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日:"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左传> 中国人历来敬重土地,爱护土地. 在古老的自然崇拜中,土地崇拜占据着重要位置.几千年前,土地常常作为国家的象征,所以国家也叫社稷,这里的"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构成了一个农耕国家的主干.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土地的崇拜情结成为深厚、凝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底蕴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严重地伤害着这个国家,也伤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令人惊奇的是,现行土地制度可以说伤害了每一个相关利益集团,但改起来却很难.其原因可能是认识问题,也可能与体制的僵化有关. 所谓释放土地红利,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用途上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天,文明而又古老的安阳市,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养育着520万勤劳善良的安阳人民,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繁衍生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以保护耕地、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安阳市国土资源局,肩负着历史和时代的重托,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屹立船头,乘风破浪,不断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安阳市国土资源局年轻而富有朝气——她是在原安阳市土地管理局的基础上合并矿产资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讯     
<正>声音"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以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为主线,以产权保护、用途管制和市场配置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目前,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框架已经形成。"——9月14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中央党校授课时指出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必须以土地作为载体,而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面临着世界上少有的严峻环境。一方面,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展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是在特定条件下,国家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则是指在国家实施土地征收这种土地获得方式后,对被征收方的一种物质或其它形式的"给予",以减少或消除其因失去土地而遭受损害的一种制度。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以土地征收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河南唯一将军县——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陈列着一面旧青砖墙,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很难想象它就是曾用泥巴糊着的土地法。"老乡,参加红军吧!参加红军可以分到土地。"这是一句名言,在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广为传诵。当时,鄂豫皖苏区实行的是历经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分配极不合理。据统计,占总人口6.6%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总数的45%,而其中极少数的大地主占其中的80%土地。与  相似文献   

8.
今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在我国持续蔓延开来,严重威胁着粮食主产省份的收成.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耕地持续减少、淡水资源短缺、金融和科技支持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冲击,这使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的确定,不仅符合当前农业的实际,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曾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将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例行督察是指国家土地督察局根据监督检查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的需要,每年选择部分市(州),对其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督察,也被称为"土地审计"、"用地体检"。5月23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进驻海西州格尔木市,以围绕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职责,点面结合,研判青海管地用地情况为主要任务,以土地利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要求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胡总书记特别强调,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  相似文献   

12.
<正>6月,大地盛装,麦香四溢,我们满怀期待,迎来第25个全国土地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寄托着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愫,也总能引发我们对土地的理性思索。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多年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题开展纪念土地日系列宣传活动。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在144个被统计的国家中远排百位之后,而城乡人均建设用地均高于国  相似文献   

13.
赵舒 《国土资源》2004,(10):30-31
自古以来,人与土地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的基础。在中国长达3000余年的封建体制下,典型固化了人类基于与土地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生存模式、行为意识和全部的社会文化表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种坚固的结构模式才开始受到根本上的冲击和改变。经过一种类似传统的“分田地、均贫富”似的土改运动,新生的政权使人与土地的所有关系达到了大同状态。接着,一种美好彼岸前景的召唤,又使人民将土地与身家性命一同交给国家或集体,  相似文献   

14.
    
正·拼音:mái·释义形声。从雨,貍(lí)声。本义为风夹着尘土。《诗经》曰:"终风且霾"。古同"埋",埋葬。·字述12月1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调研长沙环保工作时指出:"在环境治理上必须下更大决心,以更硬的举措来实施史上最严的环保行动"。早在今年3月,长沙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长沙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涉及燃煤小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黄标车淘汰、落后产能淘汰、绿化生态建设等9大类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38个,总投资77.6亿元。当然,不只是长沙一个市在治霾,京津冀诸多城市也在治霾。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推进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亟须构建土地整治规划新格局,使土地整治规划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当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组已开始着手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正耕地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目标。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也经历了从侧重数量平衡到强调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不断完善过程。宁波市作为沿海城市,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较快,建设项目对土地需求量大,但耕地后备土地资源日益缺乏,如何在解  相似文献   

17.
正九曲黄河,源远流长;万里长江,奔腾不息,润泽着富饶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哺养了亿万的中华儿女,更负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寄托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水与土地,共同塑造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环境。从古至今,识水、治水、引水、给水、节水、用水、护水……贯穿于历史文化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始终。一方水土生万物"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如果把土地比作承载万物的肌体,那么水便是贯通生命的血脉。正是缘于  相似文献   

18.
<正>"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无论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朝廷,还是法治为先的现代政府,莫不把建立官员制度、构建官僚体系和设置行政机构,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与前提。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从授土分封到划疆定界,从田亩清丈到田赋征缴,从职掌籍田到屯垦戍边,土地管理机构和官员  相似文献   

19.
正"保发展,保红线"是当前土地管理的主线,中央政府统筹全局,注重保护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强调保障用地需求。在用地指标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顾着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违法违规用地。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违规破坏耕地,不仅削弱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同时也是群众上访的主要诱因之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杜绝或减少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0.
正神话,一个民族对自然、对世界、对自身最原始、最朴素的理解和想象。天化万象、地生万物,在远古先人的认知中,再没有比天地更大的力量,天地有灵的观念自然应运而生。在古语中,"神祇"一词便分别指天神和地神。"天神曰灵,地神曰祇","祇,地祇也"。从封土为社的天然祭坛,到举国公祭的皇天后土,再到遍布城乡的土地公庙,记录着古老农耕民族对黄土地的原始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