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报告了山东省日照县石臼所湾海带养殖区的沿岸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海区海带养殖筏合理设置的措施[1]。经过二年的生产证明,合理设筏(依主流轴向顺流设筏)后,改善了养殖区的流水条件,促进了海带的生长,减轻了风浪灾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报告了山东省日照县石臼所湾海带养殖区的沿岸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海区海带养殖筏合理设置的措施。经过二年的生产证明,合理设筏(依主流轴向顺流设筏)后,改善了养殖区的流水条件,促进了海带的生长,减轻了风浪灾害,使该海区海带的产量得到提高。1980—1981年我们又在山东省荣成县俚岛湾,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报告了山东省日照县石臼所湾海带养殖区的沿岸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海区海带养殖筏合理设置的措施。经过二年的生产证明,合理设筏(依主流轴向顺流设筏)后,改善了养殖区的流水条件,促进了海带的生长,减轻了风浪灾害,使该海区海带的产量得到提高。1980—1981年我们又在山东省荣成县俚岛湾,进行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海带生长与产量的定量试验,本文即报告此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于1984年秋至1986年春在胶州湾西部进行了两次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利用同一组养殖筏,夏秋养殖海湾扇贝,冬春养殖海带。1985年平均亩产海带1000kg及海湾扇贝2700kg,盈利3732.6元;1986年平均亩产海带1400kg及海湾扇贝3300kg,盈利4850.7元。轮养能降低养殖成本,从而使胶州湾的海带养殖变亏为盈。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泥湾近岸海域养殖期与无养殖期多站同步分层潮流泥沙实测资料,对黑泥湾大规模海带养殖区及周边海域的潮流动力特征以及悬浮体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动态的研究。通过对比海带养殖期与无养殖期潮流动力与悬浮体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浅海海带筏式养殖对周边海域悬浮体动力特征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范围分布的海带筏式养殖群落使得潮流动力减弱,并改变了潮流流速和悬浮体质量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海底边界层的潮流底切应力被削弱,抑制了海底泥沙的再悬浮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体的垂向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近岸海带养殖活动对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山东半岛黑泥湾海域为典型研究区,利用2021年4月和8月在该区的9站同步观测数据,分析其总悬浮颗粒物、藻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以及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吸收特性,并计算各组分对总吸收系数的贡献率,同时采用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 (QAA)算法借助MODIS影像反演了水体总吸收系数,结合实测数据获得了黑泥湾水体吸收特性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海带养殖季节表层水体藻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总颗粒物和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无海带养殖季节,且春季海带养殖区水体的总吸收系数大于无海带养殖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造成底层吸收系数较大,而在春季成熟期的海带汇聚较大量的有机物质导致中层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相对较高;参考波长向红波移动,QAA_v5算法能够较好地估算该区表层水体吸收系数,且在海带养殖季节水体组分会影响到更长的波段特征。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海带养殖对水体各组分浓度和分布、碳循环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参照,并有助于提高近岸水体组分的遥感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7.
海带的病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综述了养殖海带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其防治方法。文章按海带夏苗培育中的病害及其防治,海上栽培期间发生的病害 及其防治的顺序分别叙述了各主要病害,尤其对危害严重的病害种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以期对海带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8.
海带富含营养物质,开发海带保健食品长兴不衰。最近几年,国内外又在开发海带的新用途。最近,日本医药公司成功地从海带中提取出岩藻多糖,它对治疗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有明显疗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海带内还含有一种可治疗心脏病与糖尿病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海带叶片长度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跟其他海带类植物一样,体作带状。它的叶片长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是海带生长的主要指标。 关于海带类植物叶片长度的生长,过去曾有过一些研究。Parke(1948)曾观察了糖海带[L.saccharina(L.)]的自然生长。她认为影响糖海带长度生长的是以下几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桑沟湾海带播苗前和成熟期的海流剖面资料,对最显著的M2分潮流椭圆四要素(最大流速、椭圆率、最大流速方向和最大流速出现时间)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筏式海带养殖对潮流垂直结构有显著影响,由海带播苗前的单一海底边界层,变为海带成熟期的海表和海底双重边界层。海带播苗前,M2分潮流椭圆要素在垂向上变化不大;而在海带成熟期,从中层向海面和海底,最大流速迅速减小、椭圆率逐渐增大、最大流速方向左偏、最大流速出现时间提前。湾口中部的最大流速方向从海带播苗前的南北方向转为海带成熟期的西北—东南方向,这是由水位梯度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人们总是先发现个别事物和现象,进而衍生到一般和全体;然而在一般和全体的基础上又深化了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我们对海带生活史的认识过程亦如此。一、海带的世代交替海带目的植物是海洋植物中个体最大者,它们在海洋水域生产力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所以吸引了海藻学家们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早在1915年Sauvageau就弄清楚了海带目植  相似文献   

