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IHS变换用于SAR与TM影像复合的比较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本文采用四种典型的IHS变换对同一地区的SAR与TM影像进行了复合,并对复合影像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熵、联合熵和平均棍度这3个客观定量指标评价复合效果不仅比目视评价准确有效,而且提供了选择最佳IHS变换用于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SAR与TM影像的IHS变换复合及其质量定量评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采用四种典型的IHS变换方法,对同一地区的SAR与TM影像进行了复合,并对复合后图像的信息量及清晰度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熵、联合熵和平均梯度这三个定量指标客观评价SAR与TM影像的复合效果,比目视评价结果准确有效,从而为选择最佳IHS变换方法进行多源遥感数据复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莹  万幼川  李刚 《测绘科学》2015,40(5):74-79
针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同物异谱、异物同谱导致的波段间敏感性差异、孤立噪声干扰等问题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波段修正法变化检测算法:采用差值/比值复合法构造分波段对比差异影像,增强了复合影像的振幅及结构信息;基于差异影像的邻域熵权修正多波段联合的邻域互信息量建立修正影像,较好整合了影像不同波段间的反射差异和邻域空间信息;最后利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修正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波段修正法缓解了单波段敏感性差异对变化检测的影响,有效避免了局部最优、孤立噪声干扰等问题,检测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4.
在遥感影像检测中,一般采用多变化阈值来提高检测精度,但会导致运算量的增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及多阈值指数熵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新方法。首先采用影像差值法构造差异影像;然后提出利用粒子群和多阈值指数熵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并将其用于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获取变化区域;最后对选取的实验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并与基于模糊C均值、双阈值指数熵、三阈值指数熵的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变化检测方法其精度为94.77%,本案方法是一种有效地、可靠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熵模型的遥感影像信息量估算方法,用以量化影像的灰度信息量和纹理信息量及其组合后的信息量。该方法的支点是,利用基于差值脉冲编码调制的遥感影像波段内和波段间去相关算法,同时消除冗余信息和噪声对信息熵的影响,运用参数熵模型来估计遥感影像的有用信息量。本文利用Landsat影像进行了计算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评价多光谱遥感影像的信息量,以便为分类和影像质量评价等应用问题提供信息论指标。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解译已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但要达到完全自动地解译的目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在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推理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专题解译,直至最后自动地输出专题图。据此,文中提出了按专题影像分析需要所形成的由原始影像、分割影像、等质区影像、分类解译影像和功能区影像等构成的表达法层次。在低层次影像分析中,影像按照统计属性被分割;在中间层次和高层次的影像分析中,与地物和专题有关的结构和空间知识被利用。本文说明了四叉树生成、复合形标记、复合形归并和匹配等在沟通不同的表达法中的作用。设计了应用于专题影像解译的差别图。介绍了与差别图和空间分析有关的规则。最后,上述技术已被有效地应用于中国吉林省双阳县的植被调查。  相似文献   

7.
吴浩  程志萍  史文中  周璐 《测绘科学》2016,41(5):50-54,176
针对遥感影像提取信息分类过程中存在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两种噪声,影响分类结果的准确性问题,该文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处理中,通过对传统的混合熵模型进行多维化改进,提出多维混合熵的不确定性评价模型。采用云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获取相应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计算出信息熵和模糊熵,从像元和类别两个尺度构建出遥感云分类不确定性的多维混合熵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多维混合熵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多维性,可以从不同尺度对遥感分类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全面地评价。  相似文献   

