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福建省莆田市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以“红绿旗”评比的方式,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改变了过去国土资源“一家管、多家用”的局面,有效地遏制了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始终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新政策、新措施。2007年9月以来,洛阳市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的总体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严格执法执纪,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现场指挥,部门职责分工明确、执法部门协调配合、责任追究严格的工作格局,始终保持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圆满完成了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等三项制度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1]3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规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提高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办案质量,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案件查处工作的制约、监督和落实,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的整体功能,现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此次印发的“三项制度”并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制度性规定,同时报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附件:1.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 2.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制度 3.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共同责任机制,破解执法监察工作难题,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特别是紧紧围绕部"保增长、保红线"的整体部署,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探  相似文献   

5.
加强配合严格执法创新手段深入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将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活动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全年工作,坚持以保护土地资源为目标,以落实共同责任为抓手,着力构建了政府为主体、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全面落实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努力提升耕地保护工作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实现了耕地保护规范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业务基础精细化、执法巡查制度化和监督管理网络化。全市土地管理秩序井然有序,土地出让、审批和登记发证规范合法:项目用地坚持亮牌施工,工业项目100%依法用地;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违法用地数量明显减少,行政执法无一例错案,土地执法模范镇(乡)创建达标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举报电话自2009年6月25日开通以来,已经形成覆盖全省的国土资源违法线索举报三级电话网络。12336举报电话的开通,在进一步畅通国土资源违法举报渠道,方便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切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土地执法难、难执法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普遍遇到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江苏省灌云县在统筹“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实践中,立足县域实际,大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走出了一条无政府主导违法用地、破解土地执法难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畅通国土资源违法举报渠道,方便群众举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掌握违法动态,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山西省怀仁县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6月开通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两年多来,全县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仅畅通了举报渠道,  相似文献   

9.
《测绘》2019,(6)
随着珠海作为广东省珠江口西部口岸核心城市的地位提升和粤港澳大湾区项目的发展,土地价值逐渐攀升,土地违法占用和违法建设有所上升。为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率,珠海市自然资源局香洲分局通过珠海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11,(7):30-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以来,在发现和受理违法违规线索、积极化解矛盾、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10,(5):15-19
近年来,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共同责任机制,破解执法监察工作难题,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特别是紧紧围绕部“保增长、保红线”的整体部署,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探索、创新了许多好做法,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使执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执法监察中的应用,加大了违法用地执法监察的力度,缩短了执法周期,为城市执法监察人员对城市违法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执法并监督提供数据保障。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对两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按照一定规则提取变化图斑,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土里利用规划等现势数据,及时确定疑似违法用地图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以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为抓手,创新思路,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处置土地违法行为的责任制度,优化查纠违法用地联动模式和违法建筑物拆除方式,建立和完善了土地违法行为防、控、纠、督处置机制,使全市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违法用地行为明显减少,土地信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09,(12):37-3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畅通国土资源违法举报渠道,方便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及时掌握各地违法动态,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切实保护资源权益和群众利益,部决定,今年“6·25”全国土地日开通“12336”全国统一的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以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为抓手,以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责任共担、关口共守、防线共建、难题共解”的土地管理“四共”新机制,形成了“大家管、大家用”的土地管理新格局,有力保护了资源、保障了发展、维护了权益.2011年以来,如东县连续3年被评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连续7年在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年终综合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09,(16):44-44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土地执法监管责任,及时有效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根据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违法统计情况、土地违法态势及其整改纠正的意见和建议向同级人民政府定期报告。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今天,我能有机会参加国土资源部在美丽的羊城广州召开的推进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座谈会,与大家见面,向大家学习,共同探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感到很高兴。刚才,林木声副省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3个省、3个市、3个县作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启动对2013年度土地矿产开发利用情况开展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通知》强调,对于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或违法征占土地数量较大、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违法案件,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直接查处。  相似文献   

19.
从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实践情况看,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考核评价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国土资源保护利用绩效,既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按照分类分层次考核评价的原则,有关指标按约束程度可分为责任指标和评价指标,按作用大小可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对土地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从耕地保有量、违法用地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等责任指标入手。对地矿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以从违法勘查开采发生率、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率、国家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完成率、矿山安全事故伤亡率等责任指标入手。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以来,在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河北省政府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指导和高位推动下,沧州市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构建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试点工作,形成各类工作方案、调研报告以及规范性文件20多个,涉及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征地补偿安置、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土地管理共同责任考核等各个方面,不仅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