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松软煤层空气钻进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固两相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分析计算了松软煤层空气钻进中的供风流量和压力损失;通过地面模拟实验,研究了空气钻进排渣过程的压力损失:结合现场试验,得出了相关煤层钻进正常排渣所需供风压力与钻孔深度的经验公式,取得的结果可供煤矿井下松软煤层空气钻进现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分析了矿区岩溶水供排结合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以供代排,合理的规划蔚县矿区地下水资源的供排结合方案。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最优化技术建立供排结合水量规划的教学模型,求出了蔚县矿区最佳水源地位置和最佳的供水开采量与疏干量,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灿 《地下水》2011,(6):225-226
随着煤矿的迅速发展,煤层开采逐渐由浅部向深部发展,受到地温的制约,为更好的解决井下开采煤层的施工条件,需要通过地面钻孔向井下供风,结合大口径施工工艺,对供压风管道钻孔施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用非平衡钻探工艺理论,对煤矿瓦斯地层进行大口径钻孔的钻探,使目标层富集的高压瓦斯经抽放后得到释压,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在针对小构造带形成的角砾岩、松散煤层、不稳定地层等瓦斯地质条件下,采用中压风作为冲洗介质进行钻探中所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新型的钻具级配、正反向一体化钻头等,并且对风介质的排渣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础隔震的多高层建筑结构随机风振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运动方程,然后将主体结构按第一振型展开,针对所得方程为非经典阻尼运动方程,用复模态理论解耦,并利用随机振动理论获得了基础隔震的多高层建筑结构基于Davenport谱随机风振响应的解析解,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碎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存在轨迹不可控、成孔深度浅和瓦斯抽采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现有瓦斯抽采钻孔回转钻进技术瓶颈,集成了基于长距离顺层钻进技术和双动力复合排渣技术的压风定向钻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压风定向钻进技术,开展碎软煤层区域递进式瓦斯抽采技术。选取黔北煤田中部青龙煤矿21606运输巷道进行现场试验,在坚固性系数为0.37碎软煤层中,施工完成253个顺煤层压风定向钻孔,95%钻孔达到设计孔深,累计进尺超过3万m,单孔瓦斯抽采纯量是普通回转钻孔的10倍以上,单孔瓦斯抽采甲烷体积分数提高约50%以上。试验表明,采用压风定向钻进技术钻进碎软煤层钻孔轨迹可控,成孔率在95%以上,区域递进式瓦斯抽采技术具有无抽采盲区的显著优势,有效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局面,提升了矿井瓦斯治理技术水平,为碎软煤层瓦斯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煤矿坍塌巷道的救援难题,提高坍塌巷道大直径救援孔的钻进速度,提出了采用顶管工艺进行大直径钻孔施工。通过布置在硐室内的主顶装置,推动可以接续的管节及刀盘,对坍塌岩体完成破岩及排渣作业,最终形成由顶管管节组成的救援通道。研发了坍塌岩体条件下的大开口复合刀盘,由10把切刀、10把滚刀及2把刮刀组成,开口率为40%,能够满足大粒径渣石快速破碎的需求。研发了小直径顶管救援装备驱动系统及外周驱动、破排一体的新型排渣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出渣管、行星减速器、大齿轮、刀盘、电机等,电机带动刀盘及出渣管转动,出渣管内部焊接有螺旋的排渣条,煤岩破碎后进入刀盘,再由排渣管连接刮板机进行连续出渣,最大排渣粒径为300 mm,能够解决大流量大颗粒排渣需求和排渣系统小空间布置困难的问题。搭建了坍塌巷道的堆积体试验环境,完成煤矿顶管救援装备的工业性试验,顶进距离为102.5 m,折合日进尺为43.92 m,形成内径1 575 mm的救援通道,并实测得出顶进过程中的刀盘转矩和推进力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对提升我国应急处置与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对灾变条件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个磷石膏渣场工程资料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渣场防渗排渗设计方案。该方案不同于常规方案之处是在磷石膏渣场下游的底部设置了排渗棱体,改善了磷石膏底部的排水条件,使磷石膏渣场的浸润线大幅下降。新方案不仅提高了磷石膏渣坝的安全性,还大幅度降低了渣场的运行费用,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不仅为磷石膏渣场的防渗排渗设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而且对其他利用尾矿筑坝的渣场的防渗排渗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占强 《探矿工程》2004,31(9):57-58
