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该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GIS的发展趋势,即3DGIS、TGIS、NS-GIS、Web-GIS、Com-GIS、Open-GIS等是GIS的重要发展方向,并阐述了GIS的面向对象技术、时空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技术、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时空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
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概念模型,建立时空路径分析的GIS数据模型,并通过GIS三维可视化工具,实现了个体时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运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调查数据,对所提出的数据模型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法有效地集成了GIS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功能,为人类时空行为数据的直观表现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最后,讨论和展望了时空行为数据GIS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GIS广泛采用的空间数据模型不足以满足时态GIS发展的需要。该文探讨时态GIS所需的、可操作性时空数据模型,并且以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时空相互作用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时空数据模型,用于支持发展时态GIS。  相似文献   

4.
当前GIS广泛采用的空间数据模型不足以满足时态GIS发展的需要。该文探讨时态GIS所需的、可操作性时空数据模型,并且以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时空相互作用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时空数据模型,用于支持发展时态GIS。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随着地理空间观测数据的多年积累,地球环境、社会和健康数据监测能力的增强,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空数据集大量生成,时空数据分析实践呈现快速增长。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时空数据分析的7类主要方法,包括:时空数据可视化,目的是通过视觉启发假设和选择分析模型;空间统计指标的时序分析,反映空间格局随时间变化;时空变化指标,体现时空变化的综合统计量;时空格局和异常探测,揭示时空过程的不变和变化部分;时空插值,以获得未抽样点的数值;时空回归,建立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时空过程建模,建立时空过程的机理数学模型;时空演化树,利用空间数据重建时空演化路径。通过简述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适用条件以及软件实现,为时空数据分析提供工具和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6.
过程地理信息系统框架基础与原型构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苏奋振  周成虎 《地理研究》2006,25(3):477-484
GIS的发展正在从基于空间状态的“静态”基础走向基于时空过程的”动态”基础。作者提出了过程地理信息系统(PGIS)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体系。本文剖析了PGIS中过程所在的时空范畴,阐述了过程在PGIS中的含义及其结构,并探讨了PGIS基本空间框架、体系结构和过程仓库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定义了PGIS的基本时空处理分析功能范畴,从过程的时空特性出发,结合所研发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Xplorer,阐述了PGIS不同于传统GIS的相关功能,即过程管理、可视化、特征化、对象化、逻辑运算和符号化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时空数据模型是描述空间实体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的有机体,是GIS存储、再现、分析动态的现实世界的基础.该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地理实体抽象为空间对象,对空间对象的空间几何信息、属性信息、时间信息进行封装,提出了基于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重点探讨了基于对象的地理实体描述方法、空间对象的时态特征和时态数据的存储方法,为时空信息的有机集成、共享管理、决策分析与应用提供了关于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了GPS辅助下的野外调查、野外实地填固进行数据采集和室内GIS(ArcInfo7.0)辅助下的数据储存、分析方法,以西庄河山地流域过去发生的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该山地流域内滑坡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近期滑坡发生的可能趋势。最后,指出GPS和GIS技术在流域滑坡灾害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时空分异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2005年的统计资料,借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态势和各省区间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GIS技术,选择1991、1995、1999和2003年4个年度做全国城乡二元结构空间分异图,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时空分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时空关系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9-2013年期间发表的探讨时空关系相关文献,包括2263篇直接文献和这些文献引用的78139篇参考文献为基础数据,采用Histcite软件构建时空关系研究文献数据库,结合Citespace软件对该数据库进行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处理,并对热点文献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分析时空关系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00年前后,时空关系研究与GIS结合逐步突破了传统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技术瓶颈和研究框架,迅速进入了一个文献爆炸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步从时空行为的描述转向对时空关系的解释。随着时空GIS技术的不断成熟,本领域的研究更多地把时空行为作为一种变量,对各种时空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解释,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描述和解释的对象,其学科应用价值将逐步突显。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客流时空集散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以旅游客流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系统的角度研究不同尺度下旅游客流的时空扩散动态机制。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客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技术的归纳总结,提出加大区域和景区内部定量化研究是未来研究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的重要方向;解决技术应用的尺度问题,结合GIS空间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不同尺度间、不同学科间的技术融合,将是旅流客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气候时空数据的样条插值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论述了根据1951——2000年中国逐月温度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样条函数插值实现气候时空数据数字化和可视化扩展的过程。对来自气象站的逐月气候数据利用样条函数插值拟合气候空间曲面,在DEM支持下建立气候变量的空间栅格数据文件,用于GIS对气候变量的查询、成图和二次开发。结果表明插值效果因样本数量、样本空间分布和不同的气候变量会有所不同,较多的样本数量有助于插值质量的提高。由栅格数据文件转换而成的逐月气候图形格式文件可以通过Java编程的浏览器实现气候时空动态变化的直观表达,从而使历史气候数据得到有效扩展、集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体化时空数据建模是新一代GIS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探讨时空数据库的数据建模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矢量和栅格数据一体化的时空数据模型。首先基于基本类型派生定义矢量和栅格抽象数据类型,在此基础上定义时空数据类型为一系列空间类型的时间片序列。该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包括其数据对象和相关操作,将其嵌入对象关系数据库中,扩展其时空数据的存储和查询能力。利用该数据模型,可以统一考虑矢量和栅格数据,建立基于对象关系的时空数据库,并支持矢量—栅格一体化时空数据访问和操作,进而对新一代GIS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梁素海湿地时空动态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荒漠地区乌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域,利用GIS、R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1986-2008年不同时间、空间粒度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描述不同类型区景观斑块指数动态变化,进行湿地生态资源时空异质性分析,对乌梁素海湿地类型区之间的演化关系和演化方向进行研究,定量分析湿地各类型区景观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明水区丧失,水下水草丛生,以芦苇为主的大型挺水植物平均面积约占湿地的49%以上,是湖泊湿地类型区演化的主导类型。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和气候、水文条件及人为影响相关,再现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干扰过程和干扰强度。  相似文献   

