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其他海上资料一样,多次波也是浅剖资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次波的去除对提高浅地层剖面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SRME技术是一种衰减自由表面多次波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已在海上多道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单道或浅剖资料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将该方法应用于浅剖资料处理中能否取得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是一个值得去验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SRME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采用模型数据对其主控参数进行了试验,最后将SRME技术应用于实际浅剖资料的多次波衰减处理中,它有效地消除了资料中的多次波,验证了该方法对浅剖资料多次波压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与浅剖资料处理中常用的预测反褶积方法去除多次波的效果相比,SRME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表面多次波是海洋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问题.目前,二维数据驱动的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SRME)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已经成为工业界压制海洋表面多次波的主流方法.但是由于二维SRME算法没有考虑横测线方向上多次波的贡献,导致在处理实际三维海洋资料时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将二维SRME算法扩展到三维空间后可以得到三维SRME算法,但是由于目前实际采集的三维海洋资料的观测系统存在拖缆漂移,而且横测线方向采样过于稀疏,直接应用三维SRME算法无法准确预测表面多次波.本文提出的通过数据规则化配合稀疏反演的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能够解决这种实际资料和三维SRME算法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研究数据规则化与反规则化技术,使得数据分布满足三维SRME的要求;通过研究稀疏反演技术,有效解决了横测线方向采样稀疏对于多次波预测的影响,三维实际海洋资料的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在海洋多次波去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多次波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最难去除的噪声,目前时空域预测反褶积、SRME、高精度拉冬切除等方法均能有效衰减部分多次波,但对于强反射界面(如硬海底,海底以下高速层等)产生的多次波,单独采用以上方法仍会产生能量较强的残余多次波,针对该问题,根据多次波与一次波周期性差异在线性拉东域比时空域更为明显且有利于压制长周期多次波的特点,可以将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技术作为SRME、高精度拉东切除技术的补充,取长补短,联合应用消除深水海底多次波.本文对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如何选取参数,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将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应用于南海某凹陷海洋资料的多次波衰减处理中,有效的消除了残余海底多次波,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SRME是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衰减的主要手段,在深水资料应用效果较好.但在浅水环境下,受近偏移距数据的缺失以及折射波干扰的影响,该方法对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消除压制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SRME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即在SRME褶积建模过程中,引入格林函数预测多次波模型,解决了浅水海底反射和直达波不能区分以及折射波干扰的问题,在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震资料普遍发育强能量表面多次波,传统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SRME)能够预测出所有阶次表面多次波,但是各阶次表面多次波相互混叠.为了能够单独利用不同阶次的表面多次波成像,降低干涉假象对多次波成像的影响,需要将不同阶次的表面多次波分离出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SRME的海洋单阶次表面多次波分离方法.首先,应用SRME...  相似文献   

6.
多次波的去除对于海洋浅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SRME是一种去除海面相关多次波效果较好的技术方法,但是一般认为SRME技术并不适合于浅水资料.本文分析了SRME去除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海洋高分辨率浅水区域多次波的去除.实际处理效果表明,使用SRME技术处理后的叠加剖面多次波去除效果明显,剖面基底清楚,断面清晰.通过对SRME技术应用于浅水区域的原因探讨证实了SRME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浅水区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SRME技术对于泥质海底和沉积层较厚地区应用效果较差,而对于基底较浅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稀疏反演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预处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波动理论的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3DSRME)是数据驱动的方法,理论上来说,可有效压制复杂构造地震数据表面多次波.但该方法因对原始地震数据采集要求高而很难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广泛应用.本文基于贡献道集的概念,将稀疏反演方法引入到表面多次波压制中,应用稀疏反演代替横测线积分求和,无需对横测线进行大规模重建,进而完成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这样可有效解决实际三维地震数据横测线方向稀疏的问题.基于纵测线多次波积分道集为抛物线的假设,为保证预测后三维表面多次波和全三维数据预测的多次波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上基本一致,文中对预测数据实施基于稳相原理的相位校正.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基于稀疏反演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可在横测线稀疏的情况下,有效压制三维复杂介质地震资料中的表面多次波,从而更好地提高海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提供可靠的预处理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次波衰减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够选择合理有效的多次波衰减方法,提高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较为成熟的两大类多次波衰减方法——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并就多次波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文首先就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两大类方法中较为经典的代表性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原理解释,并且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多次波衰减方法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其次,在论述经典多次波衰减方法的基础上,对近些年来多次波衰减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综合法、稀疏反演法和多次波成像技术等,指出了经典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性.最后,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多次波衰减问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海洋多次波衰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勘探开发的深入,对深水地震资料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崎岖海底绕射多次波的压制和去除已成为当前深水陡坡带和复杂海底地震资料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海上单-窄方位采集观测方式下,由于崎岖海底产生的绕射多次波传播路径复杂、方向异变,二次反射源在自由表面的下行反射点位置常常位于排列方位之外,导致SRME技术无法准确有效预测和衰减崎岖海底下的绕射多次波.本文借鉴地表一致性处理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质统计约束下的绕射多次波衰减技术(GCDMA),通过地质信号的统计和建模分解实现对残余绕射多次波的判定和衰减,经实际资料测试处理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较好解决了深水陆坡崎岖海底下的绕射多次波衰减难题,极大提高了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10.
石颖  王维红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9):3115-3125
基于波动方程预测的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可处理复杂地下介质的地震资料,但计算成本较高.基于滤波的多次波压制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其成功应用仅局限于一次波和多次波有明显时差差别的地震数据,对来自速度逆转等复杂介质数据则较难获得满意的压制效果.本文将波动方程预测的反馈迭代法和滤波法有效结合,采用GPU(图形处理器)和CPU协同并行加速计算粗略预测表面多次波,随后在双曲Radon域比较分析原始数据和预测的多次波,设计合理有效的Butterworth型自适应滤波器,滤出原始数据Radon域中的多次波能量,进行Radon反变换后,在时空域将多次波从原始数据中减去,得多次波压制结果.文中对理论模拟的单炮数据、复杂的SMAART模型以及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结合基于波动方程预测和双曲Radon变换的方法有效突破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可高效高精度地压制复杂地下介质的表面多次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