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直接影响产出的观测数据质量。观测数据平均连续率和平均数据完整率可以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质量。对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试行期间(2014年)及正式启动后2015年度的观测数据质量,从以上2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原有仪器运行质量,可知背景场项目试运行期间,各学科台网投入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总体质量良好,观测仪器可以投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2.
基于ITIL的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运行维护管理方法论,针对地震行业Oracle数据库的维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地震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实际需要,从运行维护组织架构、流程制度规范和运行维护管理框架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体系。对加强地震数据库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运行维护效率,改善运行维护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地区4个陆态网络GNSS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观测数据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各基准站的数据有效性、多路径效应和数据周跳等精度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规程要求。通过对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分析,掌握基准站运行情况,保证其高质量运行,为产出高质量、高连续率的观测数据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测震台网为例,介绍灾备处理中心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框架、子系统建设关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运行效果给予评价。江苏省测震台网采用SDH/MSTP有线专线和4G无线网络同步实时传输方式建立备份信道,原主信道数据由数采以太网口采集,备份信道数据由数采串口采集,从而实现测震数据的实时备份。现已建成溧阳地震台灾备处理中心,部署实时波形汇集交换、数据存储备份、自动速报、人工速报和信息发布、运行监控5个子系统,确保地震监测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离石北武当地震观测站供电系统改造前后观测数据的分析,对比各套形变仪器在运行稳定性,数据连续率、有效率及观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改造后的仪器系统整体优于改造前,能明显提高仪器运行连续率及数据稳定性,具备远程控制等功能。供电系统改造经验可为无人值守台站在供电方案改进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TEQC软件的功能及评价体系,其次利用TEQC软件对陕西省25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2012~2013年观测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TEQC软件进行GNSS数据质量评价行之有效;②陕西省25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良好,满足中国地壳运动观测技术规程的要求;③泾阳、山阳、太白、延安、西安基准站数据质量较差,主要与环境干扰和仪器故障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弦标定自动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湛  朱小毅  薛兵  陈阳  彭朝勇  段荣  马中华  杜则澄 《地震》2008,28(2):93-100
由于种种原因, 地震计的周期、 阻尼、 灵敏度等参数在仪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震计的性能和观测数据的质量。 为了掌握地震计参数的变化, 通常采用定期标定的方法, 对运行中仪器的参数进行跟踪监测, 通过分析标定数据得到仪器的运行状态。 目前, 对于标定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人工分析的办法。 随着台站数量的增加, 对标定数据的处理工作变得日益繁重。 该文介绍一种正弦标定自动处理算法, 利用这种算法编写的自动处理程序, 在标定数据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 计算机可以自动提取有效的波形数据进行测量计算, 并可以对效果不好的数据进行修复, 最终给出仪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8.
