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3,(10):84-84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武警黄金指挥部承办,江西省地矿局、江西省地质学会、叶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于2013年10月11~1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引青济秦工程中的西吴庄隧硐,其柱号4+417.5—4+943.58计526.08m的隧洞出口段工程由湖南省地矿局414地质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联合承担施工任务。1990年8月至1991年3月,历时190天,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隧硐锚喷衬砌和底板施工,提前完成了任务。现将掘进作业部分施工技术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林霞 《探矿工程》2003,30(5):69-69
本刊讯 为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发展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讨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了解和合作 ,加快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具体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协办的“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11,(3):53-53
为做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井事故预防工作,提高事故处理技术水平,2011年3月14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工程中心在成都组织召开了"钻井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问题专家咨询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出席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WFSD工程中心副主任胡时友主持会议。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9,(7):45-45
2009年7月12日,“探矿工程在线网站开通暨杂志/在线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包括本刊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探矿工程》杂志/探矿工程在线理事会成员、本刊审稿专家、特约代表等40余人。大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张金昌副所长主持。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7,34(11):61-61
“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10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探矿工程》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行平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处毛东林,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任子翔,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2011,(4):72-72
为迎接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新的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我国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358"宏伟目标。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1年10月中下旬在广西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14,(3):84-84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承办:《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同期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原探矿工程系成立60周年学科发展研讨会,一、论坛主题及背景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我国勘探技术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建国初期在高等院校成立了名为“探矿工程”的专业,在国家正式专业目录”中其编号为“081707”。经40年的努力,我国探矿工程专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现在已经形成结构完整、层次齐全的专业教学体系,已为本专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现  相似文献   

11.
《安徽地质》2009,19(4):271-271
由安徽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安徽省第八届探矿工程年会暨探矿工程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安徽省霍山县召开,来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北矿业勘探公司、安徽建材总队等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方达副局长、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汪邦坤副局长、安徽省煤田地质局郑怀明副局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14,(12):23-23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提高我国地质调查和资源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开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巨大系统工程,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勘察施工、地质调查、能源和水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了西部大开发给探矿工程带来的难得机遇以及探矿工程的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在西部开发中探矿工程的服务和开发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由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联合举办的“刘广志院士八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六年座谈会” ,于 2 0 0 3年 3月 1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工程院 ,国家专利局 ,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力资源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 ,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 ,吉林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现场指挥部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14,(10):82-8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探矿工程(岩上钻掘工程)》编辑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办,主题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的第三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 China 2014)于2014年10月8-12日在江城武汉湖滨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各相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省市地勘局,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黄金部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4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世纪光盘》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3,30(1):68-69
2002年12月3日,我出席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建所45周年所庆和学术报告会;并获得《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世纪光盘》。对我来说,两件喜事加在一起,尤其是略读《光盘》之后,兴奋之余,联想翩翩。而往事沉浮,感慨系之,握笔写下初读《光盘》后的几点感想。1 技术档案作用首先要感谢《光盘》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编辑(《探矿工程》编辑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制作(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和发行单位(《探矿工程》编辑部)的科技工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是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是能够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手段。无论是地质找矿、新能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还是地壳探测工程都必须依靠探矿工程的技术方法。就目前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探矿工程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改变我国地学界"重科学,轻技术"的思想观念,使探矿工程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11,(7):18-18
本刊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根据"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近日评选出"2011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作者",并在"探矿工程杂志/在线理事会2011年年会"(2011-7-8-11,西安)上进行了颁奖。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林霞 《探矿工程》2007,34(11):62-62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8—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姜玉志副厅长(兼地矿局局长)、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您现在翻开的这期杂志,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期——总第300期。 总第300期,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许可以从下面这组数字中寻找些许答案: 300:创刊至今共出版发行了300期《探矿工程》(2004年更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不含停刊期间出版的《探工零讯》和《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