15.
时间地理学框架描述了个体行为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可用于确定活动双方的时空交集并进行定量的时空分析。该文分析了活动预约双方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条件,根据个体时空约束类型的不同分别将其表达为时空路径、圆柱和棱镜。在此基础上,将求解活动双方会面的时空节点问题转换为求解双方的时空交集,并在ArcGIS环境中得以实现。这种基于时间地理学和GIS技术进行时空节点规划和优化的方法可应用于应急救灾、物流配送、旅游规划等领域,辅助实现对时间和地点的预约及对路径的优化,进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近40年来福建滩涂围垦的遥感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沿海 《福建地理》2006,21(2):9-11
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以1988年、2000年的TM影像图和1963年的地形图为数据源,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建省滩涂围垦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不同时段的滩涂围垦区的叠加,分析福建省滩涂围垦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以1988年、2000年的TM影像图和1963年的地形图为数据源,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建省滩涂围垦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不同时段的滩涂围垦区的叠加,分析福建省滩涂围垦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物候信息化及物候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物候信息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时间性,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所需的一类典型的时空数据,同时物候现象的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发挥物候信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必须提高物候信息化的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物候时空变化分析研究。本文分析了物候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变化分析方法在物候时空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利用我国近30 年的植物物候数据, 借助GIS方法, 进行了物候信息时空查询、面向区域的物候时空变化总体规律研究和面向物候时空对象的时空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世界中的地理实体具有空间及时态属性,有效的时空数据管理技术是实现地理信息广泛应用的基础。概括目前时空数据管理的一般策略,给出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时空数据管理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该模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并提出完整的模型实现的技术框架,给出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型实现TSpatialService。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支撑时空数据的管理及操纵。  相似文献   

20.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模型(DEM)技术,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3方面总结地形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在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中,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在不同地形级别上土地利用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