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近50年严冬和冷夏演变趋势与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中国93个测站1953~1995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Tm)和夏季平均最高气温(TM)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年际、年代际变率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对冬季Tm和夏季TM进行客观区划,揭示了我国近半个世纪冷夏、严冬气候异常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短期气候变化是指以月、季和年际为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和气候异常。近几年,国外开始注意年际气候变化,即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并把它也归之为短期气候变化的范畴。短期气候预测的对象是某个气象要素的时间和区域的平均值,或它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即距平)。在作短期气候预测时,首先面临的是可预报性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1大气的可预报上限P.D.”fhompson最先在气象文献中谈到可预报性问题,分析了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对大尺度气流可预报性的限制。后来,Lorenz在一次偶然的重复计算中发现初值的微小差…  相似文献   

3.
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对象是气温和降水的月、季平均量和总量,需要做预报是因为它们有年际变率,但是年际变率究竟有多少是可以被预报出来的呢?通常情况下将总的年际变率划分为主要来源于大气下边界条件持续性外源强迫引起的可预报成分和由于大气内部不稳定性产生的日际天气振荡引起的不可预报成分,前者称气候信号,后者称气候噪声,我们用两个成分的方差之比给出潜在可预报性的测度。本文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估计了吉林省夏季(6~8月)降水量潜在可预报的气候信号方差和天气噪声方差。结果表明,我省各地均存在潜在可预报性信号。以绝对误差小于均方差0.68倍做为预报正确的标准,我省70%的站预报正确率上限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气候信号和气候噪声的自然变率的相互关系问题。提出了它们更一般的概念。讨论了气候异常的可预报性问题。根据苏联领土上日平均气温的时间相关结构资料对“气候噪声”和“信号 噪声”的水平作了估计,这可确定长期(超过一月)和短期(天气)振荡对时间平均量变率的贡献。分析了各季这种估计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的研究是攻关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的第三课题。目的研制影响评估模式,建立业务运行系统及提出相应的抗御不利影响的适应对策。背景任何气候波动,如气候变化、气候异常、气候极...  相似文献   

6.
越南北方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越南北方19个代表性站点,近50a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越南北方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EOF(Emp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气候异常导致气候变率不稳定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37个CMIP5模式和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包含40个成员的超级集合试验的表面气温预估数据,比较了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多项式拟合法和方差分析方法这三种目前在国际上运用较多的方法所估算的表面气温内部变率的异同,分析了内部变率的估算对气候预估中信号萌芽时间(TOE)的影响。结果表明:若采用CMIP5多模式集合,则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都是估算内部变率的合理方法,而方差分析方法则由于包含模式性能自身的影响会夸大内部变率故不推荐使用。内部变率的全球分布呈现出极向强化的现象,中高纬度地区的内部变率幅度远大于热带、副热带地区。内部变率受不同排放情景的影响较小,且随时间无显著变化,但方差分析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在热带地区容易受到排放情景的影响。若基于类似CESM这样的单个气候模式的超级集合模拟试验来估算内部变率,三种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似。不同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对TOE的影响主要位于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南大洋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等邻近海洋深对流区。对于中国区域平均来说,基于CESM超级集合模拟试验,三种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与强迫信号之比都小于15%;对CMIP5多模式集合,采用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得到的结果与此接近,但若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则显著高估内部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1996年10月28日到11月1日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利召开的美国第21届气候诊断年会,着重讨论了如下7个问题;当前的气候异常、亚洲季风与ENSO、年代际气候变率、两到月尺度数值预报、季度数值预测研究、带地区的统计预报及气候业预报。  相似文献   

9.
PAGES计划与CLIVAR计划中的交叉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绍武 《气象学报》1997,55(6):662-669
过去全球变化(PAGES)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一个核心计划,从1991年开始预计施行到2010年。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CLIVAR)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新设的一个子计划,从1996年开始也是施行到2010年。两个计划有不少交叉的科学问题:(1)低纬气候变化动力学,(2)全球海洋温盐环流,(3)区域到全球尺度水的变率,(4)气候突变动力学,(5)气候模式发展及改进,(6)气候变化的检测,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右江气候异常,农业多灾多难─—1995年上半年气候评价黄海平,文振德(百色地区气象局533000)1995年上半年气候不寻常。早春,常年乍冷乍热。今春冷暖平稳。暮春到仲夏,雨季概栅来迟,热浪滔滔席卷,干旱、冰雹、狂风相继搏击大地,可谓气候异常。1早春...  相似文献   