汝箕沟煤矿采用钻孔抽放瓦斯,水力排渣钻进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风力排渣钻进的原理及有关参数的确定,采用风力排渣钻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复合排渣钻进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工艺参数,介绍了在松软突出煤层中复合排渣钻进技术的配套设备和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复合排渣钻进技术在松软突出煤层钻进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渤船重工新型总装生产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依托,应用KG940A型高风压履带式潜孔钻车﹑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结合空气正循环排渣方式,摸索总结出一套针对复杂破碎覆盖层的干式成孔新方法,钻进效率及钻孔质量显著提高,为岩土工程勘察勘探孔施工增添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宋国龙  李进安  王超 《探矿工程》2016,43(11):52-54
空气钻进技术可以极大提高钻进时效, 同时也可以降低钻井的整体施工成本。目前空气钻进技术不断完善并广泛应用于钻井施工中。对空气钻进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对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作了一定描述,着重强调了空气钻进的优缺点。特别是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阿荣旗部分区域玄武岩层坚硬、严重井漏问题成效明显,获得了很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周作明 《探矿工程》2017,44(4):36-38
在南苏丹供水井钻探施工过程中,遇特别松散的流沙层,常规的泥浆护壁钻进难以成孔。简要介绍了在南苏丹供水井施工现场制作简易同步回转拨杠实现空气跟管钻进的基本原理与工作程序,有效地解决了流沙层的钻进成孔问题。并针对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空气潜孔锤钻进时,孔口安装防喷装置可将高速返出的粉尘或泥浆导离孔口,防止喷向工作台而污染孔口工作环境。综合考虑ZMK5530TZJ60型车载钻机孔口工作台结构特点、配套的斜坡钻杆外形特征、钻进工艺特点以及装卸操作环境等因素,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顶驱车载钻机的空气潜孔锤钻进用低压防喷装置。该低压防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胶芯与钻具之间的过盈实现孔口密封,密封胶芯补偿量大,可密封外径变化较大的斜坡钻杆;可在加接钻杆时更换密封胶芯;设置了2个导流口,上返流体在此压降变化小,有利于排渣的通畅等优点。现场试验表明,该低压防喷装置能够有效密封粉尘泄漏、明显改善孔口施工环境,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云南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科学钻探工程钻遇多期火山喷发地层,地层空、渣、砂、漏等复杂情况严重。介绍了该复杂火山地层大口径空气钻进钻具、设备配套及施工工艺措施,对类似地层工程钻探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气动潜孔锤钻进技术在非洲地区供水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地矿行业先后在非洲的多个国家,采用气动潜孔锤钻进技术完成城镇及农村人畜供水钻井工程十余万米,为河南地矿行业后期国外地质找矿、资源开发战略奠定了基础。以肯尼亚共和国那库鲁城市供水施工项目和几内亚共和国52眼井供水项目为例,总结分析气动潜孔锤钻进技术在非洲国家人畜供水井施工中的经验与措施,可为同类取水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碎软煤层空气定向钻进存在空气螺杆马达降温润滑, 煤尘降尘处理和孔内煤层出水处置技术需求, 在分析钻渣运移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集成稳定高效发泡、“机械+泡沫”复合排渣和“空气+泡沫”复合钻进等关键技术, 配套定向钻机、泡沫发生灌注系统、空气螺杆马达、异形钻杆和随钻测量系统等关键装备, 开发了碎软煤层空气泡沫复合定向钻进技术。在安徽省宿州市某矿开展了应用试验, 在出水碎软煤层中顺利施工了主孔深度232 m顺煤层定向钻孔, 与应用空气定向钻进技术施工的2个钻孔相比, 成孔深度分别提高了97%和105%, 显著提高了顺煤层定向钻孔成孔深度, 增强了碎软煤层瓦斯抽采效果, 同时达到了降温润滑空气螺杆马达, 降低孔口返出煤尘目的, 可为碎软煤层定向钻孔施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石立明 《探矿工程》2014,41(11):5-9
空气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钻进速度快、施工环保等特点,是地质勘探取样又一重要方法手段。通过浅层取样生产试验,探讨了施工设备材料、钻进参数的选择依据,指出了施工中应重点把握的技术措施,列举了施工中常见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总结了工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HC-15型大直径环状取心潜孔锤配风盒存在结构复杂、难以加工、密封性能差、局部维修困难的问题,设计采用配气罐来代替配风盒,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不但密封性能好,强度可靠,而且易于拆卸,局部维修方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地热井气举反循环钻进与成井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践,对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方法进行地热深井钻进及成井技术作了探索,对地热井结构、钻进工艺参数、钻具组合等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