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省气象灾害的若干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罗生洲  汪青春  戴升 《冰川冻土》2012,34(6):1380-1387
利用1984-2007年气象灾害资料, 分析了青海省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率及时空分布特征.冰雹、 暴雨洪涝、 雪灾、 干旱和雷电及霜冻是青海省主要气象灾害, 连阴雨、 大风、 沙尘暴、 冻害、 渍涝、 高温、 龙卷风、 大雾为青海次要气象灾害.在地域分布上, 海南州和海东地区是青海气象灾害多发和危害严重地区; 玉树州和果洛州属于气象灾害发生较少和危害较轻地区.就行政县域而言, 西宁市湟中县、 海南州兴海县、 贵德县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县, 果洛州班玛县、 久治县、 玉树州治多县则是青海省气象灾害较少和危害较轻县份.年内5-6月出现的气象灾害种类最多, 4-9月份是气象灾害高发期.在1984-2007年间, 暴雨洪涝、 冰雹、 雷电灾害发生次数呈增多趋势, 其他灾害发生次数增多趋势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气象保障与航空、航天安全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10月举行。内容包括:1、图内外有关航空、航天气象保障自动化(大气探测、气象通信、气象资料和数据处理、预报技术等)系统发展动向的综合报告。2、航空、航天气象观(探)测和气象情报传输技术、气象雷达、气象卫星资料和大气环境数据处理等自动化系统、设备、装置的科研成果,以及使用试验报告。3、航空与航  相似文献   

3.
在划分气象风险等级时,传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方法忽略了承灾体脆弱性因素,且气象风险预报等级整体偏高,导致高等级风险区空报率较高。基于此,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崩塌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方法。利用信息量法,分析气象因素影响程度。选取坐标点、降雨量、易发生等级,将其作为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判断是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针对地质灾害区域,根据影响程度计算气象引发因子指数,结合滑坡、崩塌灾害潜势度G和承灾体脆弱性M,确定气象风险预警指数R,划分预警级别,完成滑坡、崩塌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有效降低了三级预报和四级预警空报率,提升了预警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流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涉及国土、气象、广播电视和政府主管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其信息的特点包括时效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预警工作中建立科学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流程”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论文重点介绍以气象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数据传输为主线的地质灾害预警“业务流程”的研究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简讯(一)     
2000年4月8-10日,水利部水文局在无锡市主持召开了水利系统气象工作技术交流会。会议就1998年和1999年长江、松花江、太湖流域暴雨洪水气象服务,水文局雨情气象信息业务系统建设,测雨雷达应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及气象应用于系统和黄灌系统、水利工程单位的气象服务,水利系统长期预测系统与历史致洪暴雨项目开发等专题进行了交流。会议希望部水文局加强管理,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帮助流域、工程单位的气象服务工作。简讯(一)@董秀颖  相似文献   

6.
使用1982-2006年GIMMS AVHRR NDVI数据集与同期的CI、K、Pa、SPI、Z、PDSI等干旱指数做了对比分析, 讨论了河南省植被状态指数VCI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效应及干旱监测能力. 结果表明: VCI指数与气象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受不同下垫面的影响较大, 农地的VCI与气象干旱指数相关性要明显高于林地, 农地VCI与气象干旱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河南省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 VCI对气象干旱有着不同的滞后效应, 其中, 3-5月份冬小麦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3个月, 7、9月份夏玉米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月. 总体上看, 结合前期的气象数据, VCI对河南省气象干旱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文与气象工作者动力统计分析及业务预报水平,加强水文与气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渗透和发展,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于1988年1月5~18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了现代若干动力统计分析预报方法讲习研讨会。会议邀请陈世训、陈家琦等11位气象、水文方面的教授、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讲座,其内容有:优化的非线性预报方法、谱分析方法及其在水文与气象中的应用;水分循环水量平衡模拟、暴雨预报模式、现代系统分析问  相似文献   

