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上海天文台自行研制的氢脉泽调谐[1.2]在我台制造的氢脉泽H8、H9、H10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氢脉泽自动调谐器有效地改善了氢脉泽的长期稳定度.  相似文献   

2.
自从首次发现河外星系OH超脉泽以来,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中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6个河外星系OH超脉泽,其中包括59个较高红移的源。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其所成协的活动星系核、星暴星系的中央源和拱核盘的有效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35个不同类型含SiO(v=1,J=1-0)脉泽发射的AGB星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其中包括6个Ⅰ型OH星,13个Ⅱ型OH星,9个仅有SiO脉泽的星以及7个无OH脉泽但有SiO和H2O脉泽的星).得出了它们的JHK星等和流量.同时经认证找出了它们对应的IRAS观测数据.通过对它们的近红外、中远红外以及OH射电资料的同时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SiO脉泽星的色指数、谱斜率以及在近红外波段上拟合的等效黑体温度Teq.由红外及OH射电资料导出了其中心星的质量损失率M,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知的SiO脉泽源资料,找出了不同类型SiO脉泽星各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SiO脉泽具有普遍性,在各类脉泽星中都可出现.SiO脉泽的光度与质量损失率弱相关,并且从(Mira)SiO到(OH/IR)SiO逐渐增加.SiO脉泽的流量与近红外“色”以及等效黑体温度Teq的关系较为密切.SiO脉泽积分流量的上限与IRAS在12μm和25μm上流量分别都相关.本文对SiO脉泽在AGB演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性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氢脉泽的支持电子学系统是氢脉泽频率标准中子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脉泽的热控制、磁场控制、氢压以及调谐控制。本将介绍上海天台新近研制成功的新氢脉泽(H7)的支持电子学系统的各控制部分的设计思想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Serfert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汉朋  孙锦 《天文学报》1997,38(2):129-134
天文中醇脉泽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脉泽源在6.7GHz及12.2GHz上有强的吸收特征,而第二类脉泽源则在6.7GHz和12.2GHz上有强的脉泽发射.注意到甲醇的第二类源总是6.7GHz和12.2GHz脉泽同时存在,并与超致密HII区成协,本文对此提出一种新的激发机制,即无粒子数反转的甲醇6.7GHz脉泽激发机制.本文论证了这一机制与天文条件相符,与其它机制工不排斥,互相补充,是一种有前途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七二年我台对氢脉泽研究成功以来,已有四台氢脉泽用于原子时系统和VLBI实验。一九八一和一九八二年,中德合作的两次VLBI实验由我台的氢脉泽提供标准信号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我们在使用和研制过程中,逐步研究、分析了影响氢脉泽性能和指标的因素,并作了某些改进。但由于机械结构的影响,性能的提高在一定  相似文献   

9.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内分布着很多类型的脉泽,包括OH,H_2O,CH_3OH和SiO等。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技术多历元观测脉泽,可以在10~100 AU的线尺度上反映年轻星附近的气体运动学特征。在各类脉泽中,H_2O脉泽是亮度最强的脉泽之一,因此是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外流的极佳示踪天体。H_2O脉泽在不同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内主要显示有准直喷流和宽张角外流等运动特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如Orion-KL,Cepheus A,W75N(B),G24.78+0.08 A1和AFGL 5142,介绍了H_2O脉泽在这些形成区所反映的气体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大质量恒星演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具有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11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征.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我们认为热辐射亮温度为100K与致密氢Ⅱ区成协的红外辐射体很可能是Ⅱ类甲醇脉泽的抽运源.  相似文献   

11.
新型氢脉泽磁屏蔽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磁场在氢脉泽储存泡处的影响降到最小,对一种新型氢脉泽进行了磁屏蔽设计。给出了该新型氢脉泽磁屏蔽的相关理论计算、设计,包括对屏蔽体缝孔的设计考虑,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磁屏蔽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法国巴黎天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西部区域OH1612MHz脉泽首次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西部区域的OH1612MHz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单峰结构。结合模型对西部区域的OH1612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得到相应于ON2西部区域的OH1612MHz脉泽单峰脉泽斑的位置在r=112.5AU,Y=7.6AU,其Keplerian运动速度为Ur=10.6kg/s,V1=-9.4km/s。  相似文献   

