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丰富地球化学评价相关信息,拓宽地球化学评价研究领域,以常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山东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MPRGS)工作.对比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在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和质量检查中的优势,探讨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归纳了遥感技术在MPRGS中应用的技术流程;并通过几个应用实例,总结了遥感手段在MPRGS中的技术优势及不足,为丰富MPRGS的工作手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山东省MPRGS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既可扩大遥感应用研究领域,又能拓宽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是今后开展MPRGS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NATMAP)是由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于199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通过GSC与省、区地学署的紧密合作以及大学院校的参加和一些来自工业企业的支持,于2003年成功完成。该计划由13个项目组成,总经费达数百万美元,涉及9个省和3个地区,主要开展了野外基岩和地表地质的数字化填图,其成果对加拿大地学领域和自然资源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通过较系统地介绍NATMAP,为我国开展国家层面的地质填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拿大地调局矿产地学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勘查技术计划的发展和思路,城市地质工作的进展和特点,靶区地学开创性计划,以及地质填图计划。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和总结了"九五"以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高光谱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主要岩矿光谱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矿物的种类识别、丰度反演和成分识别;中—热红外多/高光谱的数据处理和矿物识别;高光谱矿物识别的地质应用模式、矿物填图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矿物填图的技术体系;矿物填图在区域地质找矿、矿区勘查和成矿与找矿模型、植物地球化学探测、矿山环境监测以及月球和行星探测等方面的应用示范。最后,提出了高光谱矿物填图近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邀请,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审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探测计划(EarthScope)的三个组成部分:美国地震阵列(USArray)、圣安德烈斯断裂深部观测站(SAFOD)和板块边界观测站(PBO)的科学目标和实施规划。虽然没有正式要求审查合成孔径干涉雷达(InSAR)。但在考虑地球探测计划的整体性后,评价了其总体目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地球探测计划的科学原理是否正确,准备解决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保证达到深入了解北美陆壳结构、动力学和演化的目标,有没有其它研究内容需要补充到现有的地球探测计划中?所审查的地球探测计划三个组成部分的实施和管理计划能否达到其目标?是否需要开展适当的合作,尽量扩大地球探测计划预计的科研成果? 委员会于2001年编写了《地球探测综合科学的评价》战略研究报告,现将地球探测计划及该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供有关领导或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序言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起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部署的一项重点基本国情调查工作,旨在按统一的技术要求,全面整理和总结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取得的多尺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的基础调查成果资料,进行省级—大区—全国三级基础地质编图和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7.
PRB数字填图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近20年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与地质填图比例尺无关的野外路线观测与调查的数字组合模型及其机制,并导出了PRB过程、PRB数据模型、PRB的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公共机制、PRB数据操作、PRB字典、三级PRB体系、PRB数据流“栈”、PRBS数据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等构成的PRB数字填图技术理论体系。从软件体系、硬件体系论述了PRB数字填图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国土"工程的启动,数字化填图是信息时代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阐述地质填图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地质填图方法的缺陷,基于地质调查局推广应用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从前期准备、野外实践到室内资料整理与成图三个阶段,探讨了野外地质工作过程中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应用过程和技术要求,推动了地质调查方法的发展和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以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不杂矿集区东部的色那有利成矿区为研究区,基于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蚀变矿物提取研究;提取出褐铁矿、绿泥石和高岭土3类地表蚀变矿物波谱端元,并利用光谱角填图方法进行填图。野外验证结果显示,填图结果与野外调查基本吻合,矿物分带特征明显,并根据蚀变矿物分布情况划定了2个斑岩型矿床重点勘查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最近提出了美国地调局2002年度预算,预算总额为8.134亿美元,与2000年度预算持平,较2001年度预算少6940万美元。2002年度预算重点是美国地调局的核心计划,如填图和灾害计划,以及对内政部的土地与自然资源管理直接提供更好支持的计划。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辐射光谱仪(TES)数据,对火星进行热红外遥感矿物填图。通过对几种典型填图方法的简要介绍,结合火星环境及方法的使用条件,对填图结果进行简单比较,初步分析了填图方法的差异性,为火星矿物填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方法和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遥感地质填图方法较少考虑到一个像元中多种地物共生存在的情况,因此所填图件难以反映矿物的分布特征。针对线性混合模型解混精度不高的问题,使用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解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k(k≥2)类地物的填图规则。采用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AVIRIS数据进行填图实验,将其结果与Clark等的填图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的矿物填图相比,基于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所填图件更加接近矿物的真实分布;使用k(k≥2)类矿物填图规则的填图结果细节丰富,与Clark等人的填图结果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13.
据路透社和矿业新闻网报道 ,巴西总统鲁拉在 7月 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索西哥 (Sossego)铜矿山的开工典礼上 ,对 5 0 0多名矿业部门代表说 ,在本届政府任期内 ,巴西将投资 1 6亿雷亚尔用于地质填图。这将使填图的区域增加 62 % ,达到2 5 0万平方公里。总统许诺将在 4年内 ,投入  相似文献   

14.
SPOT5数据在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在新疆西昆仑等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的高海拔、艰险地区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填图的精度及质量,以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为例,运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影像融合、影像裁剪、正射纠正等)、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和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信息,并指导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的开展;总结了SPOT5高精度图像数据在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认为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不仅提高了地质体(特别是构造混杂岩块)边界范围的勾绘精度,对部分非正式填图单位的勾绘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6.
1 使用便携式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对露头进行数字填图的野外地质教学 二十年来,地质学家已经由顽固的计算机恐惧症患者转变为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计算机使用者。现在,计算机正在进攻“老式”地质学家的最后一个堡垒:在露头上进行原始野外填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遥感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简单的多光谱遥感图像解译线性活动构造开始,迄今已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其中20世纪70、80年代以可见光遥感图像应用为特征,90年代为红外遥感、GNSS遥感和InSAR技术试验应用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前10年主要表现为综合遥感应用和卫星电磁、卫星重力等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预研,2011年以来侧重于集成前期研究成果,实施地球物理场卫星计划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运行。目前可见光遥感技术在活动构造探查和灾害评估中已实现业务化应用,卫星红外、卫星电磁、InSAR技术、卫星重力和高光谱气体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领域越来越凸显出其应用效能。作为国家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于2018年2月2日进入预定轨道,目前在轨运行正常并产出了中国首幅全球地磁图,填补了中国在全球地球物理场获取能力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世界知识地图集》自2001年1月问世以来,至今已经再版5次,总发行量达4万册,这充分反映出在当前地图业越来越繁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优秀地图产品的诱人魅力。《世界知识地图集》共228页,利用了300多幅地图和480多帧照片、插图并配有45万多字的文字介绍。图集分序图(世界图)和分洲、分国图。序图宏观介绍宇宙和地球各种自然科学常识及全世界范围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运动的地球(地球构造、大气空间)、陆地、海洋、地震、火山、海啸、世界地形、气候、资源、环境、经济、人口、交通、政区、…  相似文献   

19.
深变质岩区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洪宾 《国土资源遥感》2000,11(2):35-38,42
通过深变质岩区遥感影像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影像群、影像组为基础,建立了变质岩影像岩石填图单位,进行了研究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的遥感地质解译,总结了变质岩区遥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该方法对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变质岩区填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地球系统科学及其现实意义 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与宇航局(NASA)顾问委员会地球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具有创新意义的文件,从那时起,这份文件指明了NASA地球科学计划与任务的发展方向。《地球系统科学一近距观察》定义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目标和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