8.
用于地形图更新的ETM+影像彩色融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LandSat-7ETM 影像快速更新1:25万地形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达到地形图更新的目的,必须提高影像的判读效果。文中在介绍几种常用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并对几种常用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利用联合熵和平均梯度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9.
黄克凤  於雪琴  黄亮 《测绘科学》2016,41(1):99-102
针对目前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缺少有效的确定变化阈值方法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交叉熵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两个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噪声;将比值法和差值法融合构造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差异影像;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差异影像的最佳变化阈值,并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变化区域;最后对变化检测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是影响遥感图像分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针对在遥感图像分类过程中同时存在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基于混合熵模型来综合测度这两种不确定性的方法,并建立起多尺度的评价指标.在分析混合熵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提出利用特征空间的和模糊分类器的统计数据来建立信息熵、模糊熵以及混合熵的方法.同时,在像元和类别尺度上,分别建立像元混合熵和类别混合熵的指标对分类不确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应用湖北省黄石市的遥感影像对上述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熵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分类过程中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并从不同尺度反映出遥感影像分类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Matlab在遥感影像融合及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合方法也越来越完善,但是相应的融合效果评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主要通过Matlab编程,对2幅融合之后的影像的图像均值,平均梯度,标准差,熵与联合熵,相关系数进行综合的对比,从而比较各种融合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测绘,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数据量持续增长并呈现出鲜明的异构性,尤其是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纷呈、数量激增。作为空间信息的主要载体,高质量遥感影像一直是遥感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海量遥感数据与有效信息匮乏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不言而喻,"信息"是遥感影像数据的基本和核心。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度量与分析,对进行遥感影像数据信息挖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为遥感影像信息提供定量的指标,对遥感影像处理过程进行定量的信息分析,对于改善影像处理的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像信息的度量一直是一个复杂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已有一些对信息的描述方法,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信息论作为信息科学中一门普适性的理论,已经逐渐渗透到遥感领域中来。本文以信息论为主要理论支撑,以信息测度为主线,结合遥感影像的特点,对遥感影像的信息度量方法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遥感影像的统计特性和信息测度的详细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方法,建立遥感影像信息度量与分析框架,研究了顾及空间相关的空间熵度量方法、顾及噪声与相关性的多波段影像信息度量方法、遥感影像降质过程的信息传输率影像复原的性能限等关键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系统总结了现有遥感影像信息度量的方法,噪声评价方法,以及信息理论在遥感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现有方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研究了用于遥感影像的信息熵与互信息测度,以及用于影像信息分析的信息率失真理论。分析了影响遥感影像信息度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以信息论为基础的遥感影像信息度量与分析框架,为遥感影像的信息度量与分析方法提供理论模型,构建了用于信息度量的信源熵模型和用于成像过程信息分析的互信息模型。第三,分析了影像空间相关对影像信息度量的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简化的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空间熵测度方法,在顾及空间相关的基础上用以度量遥感影像的信息量。并与有代表性的影像信息度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空间熵信息测度的有效性。并将影像的空间熵测度推广到两幅影像共同信息的度量,并将其应用于分析遥感影像融合过程中的有效信息流量。第四,对现有的遥感影像噪声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了现有技术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散点图噪声估计方法,可以提高遥感影像噪声估计的精度与稳定性。在影像噪声估计与去相关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广义高斯分布(GGD)和参数熵模型的多波段影像信息测度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无损压缩编码(DPCM编码),在不损失影像信息的情况下对影像进行去相关处理,通过去相关处理消除影像波段内和波段间的信息冗余。通过对不相关的影像数据分布进行去卷积处理获取无噪且不相关的影像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去除噪声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度量多波段影像的有用信息量,也可对多光谱影像灰度信息与纹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第五,针对降质成像系统的特点,即观测数据受到系统点扩散函数(PSF)和噪声的降质作用,提出一种顾及PSF和噪声的条件互信息测度方法,用以量化通过成像系统的信息传输率。对于成像过程的信息传递的分析有利于对成像场景信息的预判,将成像过程的信息传输率应用于遥感影像复原性能限的推导。针对降质影像复原的性能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率失真理论的影像信息分析方法。该方法以MSE(MeanSquaredError)为失真度度量参数,用率失真函数R(D)的反函数失真率函数D(R)求解影像复原的性能限,从而为遥感影像复原算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两个时相的影像进行波段叠加,对多波段新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针对单一尺度上的对象,综合考虑两时相遥感影像对象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个对象内的像素是否发生变化进行隶属度计算;最后采用熵权法对影像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影像和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是影像融合技术应用的主流.EN-VI 4.4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影像融合处理的工具--SPEAR提供了PCA变换、Gram-Schmid变换、Brovey变换和HSV变换4种专门用于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的算法.以ETM+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为例,选择熵、偏差和相关系数3个定量指标,对采用4种融合方法得到的影像进行评价.经综合评价和比较,实验的4种影像融合算法中,Gram-Schmidt变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步态识别方法中加速度信号的去噪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复合评价指标及小波熵进行步态加速度信号小波去噪的参数优选方法。均方根误差和平滑度的变化率随小波分解层数的增加表现出单调性和负相关性,根据该特性使用改进熵权法构建了一种复合评价指标,通过构建的复合评价指标确定不同小波基处理步态信号时的最优分解层数,根据步态信号小波分解后低频系数的小波熵大小来确定每一分解层次的最优小波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确定的小波去噪方案可以满足步态信号研究的滤波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有的对象级变化检测方法中的像斑对象特征提取算法大多只提取单波段的特征,无法对彩色影像有直观整体的描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彩色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分割后得到的像斑统计颜色直方图,计算其推土机距离作为光谱特征差异量,另外通过像斑的彩色图像灰度共生矩阵计算熵统计量,对应像斑间熵差值作为纹理特征差异量;最后结合在彩色空间计算的两种差异量构造差异影像,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将差异影像中的像斑分为变化与不变化两类别。选择江苏省苏州地区资源三号影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高分辨率彩色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在SAR与TM图像的IHS变换复合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IHS变换复合方法 ,即将小波变换与 IHS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它先将 SAR与 I进行小波融合 ,然后将融合数据代替 IHS反变换中的 I,最后进行 IHS反变换。文中对比分析了 4种复合方法 ,并且用熵、联合熵及平均梯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全球环境实时、动态监测的需要,选用Forstner特征匹配理论对NOAA/AVHRR影像进行匹配试验。Forstner特征提取之前,先根据熵的理论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工作量可减少到10%-20%,特征提取后的共轭影像,似性尺度可建立一个可能的同中点匹配点表,再根据一致性尺度,采用Robust稳健估计剔除错匹配的点对,即可建立两幅影像的最终匹配点对。匹配结果表明,通过阈值的设置,可以在A  相似文献   

19.
针对NPP/VⅡRS影像含有短暂光源和背景噪声的问题,研究了月度影像的辐射特征,提出了多时相夜光遥感影像校正方法。该方法采用峰值特征化放大影像的辐射差异,通过卷积运算区分稳定像元与异常像元,结合最大熵阈值自适应滤波分割了卷积边界的混淆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修正了原始影像的异常波动,剔除了异常像元,影像拟合经济数据的能力明显提升,弥补了夜光数据微观小尺度研究的缺失,可为社会经济数据动态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蔡栋  李满春  陈振杰  魏巍  胡伟 《测绘科学》2010,35(3):106-109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共同作用的地域单元。如何及时、准确地划分城市边缘区,是目前研究在GIS和RS相关软件的支持下,以南京地区2003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计算依据,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结合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改进了传统的土地利用信息熵模型,分析熵值分布特点,最后采用突变检测的方法,以熵值60和68确定南京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的位置,划定了南京城市边缘区的大致范围。研究认为城市边缘区边界是动态变化的;在城乡断面上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紊乱度明显高于城市核心区和城市影像区,这为客观划分城市边缘区和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城市边缘区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