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中国天山冰川状况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中国冰川目录和天山南北树木年轮年表恢复近500年的气候要素我国天山现代冰川8900条,面积9192.43km~2,冰储量1010.5km~3,主要分布在天山西部5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近30年的天山冰川考察及29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天山现代冰川普遍处于退缩阶段。预计2000年气候将出现降水偏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首次专门对四川黑水县羊拱山脉等地的现代冰川水资源,第四纪古冰川以及相应的景观地貌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境内共发育分布现代冰川19条,形态类型有悬冰川,坡面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山谷冰川,总面积达6.04km^2冰储量为0.1736km^3。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拔5000m附近背阴处发现零星的婴儿冰川(Baby Glacier)分布。这对当地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窗口监测作用。打古冰川盆地上源的古冰蚀,冰碛湖泊星罗棋布,达数百个之多,这为当地未来的生态,环境科学探险,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四棵树河现代冰川的形成条件,叙述了不同类型冰川的特点,探讨了现代冰川的进退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对河流的补给比重,揭示了古冰川作用规律及对河谷地貌的塑造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国冰川编目的最新资料,重新统计了各山脉的冰川数量,并讨论了各山脉的界线,以及冰川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冰川表面温度决定冰川表面热力状况分布和消融状态,其对建立冰川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和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冰川响应具有重要意义.Landsat系列卫星提供了海量免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表面温度的时空变化研究.本文使用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的10景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对比三种单通道温度反...  相似文献   

6.
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是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三江并流中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依据2011年5月对白马雪山冰川环境的考察,发现白马雪山4200m以上部分区域有终年积雪覆盖,根据Ohmura对70条中高纬现代冰川的相关研究所得出的山岳冰川雪线处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此关系也被Hebenstreit用于计算台湾部分偏低纬度的山地现代雪线计算)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数据,计算出白马雪山现代理论雪线位置大概为4800m,低于山体顶峰海拔高度。且位于4800m以上的部分地形适合冰川发育,依据这些可形成冰川的理论条件,可见白马雪山部分较高地区至今仍有小规模的现代冰川发育。白马雪山现代冰川变化以及终年积雪分布特征反映了一段时间内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冰川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冰川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冰川分布偏远、进入性差、旅游活动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着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体系。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冰川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从冰川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冰川旅游发展效应、气候变化对冰川旅游的影响及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冰川旅游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冰川旅游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冰川旅游研究应基于资源学和地理学科特点,以旅游地域的人地关系演化为着眼点,从冰川旅游的资源基础、景观价值评价与适宜性开发、冰川旅游发展模式、目的地管理与社区建设等方面构建研究框架,指导中国冰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大影响。冰川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冰川系统理论的水文学冰川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川融水的变化进行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冰川数据资料对冰川的变化趋势做出总体预测。本文以金沙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将其分为河源区冰川系统和非河源区冰川系统两个并列的系统,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趋势作了预测,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应对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川系统模型及其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大影响.冰川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冰川系统理论的水文学冰川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川融水的变化进行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冰川数据资料对冰川的变化趋势做出总体预测.本文以金沙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将其分为河源区冰川系统和非河源区冰川系统两个并列的系统,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趋势作了预测,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应对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龙雪山现代季风温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龙雪山冰川区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观测数据及遥感数据,分析玉龙雪山现代季风温冰川的响应过程,探讨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玉龙雪山地区冰川持续退缩明显;近年来白水1号冰川冰裂隙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冰川退缩速度不断加快;冰川冰体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冰川消融加快;2004和2009年在玉龙雪山东坡发生的崩塌事件,是冰川消融加剧,冰体温度上升的直接反应;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独龙江流域地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先概述独龙江流域的地貌基本形态结构,分析现代地貌作用的外营力,讨论地质构造和地表物质对研究区地貌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作者着重根据现代冰川分布及其特征、古冰川遗迹、冰缘地貌类型和古冰缘地貌遗迹,研究独龙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构造抬升和气候演变。最后分析研究区坡地形成过程,河流地貌的发展与演变,阐述独龙江流域的地貌发育史。总之,文章坚持将今及古的观点,反对泛冰川和泛构造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王志超 《干旱区地理》2011,34(2):236-242
楼兰消失的原因多被解释为与人类活动有关或与自然灾害有关.以木扎尔特冰川为例,通过以往不同时期对冰川的记载与现在冰川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冰川长度在逐步缩短,雪线呈现相应的升高趋势;从不同时期冰碛物分布情况推测出天山及周围山地冰川在第四纪以来曾有过四次冰期发生.各次冰期时间长短有别,冰川规模不一,但都影响到罗布泊湖的存在和...  相似文献   

13.
冰川目录数据库应用软件设计分汉字DBASEIII和英文DBASEIII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考虑便于科研人员对冰川资源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对冰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后者便于国际资料交换,主要考虑库中资料的方便显示和输出。应用软件由13个模块组成,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本软件可以实现分布在我国11个大山区45000余条冰川和每条冰川26项主要参数的自动检索、编辑、区域内统计、打印、绘图等。  相似文献   

14.
Austre Lovénbreen冰川和Pedersenbreen冰川是位于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两条典型的多温山谷冰川,中国北极黄河站冰川考察组于2009年在两条冰川上开展了密集的GPS/GPR测量工作。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冰川槽谷数值研究的幂函数模型,本文解算了Austre Lovénbreen冰川和Pedersenbreen冰川的模型参数,根据两条冰川不同断面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冰川槽谷发育的形态特征;分析冰川侵蚀在槽谷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比较两冰川地形和冰流速差异对冰川槽谷发育的影响,探究冰川槽谷形态发育状态与冰流速的关系。结果表明Pedersenbreen冰川槽谷发育优于Austre Lovénbreen冰川,两条冰川槽谷地形更接近于V型而非U型。尽管两条冰川相邻,当前的发育状态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Pedersenbreen冰川流速较快,冰川侵蚀过程以侧蚀作用为主; Austre Lovénbreen冰川流速较慢,冰川侵蚀过程以下蚀作用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两条冰川所处的山谷地形不一致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再论庐山冰川遗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庐山的冰川谷、冰斗、冰川擦痕和冰川堆积地形,作者认定有庐山第四纪古冰川。  相似文献   

16.
贡嘎山是青藏高原东部大雪山脉的主峰,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海拔7 756 m,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和泸定县之间。由于其海拔高,降水充沛,海洋性冰川发育。以贡嘎山为中心,发育有74条现代冰川,冰川面积达255.1 km2,其中海螺沟冰川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7.
横断山冰川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伦  王平 《地理研究》1989,8(3):66-77
本文探讨冰川水体中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规律,水化学、痕量元素含量、氚含量的分布特征及与冰川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天山冰川数量,冰储量、类型以及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天山冰川的资源及其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山地水资源论据。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南缘山地现代冰川资源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盆地各河流均发源于边缘高山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融水是这些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于本世纪40年代末就指出:就塔里木盆地的人民生活来说,昆仑山冰川的重要性是不可埋没的。因为盆地南缘的河流都靠冰川供给水量,最大的两条河,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都发源于昆仑山的冰川。所以没有冰川  相似文献   

20.
新疆的冰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最新冰川编目资料,统计了新疆地区的冰川,共19374条,冰川面积25458.4km~2;分析了分布特征,具有自北而南和自东而西的差异;讨论了新疆冰川的资源意义,其经济价值的大小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