12.
海面陶罐施肥方法的应用为北方广大贫瘠海区的养殖开辟了一条道路,但目前我国的化肥生产量还不能满足要求,在小面积生产条件下,陶罐肥料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而且由于肥料、陶罐和人工的消耗,产品的成本也较高,最理想的办法应当是向自然肥沃的海区扩大海带的养殖。根据以往的调查和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在浙江嵊泗列岛附近适宜海带生长的时间最少有4、5个月,如果用夏苗海带进行养殖,估计海带能够在这期间内生长达到商品标准并能产生孢子囊群。当然,这些地区由于受长江、钱塘江以及其他沿岸江河的影响,海水很混浊,透明度(透明度盘可见度)很小。距岸较远的地区如嵊山区,海水透明度虽然较大,但在主要生长季节的冬季,仍然很小,四月间南方暖流北上后海水透明度才逐渐增加。这种情况是不利于海带生长的,但由于人工筏式养殖法的优越性,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养育水层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海带苗绿烂病暴发严重威胁海带养殖生产,给海带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发现,海带中的多酚化合物可以抵御海带病害初期病原体侵入.为研究多酚对绿烂海带表面附生菌的抑菌效果,在病烂部位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证实该细菌为小孔芽孢杆菌(Bacillus foraminis).进一步以健康海带为原料...  相似文献   

14.
养殖海带的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关于海带生长和光合作用与其生长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开展的较多,但缺乏有效的模型来预测评估环境条件变化对海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此,根据海带生理生态学实验数据、现场观测的光照强度、温度和营养盐等影响海带生长与光合作用的环境参数和海带生长测定数据,运用动态模拟手段,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并利用视窗化模型软件Stella9.0TM构建和运行了上述模型,用来模拟和预测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生长过程.同时,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其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生长海带的长度和干重,可以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孙国玉 《海洋科学》1993,17(2):69-7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教授领导我们开展了海带夏苗、海带施肥及海带南移栽培等的研究。 1 关于海带夏苗的研究 海带是冷温带海藻,移植到我国栽培后,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在秋季采孢子,在海上育苗,进行生产。应用此  相似文献   

16.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通过电镜观察,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褐藻酸降解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并使藻胶层逐渐降解变突,最后褐藻酸降解菌通过海带细胞的壁藻胶层的断裂变突处进入海带细胞内。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末,我们进行了海带遗传育种的研究,了解到海带某些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培养出几个性状此较稳定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已在生产上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但是,我国不是海带的原产地,海带种类相当贫乏,只有一种L.japonica,这给海带遗传育种的研究带来很大局限性。为解决原始材料不足,加快我国海带遗传育种工作的速度,在198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由加拿大引进了长腿海带L.longicruris。掌状海带  相似文献   

18.
刺参对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清除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模拟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湿体质量13.94 g±2.92 g),对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粉不同配比饵料的摄食、吸收及其生长,评价了刺参对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的清除作用。实验共设5个饵料配比组,即纯海带(A组),25%沉积物 75%海带(B组),50%沉积物 50%海带(C组),75%沉积物 25%海带(D组)以及纯沉积物(E组)。在海水温度6-16℃条件下,刺参摄食率随沉积物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大,A组与E组分别出现刺参日摄食率的最小值(0.88%/d)和最大值(9.34%/d);D组刺参日瞬时生长率和对饵料的吸收效率最高,分别为:1.67%/d和48.3%;A组刺参吸收效率虽然较高,但摄食率和瞬时生长率最低;E组刺参的吸收效率出现负值,但刺参生长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刺参清除浅海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生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准确提取海水筏式养殖区信息对于海洋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筏式养殖区养殖筏因淹没于水中常出现数据弱信号区域的现象,导致仅凭光学影像提取精度较低。因此,本文以威海荣成湾为研究区域,通过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U-Net神经网络并结合高分2号光学影像光谱信息以及高分3号雷达影像纹理信息,尝试提高筏式养殖区提取精度。结果表明:(1)无论是对于单一的光学影像还是光学和雷达影像融合影像,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的U-Net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精度都会提高,提高幅度在2.21%~4.12%之间。(2)利用改进后的U-Net神经网络处理融合数据,总体精度达到95.75%,相对于仅用高分2号影像的精度高4.3%;(3)对于弱信号区域,利用改进网络以及融合数据提取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1.61%和0.827 7。该方法可以对海洋筏式养殖区弱信号区域进行有效提取,能够为海洋养殖面积统计以及海洋环境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大型海藻,配子体是其种质资源保存的形式,也是海带杂交育种、育苗的材料。为有效管理和评价海带种质资源,初步构建了海带核心种质资源,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海带"早厚成一号"的28份配子体进行了遗传学评价。采用UPGMA聚类法,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分组,采用简单比例法进行取样(25%、35%、50%、65%)分析,计算不同取样比例时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结合样本的生长状态和雌、雄比例,综合评价遗传多样性的各种参数,取样比例为50%时构建的核心种质库相对合理。本研究为海带品种(系)的核心种质的筛选和遗传学评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