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建瀛 《地图》2011,(6):122-125
中国瓷器的烧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出现原始瓷器,到1800多年前的东汉已有了成熟的瓷器。大约在600多年前,根据制瓷的场所,瓷器又分成了官窑瓷和民窑瓷两大类别,  相似文献   

2.
程船 《测绘通报》2011,(2):76-80
而对出版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为例,分析当前地图产品的现状,并提出地图产品转型和新兴市场开拓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周岩 《中国测绘》2003,(3):34-37
一位学者在评点中国人画的地图与西方人的地图有何区别时说,古代中国人的地图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西方人的地图那么精确,但是中国人的地图体现了相当明确的务实性。无论造送官府,还是民间存读,大多数中国人编制的地图都是为了使用,而不是单纯专为私人收藏而绘。而二十世纪以前西方人编绘地图除使用以外,更有许多是专为私人收藏而制。那些地图不但要写明呈献的对象(往往是献给某位达官显贵,或亲朋好友),往往还要写上编绘人、刻工的姓名和出版商的招牌,特别是印制日期。既为地图制作者流芳百世,也使拥有者了解某些类型相似的地图传世之先后。因为西方地图的绘刻与印制往往是以制图家族为名,世代相传。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上下对地图需求体现了相当明确的务实性,使得中国人的地图往往没有编制者、画师或刻工的名字,也不注记制作的年代。泱泱中华地图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是否应该记住那些用心血塑就精美地图作品的“艺师”们呢?本文作者年届七旬,仍不辞劳苦,采集了近百年来我国地图美工和整饰工作人员的一些典型事例,精心著文,反映了我国地图美工和整饰工作的发展和变化,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继承和借鉴老一辈制图工作者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标准地图就是依据中国和世界各国国界画法标准编制而成的地图。基于此,阐述了我国编制发布标准地图背景、过程和意义,介绍了近几年湖北省标准地图编制和发布情况。重点以2021版《湖北省标准地图》项目为例,分析、思考和总结了项目开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对标准地图今后工作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孙果清 《地图》1998,(1):26-29
传世至今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与古籍相比,仅仅是千分之一。其中的小部分散存在各省、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及国外一些国家或私人手中;而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及珍品之多,居全国之首,为研究地图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c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但是,地图学本身的发展是曲折的——兴旺,低落,甚至出现反复。因此,绘画地图的理论和方法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被较多的人理解和应用。所以在中国地图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地图始终走…  相似文献   

6.
成一农 《地图》2014,(1):68-75
“马王堆地图”、《禹跻图》、《华夷图》和《广舆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图,而“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也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绘图方法。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存在这些看上去绘制准确的地图以及这两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和评论中,津津乐道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地图历史悠久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作为中国古代权力支配一切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影响较大。本文以明清时期地图绘制为例,得出中国古代地图对政治具有强依附性的特点,并指出该特点促进了中国地图测绘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地图测绘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5,30(4):106-109
中国制图术的大部分历史是和中国的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所说的政治文化,指的是统治者及遴选出来各司其职以辅佐其统治者的学者型官僚阶级的机构和实践活动。清初制图一般都是在清廷的主持下进行的,因此,地图更多体现的是统治集团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人对版图的理解是“国家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今天地图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功能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但从古代中国地图的制作上看,其行政功能,即地图的政治属性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淑敏的收藏史已将近30年,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黄岩较早开始倒腾古玩的人之一。 他拿出来展示的得意藏品让人有点意外,并不是其擅长的玉石、瓷器,而是4张泛黄的手绘老地图。这是民国初期黄岩的地图,从地图上看,那时的黄岩主城区36巷9条街纵横交错,并且“有桥有水有人家”,和现在高楼林立相比,多了江南水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测绘》2018,(6)
竖版中国地图相较以往传统横版中国地图的表示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完整呈现中国疆域全貌,在设计思路和图面效果展示方面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势图》的设计思路和编制方案为出发点,从地图的选题策划背景、设计与编制特点、地图内容表达、设计方案、科学价值及使用价值等方面对编制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其他竖版中国地图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丝艺地图、布艺地图到唐卡地图、青花瓷地图、剪纸地图……地图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惊叹:从地图书签到地图鞋帽、地图围巾、地图背包……地图与日用品的巧妙融合让人耳目一新。地图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致力于地图文化产品研发十余载,以地图文化为设计元素,生产的地图文化产品突破了传统地图的概念,将各类有益的文化形态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创了地图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皇舆全览图》是中国首次以实测经纬度为基础、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绘制的地图,深刻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地图发展。运用微分几何方法和ArcGIS技术,对该图的数学基础进行考证与研究,证明其数学基础为以倾斜直线为经线的等面积伪圆柱投影。该研究对古代地图的挖掘与整理、古今地图的时空对比、古代地图精度的分析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具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4.
我在此向《地图》杂志出版者表衷心的祝贺。中国地图制图工作者可为这一季刊的出版而感到自豪。它将成为中国地图事业的纪录,而且成为中国国内地图制图工作者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外同行们之间的交流手段。我特别要赞扬编辑和出版者在杂志中报道ICA信息。虽然近年来信息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往往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才会想起看地图,而美国的几百名地图协会成员对地图的研究与痴迷大大超出你的想象。在波士顿举行的“地图集市”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地图艺术品;也可以看到珍贵的中国古代的丝绢地图、16世纪欧洲大陆地图;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世界地图公司则经营着三万余种地图;还有数码地图的兴起给人们自制地图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6.
地图是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地图在中国已经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的现代社会赋予了地图新的使命和职责。本文从地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时间维度探索地图在民生领域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地图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构建生产与科研一体化的地图保障机制成为满足这种需求,保证地图生产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本文在分析地图生产技术环境特点与地图服务需求特点基础上,从生产与科研一体化地图保障模式的概念、构建依据、构建方法、意义等方面做出探讨,可以为新型地图生产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启光 《地图》1998,(2):45-48
旅游地图是旅游事业的组成部分。旅游地图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相关。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必要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出版的旅游地图为旅游者提供游、吃、住、行、娱、购等交通旅游服务指导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地图编纂人员运用各种象形符号、动态符号、色彩充分显示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旅游区域等信息,尤其是要明确旅游地图中旅游区域的划分、配置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为此,中国旅游地图发展战略要与旅游资源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相适应并反映中国旅游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反映中国旅游…  相似文献   

19.
高俊 《地图》2004,(6):8
中国地图出版社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在庆祝建社50周年之际,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出版社为我国的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并向会社的地图工作者致以衷心的祝贺。以地图为媒体让中国了解世界.使世界认识中国:以地图为纽带沟通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地图为教材树立了青少年最初的国家版图观念.激发了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20.
地图可以成为国家之间交换的国礼,也是一个国家疆域的直接表达,因此,具有潜在的巨大政治意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默克尔将1735年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赠送给习近平。地图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诞生、演变。全息地图就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传感网、物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内容更丰富、获取形式更多样,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等功能的地图新形式。我们从周成虎院士对地图功能的探索中了解到他的关于地图感知世界、记载世界、认识世界和地图变革的论述,针对其地图功能的演变观点对周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