11.
大气初始异常在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气初始异常在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可能作用,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格点模式(简称IAP 9L-AGCM)对全球夏季气候进行了30年(1970~1999年)集合回报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基于大气初始异常条件下模式对跨季度短期气候异常的可预测性.结果表明,在热带、副热带及高纬都存在气候异常的可预测性区域,说明大气初始场异常本身对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有很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全球来说,大气初始异常对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在东亚地区更为显著,其作用不可忽略.通过对典型年份的个例分析发现,在某些气候异常剧烈的特殊年份,春季大气初始异常在我国夏季气候形成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参与第三次古气候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III,PMIP3)过去千年气候模拟试验以及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全强迫历史情景试验的9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试验结果,对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 AO)的变率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AO的空间模态及年际变化周期,且大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过去50年AO的增强趋势。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不同模式对中世纪气候异常期AO位相的模拟并不一致,但大部分模式显示小冰期AO基本呈现负位相,而现代暖期则表现为显著的正位相,与重建结果一致。基于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机制分析表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变化不显著,小冰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显著偏正,现代暖期海平面气压显著偏负,这与现代暖期北极温度偏高而小冰期北极温度偏低有关。过去千年中,小冰期和现代暖期的AO变率分别受自然外强迫和人为外强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优气候相似法及其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兵 《气象》2004,30(5):7-11
介绍了一种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最优气候相似法 ,并应用于张家界地区 1 999~ 2 0 0 2年 5~ 7月总降水预报中 ,结果显示最优气候相似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测能力 ,特别对气候异常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适合于短期气候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61~2016年中国西北地区逐日地表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诊断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西北地区5月和9月地表气温年际变率规律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季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西北5月和9月地表气温年际变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均为全区一致型空间分布,但具有不同的变率特征。(2)西北5月地表气温正异常与拉尼娜衰减型海表温度异常所对应的热带纬向三极型对流(降水)异常强迫有关,对流异常激发的热带外遥相关波列导致西北地区上空受反气旋(高压)异常控制,造成局地向下太阳短波辐射增多,从而使得西北地表气温增加;而西北9月地表气温正异常与拉尼娜发展型海表温度异常所对应的热带纬向偶极型对流(降水)异常强迫有关,偶极型对流强迫能够在西北地区东西两侧激发反气旋(高压)异常,导致西北地表气温正异常。(3)基于物理机制,分别利用拉尼娜衰减和发展型的相关海表温度异常预测因子,建立针对西北地区5月和9月地表气温年际变率的季节预测模型,独立预报期间(2007~2016年)预测技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74和0.62,可为西北地表气温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及其预测思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期气候预测依据大气科学原理,运用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手段,在研究气候异常成因的基础上对未来气候趋势进行预测。虽然目前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还不高,但短期气候预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提高预测准确率是气象科研和业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该文从海洋、积雪等外强迫信号及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动等大气内部特性等角度概述了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简要回顾了近60年来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作者近十几年来研制短期气候预测客观统计学及统计与动力学相结合预测模型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ENSO和西太平洋暖池对我国气候影响的诊断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倪允琪  邹力 《气象科学》1995,15(4):118-133
一、引言ENSO是热带最强的气候信号,而西太平洋暖他又是热带西太平洋特有的暖水堆积的现象,两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和气候变化,但它们对我国气候究竟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无定论的说法。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回答两大问题:(1)确定EN-SO和西太平洋暖地对我国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程度和它们的相对重要性;(2)仅考虑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条件下的海气耦合模式究竟预测我国短期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多大?二、资料和分析方法1.资料本研究使用四组不同的资料,即(亚)ECMWF300hpa和850hpa格点风场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造成火山强迫气候响应模拟不确定性的原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设立了火山强迫的气候响应模拟比较计划(VolMIP)。该计划由基于历史火山爆发的理想火山扰动试验组成,包括三组主要的试验:第一组关注短期(季节至年际)大气动力响应;第二组关注海气耦合系统的长期(年际至年代际)响应;第三组关注气候系统对火山群的响应。VolMIP旨在通过给定相同的辐射强迫并进行多成员集合模拟,揭示模式对外强迫响应的不确定性,通过设定不同的背景气候态,阐明内部变率和外强迫对气候响应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书介绍     
现代气候学研究会进展本书全面分析分析了近 20年来气候学研究的前沿进展,涵盖了气候诊断、气候模拟及气候预测等内容。全书分三篇 21章,第一篇介绍气候系统与气候变率,第二章介绍 ENSO系统与短期气候预测,第三章介绍十年到百年气候变率与长期气候预测。 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是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参考书,也可供地球科学其它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46万字,定价 29.00元。 草业恢复与沙漠化防治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 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恶劣天气发生之早、频率之…  相似文献   

19.
1994/1995ENSO与全球气候异常孙安健李晓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室北京100081)近10多年来,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以上,其中70%左右是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因...  相似文献   

20.
短期气候预测是当今大气科学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意义。在经历了1998年长江多次洪峰的洗礼之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本文是有关短期气候预测问题的综合评述。首先介绍目前国际上与此有关的一个科学计划-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计划,然后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