。将模型应用在广州市多模式交通系统中进行可靠性和实用性验证,对未来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三维建模概述三维建模并不只是简单地利用软件建立一个立体三维的物体模型,更多的是根据周围人文、地理环境等进行三维景观建模。早期的三维建模是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提出以及发展而相应产生的。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加速,三维景观建模主要涉及到城市规划、水利工程、区域重建、广场改造、校园规划等领域。由于三维景观建模不但要考虑艺术性和观赏性,更要考虑地形、水体、植被、土地利用情况等。三维景观建模技术越来越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编程技术的建模通常采用VRML、Java3D、Cult3D、Shockwave3D等方式。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各异,适用范围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孙旭 《地理教学》2011,(16):51-52,42
Surer是一很好的的二维数据处理和显示软件,并具有一定的三维显示功能。该软件可处理离散点资料、格点资料,能够把离散的点数据绘制成等值线图、三维立体图等,也可添加研究区域的部分地理信息、在资料点上显示标注等。Surer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绘制等值线图,如等深图、等高线图、等温图、等压图和三维表面图等均可在Surer下绘制。在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较少。  相似文献   

9.
董建平 《西部资源》2012,(3):113-114
内蒙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依托统一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成数据库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以GIS应用为主,兼顾地图产品的制作,建立产品开发体系和分发服务体系,以及支持系统运行的网络交换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场景是展示城市规划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山地城镇三维场景构建中,容易出现道路、建筑、绿地等地物与地形匹配不好的情况。以大理海东新城为研究区,以谷歌影像、DEM和大理海东新城规划图为数据,基于City Engine平台和技术,对地形和地物数据进行提升和削平处理,设计了不同建筑、道路、绿地的三维建模规则,构建了相应的三维模型,制作了大理海东新城规划前后虚拟场景。结果表明:使用规则建模方法可快速构建三维场景,场景中地物与山地地形匹配较好,直观的展示了大理海东新城规划前后的城市景观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重点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 30多年来的应用和发展 ,简要地介绍了 GIS软件技术的进步和世纪之交深化地球信息机理、自组织、自相关理论和时空专题高维数据模型以及以 GIS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的研究。同时讨论了新世纪信息时代与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进程中 ,对 GIS的深化应用研究 ,应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使 GIS深层次、全方位地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The abstraction, represent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entity–space relationship are keyston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 The newly proposed spatial chromatic tessellation (SCT) provides a novel model to explore this relationship. SCT has demonstrated a variety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GIS, such as reasoning spatial topology, point pattern analysis, and Voronoi diagrams. This study aims to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SCT by focusing on two aspects: (1) extending SCT to higher dimensional spaces. Results show that cells missing in lower dimensional spaces are hidden in higher dimensional spaces; (2) exploring the uniqueness of chromatic codes, particularly the chromatic codes of 2-cell and 3-cell clusters: their codes are proved to be unique. In a mathematical perspective, the observed phenomena from the above two aspects bring some new thoughts into the first law of geography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Based on these new understandings of entity–space relationship, SCT is replaced by spatial chromatic model (SCM) in which spaces are created by entities themselves rather than by partitioning the space preexisted. This makes a change from an absolute geographic space to a relative geographic space.  相似文献   

13.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GIS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该文从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 ,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GIS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 ,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GIS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 ;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 ,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 ,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代码用途 ;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产业的涵义,以及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扶持国产GIS软件,制定空间数据标准和交换格式标准,扩大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的应用领域,珍惜人才,重视教育,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The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spatial data sets accessible through spatial data clearinghouses continues to mak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spatial data discovery major challenges. Such challenges have been addressed in the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rough ranking of data according to inferred degrees of relevance. Spatial data, however, present an additional challenge as they are characteristically made up of geometry, attribute and, optionally, temporal components. As these components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y be ranked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dependent ranking of these three components of spatial data suggests that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ranking process requir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urrently used textual ranked lists: visualisation of relevance in a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sation environment. To illustrate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such an approach, a prototype browser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Mobile devices are becoming ver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and large amounts of trajectory data are generated by these devices. Trajectories left behind cars, humans, birds or other objects are a new kind of data which can be very useful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in several application domains. These data, however, are normally available as sample points, and therefore have very little or no semantics. The analysis and knowledge extraction from trajectory sample points is very difficult from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and there is an emerging need for new data models,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and tools to extract meaningful patterns from these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ethodology for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trajectories. We propose through a semantic trajectory data mining query language several functionalities to select, preprocess, and transform trajectory sample points into semantic trajectories at higher abstraction levels, in order to allow the user to extract meaningful, understandable, and useful patterns from trajectories. We claim that meaningful patterns can only be extracted from trajectories if the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is considered. Therefore we buil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onsidering both moving object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languag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 toolkit in order to provide a first software prototype for trajectory knowledge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定位视频的车辆导航原型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子地图的导航系统相对抽象且缺乏沉浸感,不方便用户判别。为使导航效果更加直观和生动,该文提出基于定位视频的车辆导航思路,对车辆导航原型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其关键技术。核心思想是建立道路定位视频(Geo-video)数据库,利用移动终端和固定目标的位置信息对定位视频数据库进行空间检索,将相应位置的视频图像传输给移动终端并实现路线和目标指引。试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庞小平  艾松涛 《极地研究》2015,27(1):98-103
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其中Android(安卓)和i OS(苹果移动操作系统)占绝大多数。本文以Android和i OS为开发平台,设计实现了中国南北极考察数据浏览与互动的移动信息平台——掌上两极。该平台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在苹果应用商店和安卓市场正式发布,为极地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便捷、快速获取极地相关信息提供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9.
信息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  袁林旺  裴韬  黄昕  刘广  郑东海 《地理学报》2021,76(9):2094-2103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科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自然地理空间、人文地理空间拓展到了信息地理空间,催生了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地理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数据科学3个分支学科。在《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背景下,本文梳理了信息地理学的形成、定义和学科体系,重点阐述了信息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优先领域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以期本文有助于促进遥感、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回归地理科学,进一步强化地理科学研究,使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促进地理科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方面的历史过程,从早期的测量和制图的研究,到开创中国地理信息学科,建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是中国特色原创地理信息理论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具备自主研发世界级地理信息软件的历史,是地理信息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历史。本文主要从地图学、地学遥感、地理信息科学、地学数据共享、重大技术突破和国家战略支撑等方面进行概述,最后从地学知识图谱、地理大数据分析、遥感人工智能、地理系统模拟和知识服务角度展望地理科学发展的新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