13.
利用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西部区域OH16 12MHz脉泽首次进行观测 ,观测结果表明 ,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单峰结构。结合模型对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 ,得到相应于ON2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单峰脉泽斑的位置在r =112 .5AU ,Y =7.6AU ,其Keplerian运动速度为Ur=10 .6km s ,Vt =- 9.4km s .  相似文献   

14.
俞志尧 《天文学报》2003,44(3):249-255
利用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中部以西区域OH1665和1667MHz脉泽进行观测,结合模型对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得到相应于ON2中部以西区域的OH1665和1667MHz峰的脉泽斑的位置及其Keplerian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5.
刘永翊 《天文学进展》1997,15(3):247-253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星际CH3OH脉泽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对CH3OH脉泽的性质从分类,生成区域及分布,辐射特性,运动状况等方面做了介绍,并阐明了理论上对其时变特性,激发机制及河外脉泽的探讨,最后对两种类型的CH3OH脉泽作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评述了1968年发现天体H_2O分子谱线以来其观测和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1)天体H_2O脉泽和正常H_2O分子的观测特征;(2)在恒星早期和晚期演化过程中H_2O分子所起的作用和它们可能的状态;(3)利用H_2O分子谱线的观测,研究晚型星拱星包层结构和速度流场、恒星质量损失率以及恒星早期演化过程中的分子云能量平衡等理论研究成果;(4)H_2O脉泽时变特征的观测和研究;(5)银河系天体H_2O(6_(16)-5_(23))脉泽源巡视和H_2O脉泽源星表以及河外H_2O脉泽源的探测。  相似文献   

17.
郑兴武  凌兆芬 《天文学报》1997,38(2):135-145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个有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Ⅱ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性。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迄今已经在104个河外星系中检测到水脉泽辐射.同其它没有检测到水脉泽的星系相比,水脉泽星系可能隐含着某种或某些特殊性质.收集了到当前为止(截止2008.09)发表的所有水脉泽星系以及相关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这些源的星系盘的倾角,并分析讨论了这些水脉泽源星系盘和脉泽盘的倾角可能存在的相关.统计发现只有大约10%的盘脉泽源的星系盘侧面对着我们的视线.然而VLBI对6个盘脉泽源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图观测显示那些旋转脉泽盘都是近似侧向的,脉泽盘的倾角都大于80°.对大多数水盘脉泽星系而言,他们的星系盘和脉泽盘方向不一致,这可能间接支持盘脉泽仅仅同星系核相关.为了探讨遮蔽物质的由来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机制,对整个水脉泽样本的脉泽光度,X射线吸收气体柱密度和寄主星系倾角的可能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的遮蔽物质主要来自于星系核区,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更可能发生在围绕核的尘埃盘(~100Pc)或更小尺度的核盘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39个不同类型的恒星脉泽源的近红外测光结果。以所获得的J、H、K波段流量密度,结合IRAS分光测量数据及低分辨光谱指数等资料,得出了各类源在不同波段的双色图上的分布特点。计算了光谱斜率和红外光度,同时从红外及射电幅射得出了中心星质量损失率及质量损失历经时间。并对不同源的各类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在AGB上的演化,中心星质量损失率不断增加,脉泽源的红外特性和包层结构呈系统变化,进一步说明了从SiO和H2O脉泽,经Ⅰ型OH/IR脉泽,到Ⅱ型OH/IR脉泽,是相互关联的有序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至今为止已发现的 2 0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观测参数。多数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光度在几十至几百个L⊙ 之内 ,但TXFS2 2 2 6 - 184源的河外H2 O超脉泽源光度达 6 10 0L⊙ ,它属于射电星系类型 ,主要是由于其谱线轮廓较宽所造成的一种例外情况。所有 2 0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系统速度约为几百到几千km·s- 1,16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小于 1Jy ,但有 4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大于 6Jy(6 .2~ 16Jy)。通过对这些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观测参数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得到这些观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 :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的对数分别与系统速度的对数和距离的对数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而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光度的对数与距离平方和峰值流量密度乘积的对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