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岛屿生态环境是建设整个河流乃至流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的重要节点。以重庆市长江流域上的江心岛——中坝岛为例,根据中坝岛现状和建设目标,分为自然生态恢复区、湿地生态体验区、滨水生态涵养区生态人居环境区四大区域,提出中坝岛的建设内容、指标体系和预期指标值。在此基础上,从湿地植物群落修复、动物栖息地建设和生态岸线设计等方面构建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了湿地资源的破坏、锐减和生态质量下降.使得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的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湿地生态保护的战略,加强对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更好地维持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分析长江流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密度和距离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自然保护区级别及其主管部门的组成结构差异,研究长江流域各子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依据长江流域各省人均湿地拥有率指数和相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等参数,对长江流域各省潜在的湿地保护压力与保护能力进行评估.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探讨了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长江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自然保护区之间发展不协调、土地权属无保障和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湿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伊逊河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伊逊河流域湿地保护小区是围场县湿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区域。以伊逊河流域湿地保护小区资源有效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该区域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一系列重要工程措施的总结,为围场乃至冀北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资源丰富,多年来在湿地保护修复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生态质量仍需提升等问题。为促进流域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基于流域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改善太湖水质、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及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探索提出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一核两圈三片四廊”的湿地保护与修复空间布局,通过大力实施流域内“点-线-面”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太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6.
实施流域生态管理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环境,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区域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必要遵循湿地流域分布规律,应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一方面,要从流域角度处理好几大江湖关系、蓄泄关系、湖垸关系和山湖(河)关系等;另一方面,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和统一规划;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保护区湿地管理和湿地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概述了长江口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分析了长江口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局部滩涂的过度围垦、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水环境严重污染和湿地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长江口湿地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修复角度,提出"飘浮人工湿地"的技术方法;从流域管理角度,制定流域共管的政策,以恢复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推动湿地公园发展,对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有效补充;从法制管理角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江口湿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湿地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湿地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命脉,维系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湿地总面积144.5万hm~2,占长江经济带湿地总面积的12.5%。总结了湖北省湿地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湿地保护对策,为下一步湖北省湿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甘肃内陆河流域生态功能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张掖生态功能的重要意义入手,阐明了祁连山森林、湿地、人工绿洲成板块结构镶嵌分布,组成了强大的生态屏障,阻止了沙漠化的进程。针对张掖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张掖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管理及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为甘肃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将保护规划重点聚焦湿地保护质量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考虑流域协同保护,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提高湿地科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种类多样,分布广泛,但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且湿地立法相对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特别是生态红线、按日计罚、生态补偿、公益诉讼等制度设计,为江苏省湿地保护立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在此情形下,制定"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江苏灌河口湿地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杨帆  朱晓东 《地理科学》2003,23(5):635-640
灌河是江苏省除长江外唯一的未在入海口建闸的河流,上通盐河、京杭运河和淮河,腹地广大,灌河河口段可满足万吨轮航运条件,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在分析研究灌河口湿地资源、环境与景观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原理,提出了建立景观生态保护区,开发河海牧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快中等港口群和临港产业区建设并举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通过灌河口湿地一体化开发、保护和管理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流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有限的水资源竞争和水冲突的增加,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好的基础上,湿地公园的建立是统一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湿地公园内的水环境保护与湿地公园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水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规划方法及内容,包括水资源、水岸、栖息地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方法。由于湿地水环境保护标准尚未确定,基于水环境保护前提下的湿地公园规划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14.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其生态系统完整,功能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一处典型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本文在对沉湖湿地的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保护与恢复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总体目标等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沉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出一些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生物资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破坏湿地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湿地应受法律的保护。为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在国家尚无湿地保护单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四川省经过反复立法调研,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出台了这一地方性法规,将该省湿地保护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湿地保护立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岚  郭会玲 《湿地科学》2009,7(2):112-117
江苏省作为湿地大省,目前尚未形成湿地专门立法.现有省级湿地保护法律散见于多个地方性法规、规章之中,且存在不少问题.分散立法过分强调湿地生态系统中单项因素的保护,忽视湿地整体保护的立法;分散立法必然导致多头管理;目前,湿地保护立法偏重湿地经济价值,忽视湿地生态功能价值;立法滞后会导致湿地遭受严重破坏;也影响了江苏省湿地保护进展.为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当务之急需要制定江苏省省级层面专门的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针对江苏省大面积滩涂湿地被过度围垦现象,建议制定江苏省沿海湿地围垦利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建议制定保护特定生境的地方性法规,共同组建完善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江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诚  陈雯  赵海霞 《地理研究》2011,30(2):269-277
根据生态空间保护需求,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方向,是协调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空间关系及进行区域空问调控的重要内容.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在提取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产业分布空间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分类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的空间匹配特点,总结了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江苏沿江大部分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的鱼米水镇。根据沙家浜镇广泛分布的河网水系所展现的"乡镇湿地"这一地域特征,探讨了长江下游农耕文化保育,并提出了湿地生态保育恢复策略。沙家浜湿地小镇的规划可追溯历史、提炼文化、挖掘精髓,力求将湿地生态保育与文化保育相互协调统一,并使湿地产业特色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现状及案例分析,重点阐述"沙家浜湿地小镇规划"及"产业发展对策",从而实现湿地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9.
九段沙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九段沙湿地是长江中最年轻的冲击型河口型湿地,是东亚陆地、长江口和东海三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处,又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分析了九段沙湿地的价值及保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湿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保护区执法管理、建立湿地保护基金等具体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