8.
2005-20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1]的概述,在深入分析了中国气象事业的现状、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凝炼了重点工程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卷》[1]的概述,主要从天气学理论与预报技术、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学,以及综合探测技术与外场观测试验等方面,分析气象科学发展的背景、现状和社会需求,指出气象科学发展中需要了解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制定中国气象科学技术长期发展目标和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与中国区域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密切的气象科学问题,并在气象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手段的改进、全球气候系统观测的实施、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质》2012,(7):46-46
日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气象局在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举行了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及信息共享签字仪式。双方通过共享地质气象资源信息,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指标研究,联合会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警预报,联合开展预警服务效果评估,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北京气象塔高325米,是目前世界上几个最高的专用气象塔之一。它主要用来监测大气边界层底部各种气象参量的变化,具有资料精度高、同时性好、梯度观测、全天候工作等特点,是研究大气污染规律和边界层物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统计模型的气象数据无损压缩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当前广泛使用的气象格点数据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常用气象要素格点资料相邻格点之间的相关性及计算要素场的符号熵和信息冗余度,认为气象格点数据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冗余,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且相关性越好,可压缩性越高。在此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气象格点数据的二维线性预测统计模型,剔除冗余信息,并结合Huffman编码,提出了一种气象格点数据无损压缩新方法。该方法可极大提高气象格点数据的压缩率,且能保证在有效精度内数据完全无损。最后对常用气象格点资料进行了压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压缩效果明显优于当前国际通用的气象数据压缩编码格式(如GRIB和netCDF码),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气象以及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交换的业务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赵德刚 《地下水》2012,34(6):150-152
从气象因素和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入手逐步深化研究降水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由浅入深,在尝试和探索中开展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研究,提出基于Predmap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软件。并通过对2009、2010及2011年6-9月预警预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提出的气象预警方法合理可行、简便实用,特别适用于开展唐山市北部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是承受自然灾害脆弱性较高的地区。该区域经常遭受雪灾、干旱、大风、雷电、冰雹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其中,干旱是该区域除雪灾外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青藏高原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剧。为此,着眼于青藏高原的区域特点,对其气象干旱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干旱的高发区在高原的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高发时段为1980年代和2000年代;归纳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监测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基于干旱指数开展的干旱监测评估和基于干旱影响因子利用气候模式进行的干旱预测;给出了青藏高原干旱灾害风险的发生规律:青藏高原东北部偏南地区是农牧业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是较高风险区;高寒草原比高寒草甸面临的干旱灾害风险高。基于数值模式和未来情景,预估21世纪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但由于降水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未来发生季节性和区域性气象干旱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提出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研究在资料、技术方法和模式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5.
对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气象预警效果开展定量检验研究。分析地质灾害时空特征,得出灾害空间分布西多东少,西南地区最严重,西北次之,多数灾害发生在6~8月;提出一种考虑准确率与虚报率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综合评估方法,并以2018年6~8月我国地质灾害重点区域气象预警为例验证。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基于综合评估方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效果排名由高到低是贵州、湖北、四川、甘肃、云南;方法根据不同等级气象预警的灾害发生概率确定变量权重系数,检验指标唯一,结果简单直观,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改进的综合判据图法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应用判据计算预警结果的权重系数和预警指数的预警方法,通过应用Delaunay三角网和边界条件限定自动剖分三角网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实现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计算、判别的新方法,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计算软件系统,并应用于张家口市2007~2008年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由水电部水文局和山西省电子工业公司共同主持的“水情,气象信息接收及雨情、气象信息处理系统研成果鉴定会”,于1984年12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有关单位的代表45人,会上组成鉴定委员会,负责领导此项科研成果的技术鉴定。这个系统是由水电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和山西省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用于实时水情、气象电报的接收及雨情、气象资料的实时或非实时处理,包括雨情译电、归档、检索、填图、存储、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大坝沉降监测数据受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噪声响应,提出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原始监测数据与各气象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而消去气象因素对坝体沉降的影响,然后采用小波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得到大坝真实的荷载响应沉降曲线,为大坝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噪声响应,比小波直接去噪法效果更佳,与数值模拟计算值能较好地吻合,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象因素和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入手逐步深化研究降水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由浅入深,在尝试和探索中开展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研究,提出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并通过对2004年的地质灾害实例验证预报和2005年4-7月预报预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气象预警方法合理可行、简便实用,特别适用于开展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扼要地介绍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防灾减灾、保护气候和大气环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科技与教育、政策法规、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