数据传输是遥测地震台网的运行基础之一。新一代数据传输模型—基于IP的遥测地震台网将取代现役数据与数据描述相分离的直接基于物理层通信模型。新模型将减少乃至杜绝传输性数据丢失;提高组网的灵活性和即时性:降低运行费用;融合有人值守、无人值守和流动观测等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疆数字化地震台网业务运行管理系统具有对地震台站业务考评、网络及设备信息、台站参数、系统运维、数据共享、大震速报、速报编目数据统计和台网资料等信息管理功能。该系统在Windows 7系统环境下,使用MyEclipse平台和MySQL数据库通过JSP技术开发动态Web Service系统,使用Delphi XE10环境开发移动APP。在新疆地震台网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日常业务中台站与台站、台网与台站数据和信息交换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新疆地震台网的运行质量监管力度,方便用户使用各类数据,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首都圈"九五""十五""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等项目的建设完成,河北省已形成一个种类多、规模大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每日产出大量前兆观测数据,运行维护工作量逐渐增加。河北地震前兆台网运行质量监控系统从台网数据汇集及时性、工作日志填写完整性、工作日志汇集及时性、仪器运行状况、监控日报填写完整性、监控日报汇集及时性、错情的短信通知等方面,实现地震台网运行监控。根据工作需求,软件开发首次尝试主动监控方法,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正确性,减少人为监控错误的发生。该监控软件可以提高台网运行效率,对提高观测数据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重磁探测是金属矿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处理和解释方法技术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研发与其相适应的重磁软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国家863课题的支持下,我们设计并研发了重磁处理解释集成化软件系统.在分析国内外现有软件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对重磁软件系统所应具有的操作行为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功能设计思路,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实现.为满足深部矿产资源勘探需求和精细化解释需要,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软件设计解决方案,研发了特色的处理解释模块,核心突出软件的实时可视化和协同交互操作,使软件系统能高效地服务于使用者的目标任务.在优化改进处理、正反演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多核并行化方案并实现,提高了软件整体运行速度.最终形成了将数据管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及解释有机结合的特色软件系统,为金属矿探测提供了一个高效、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工程软件是先进、成熟的地震工程理论和方法在科研和工程应用中最强有力的工具,是提高地震工程工作效率的必需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地震工程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的保证。在总结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相对落后的原因,论述了我国开发地震工程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开发应采用的策略,对我国地震工程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eCos的海底地震仪嵌入式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底地震仪在文件存储,数据通信等方面的观测要求,在海底地震仪的研制中引入了eCos(Embedded Configurable Operating System)系统,开发了基于该系统的具有数据采集、文件存储、仪器状态控制、网络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等功能的海底地震仪控制软件.本文在对海底地震仪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作简要说明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eCos系统构建过程,海底地震仪控制软件的结构,指出该软件系统可有效地提高海底地震仪观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工程物探软件快速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工程物探软件开发滞缓的现状,提出基于MATLAB语言快速开发工程软件.分析讨论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介绍了MATLAB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思路,并给出了工程实例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5.
NCDSN台站地震监测系统实时监视软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NCDSN台站连续波形数据断记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软件安装及其使用方法,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简要说明了台站地震速报监测系统软件的系统特点,着重介绍了该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该软件在合肥数字遥测台网地震速报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了台站地震速报数据快速通报和汇集,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源地震处理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东北深震区的深震定位问题开发了相应软件,通过对东北地区以往深震处理的结果来看。效果较好。本文对该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简要说明合肥数字遥测台网数据自动备份软件的系统特点,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该软件在合肥数字遥测台网数据备份工作中的应用,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存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discontinuity, inhomogeneity and larg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ock and soil.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matrix computing of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high-performance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MatDEM may handle millions of elements in one computer, and enables the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at the engineering scale. It supports heat calculation, multi-field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Furthermore, the software integrates pre-processing, solver, post-processing, and powerful secondary development, allowing recompiling new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EM, the impl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tDEM software,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software and sample source code are available online (http://matdem.com).  相似文献   

20.
The pre-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damage based on field surveys and grid dataset in 1km resolution is very helpful for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mitig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In this paper,w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tents,principles,methods and the results of software assessment as well as the revised results after field surveys.In addition,the emergency supplies and manpower requirements after the outbreak of earthquake are discussed.The assessment contents include the earthquake affected area and population,the amount of casualties,injuries,economic losses,and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to be resettled.Scenario earthquake is set with an interval of 50 kilometers along the major faults and the losses induced by earthquake are outputted by the software.After that,the software outputs are revised based on field surveys.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earthquake cases happening between 2008 and 2015,the growth curve model used to estimate the demand of rescue supplies and teams is also proposed in this study.Based on this model and the software named earthquake emergency disaster rapid assessment and dynamic visualized software (NIE Gao-zhong,2014),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such as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o-economic situations,earthquake losses are pre-assessed by taking Dehong Dai-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actual losses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e software outputs.However,due to the ignorance of the casualties caused by geological disasters,the revised casualties are more than the software output.Not only the study area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earthquake loss assessment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other regio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