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相似文献   

3.
在这春花烂漫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本次地球日的主题是"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的十八大庄严号召,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者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课题,对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正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战略抉择。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实现美丽中国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从多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沈阳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落实,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中,也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从河流水系来看,  相似文献   

9.
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30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挂牌成立,副省长王黎明致辞,并同自然资源厅厅长杨汝坤揭牌。王黎明指出,组建自然资源部门,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研究我省改革方案,快速推进各项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重组和优化,对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柳树泛青,麦田碧绿,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活动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节约集约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既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探讨建设生态国土、践行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主的原则,切实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  相似文献   

14.
<正>春风十里寻花路,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这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第50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说:"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未来,河南省将按照‘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思路,打好生态修复治理这场硬仗,切实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走一条更加尊重自然的资源管理之路,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的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决定组建自然资源部门。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2018年11月29日,河南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挂牌成立,全省自然资源管理从此迎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耕地保护既是粮食安全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是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13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职责"为主题,向全系统党员干部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党课。副厅长杜清华主持会议。专题党课上,张兴辽结合自然资源部门党员干部如何在履职尽责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9月5日,河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座谈会在长垣召开。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巡视员李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省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海洋文化与海洋生态文明的关系,明确海洋文化的灵魂作用,提出海洋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母体,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程度的关键因素。探讨海洋文化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行为规范、海洋文化产业比例提升、海洋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的影响力,提出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机制、海洋生态监控评价共享体系和全球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氛围的具体措施,来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