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图可综合反映地理信息、人文信息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自然变迁、社会发展、政区变化、城市化进程等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地图及其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地图收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图作为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与人类历史共同前进的。我国古代“图书”一词的“图”就是指“地图”或“舆图”。古人做学问 ,提倡“左图右史” ,也就是地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参正 ,便于理解。近年的地图收藏热正是地图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明证。但要搞好地图收藏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2.
试图引入“演化论”,采用“来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方法,勾勒地图演化过程的历史脉络;并从地图演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发展、地图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与社会演进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地图演化与社会科技进步、地图演化与文化变迁、地图演化与地图哲学思维等5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开展地图演化论研究会有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周在泉 《地图》1999,(3):12-14
从地图学的分类来看,历史地图属于专题地图,对于这类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是地图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历史地图,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历史地图根据所表达的内容可以分为历史地理图、历史经济图、历史政治图、历史军事图、历史文化图、历史民族图等许多类型。由于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在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制图效果等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其编制设计方法和制图原理进行探讨。一、历史地图的图示内容  历史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一样,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描述功能和研究功能。可以采用文字的、语言的、图像的…  相似文献   

4.
万邦 《地图》1999,(1):58-59
《辞海》对历史地图一词是这样拴释的:历史地图——专题地图之一。表示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军事、文化的地图,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地理环境提供明显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人民战争、民族斗争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历代舆地图》。仲国历史地图集》均为重要的历史地图。碑海》上没有“古地图”这一词条,但对“古’有这样的释注:①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湘对……②历时久远的。如古树;古画……③旧;原来…·‘·(其它不相关的从略)…  相似文献   

5.
图中日月长     
雷颐 《中国测绘》2003,(2):40-42
地图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非完全被动、简单复制,而是充满了我们的选择,实际也是我们如何“看世界”的反映。恰如丹尼斯·伍德所说:“地图并非与文化分离,相反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作为沉浸在地图中的族类,地图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中国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天朝上国”,其余都是位居边缘的蛮夷之邦。明清之际,曾有传教士将现代世界地图介绍进来,但由于不合“天朝”图式,未被接受;而相信并宣传此图的徐光启等,则长期受到诽谤。鸦片战争后,在战争中曾与“英夷”交战、后又与西人交往颇多…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历史文化、城市内涵及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认同和发掘.旅游地图作为提供城市旅游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是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更在传播名城文化和树立历史名城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针对学术界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确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还缺少足够探讨的现状.该文首先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从探寻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以文化基因理论和古城复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主题内容选取的"标志—脉络—城区"理论框架.最后,以《"遇见长安"旅游地图》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选取和表达策略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在分析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地图自身的优势,提出了融入课程思政的分类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地图学课程的概念理论类、定量计算类、定性描述类及方法应用类内容,设计了基于教学重塑的精讲式教学法、基于案例的研讨式教学法、基于学生主讲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及基于任务驱动的迭代进阶教学法;并基于知识点整理了思政素材和案例,将地图人文知识和思政元素渗透教学全过程,与时俱进地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高阶地图思维素养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锡之 《地图》1998,(2):34-35
我国地图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苏州历史地图,因其特有的状貌和价值,在地图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地图的始创,上溯于商周时期,以商代的《九鼎图》首开先河。至周代,具有明确主题思想和实际使用价值的地图就应运而生。开始初步应用于城建、农牧、军事和墓葬等方面,其中著名的如在城建方面因营建洛邑而出现的《洛色图》。而苏州作为已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在筑城的规划和营建上,足以与洛色媲美。据《吴越春秋》、《越绝书》载,吴王阖闾筑城,有“(伍)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  相似文献   

9.
张宝军 《测绘通报》2014,(6):108-111
介绍儿童历史地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提出编制儿童历史地图所需要注意的表达方式--文字、地图和插画三者的高效结合,并就编制地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儿童历史地图编制的过程和细节,指出儿童历史地图的编制成果有着帮助提高儿童学习能力和增强创新素质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今后儿童历史地图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毛元元 《地图》1999,(3):34-3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分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发展成就。原始时期  原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简陋地图,它还没有脱离图画和神话传说。如民间流传“史皇作图”的故事,说黄帝与 尤大战时,黄帝的臣子史皇曾作地形物象之图,终于把 尤打败。这自然不可信,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000年以前的中国已经有了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再如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时“河伯献图”的故事,这是治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图的功能与用途、地图与社会、地图的主体与客体、地图与文化、地图的读者与作者,以及地图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地图的多重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旅游地图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逢珍 《地图》1998,(3):12-15
随着旅游的产生,旅游地图应运而生,伴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达,现代旅游地图繁花似锦。我国旅游地图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的“九鼎图”。世界最古老的巴比伦地图,则可看作城市旅游地图的雏形。现代旅游地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异军突起的新图种。我国现代旅游地图的兴旺发达则是近20年的现象。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日趋完善,旅游经济迅速发展,被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的旅游业迅速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地图的研究、设计和编制出版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编制出版了…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地图学”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在测绘、地理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归纳了地图学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介绍了在教学中如何巧妙、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地图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地图”也称“舆图”。地图之重要中国古人即知,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传奇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荆轲向秦王献地图,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清代两广总督琦善不会看地图,上奏道光皇帝,昏言香港是“一叶扁舟,孤悬海外,无甚地利,无甚人烟”,成了擅行割让香港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15.
李东雪 《北京测绘》2021,(2):F0004-F0004
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北京四季美食地理》和《中国大运河?北京》手绘地图于近日正式出版。两版地图立足于北京,聚焦于人文,定位于地理,以北京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串联起散落在北京的“精华”建筑及历史遗迹,全方位、多尺度地展现了城市框架,手绘出北京特有的历史人文质感。  相似文献   

16.
陈潮 《地图》2005,(6):56-56
《张继民远征路线图》最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是地图出版物中具有开创性的第一幅“个性化地图”,是在继“个性化图书”、“个性化邮票”等新鲜事物之后.又一种创新性极强的文化结晶。它对于开拓地图选题思路,繁荣地图市场,扩展地图文化,起着示范带头作用,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董正泉 《地图》2000,(3):43-44
经常有朋友问我 :“要收藏的东西这么多 ,你为什么偏偏喜欢地图呢 ?”我回答说 :“别的收藏搞的人多 ,我赶不上。地图搞的人少 ,容易出名堂 ,更有意思。”在多数人看来 ,收藏只是投资的另一种形式。要投资就要选热门品种 ,如邮票、钱币、磁卡等 ,而热衷于地图这种冷僻的品种 ,似乎脱离常规了。其实在我看来 ,地图作为一个收藏品种 ,不只是点线符号组成的抽象图案 ,更是有生命的文化载体。它既有指路、导向、助学等实用功能 ,又以特有的方式在无意间见证历史 ,记录一个地方的发展变迁 ,甚至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这是一张 1 941年的“江…  相似文献   

18.
石涛编了一套丛书,收的既不是主流思潮,也不是经典学术,石涛说它们很Alternative,意思是另类得不行。这其中就有一本叫《地图的力量》,是丹尼斯·伍德写的,确是一本奇书。大凡奇书,多有跨学科的内容,兼有建学科的意义,一如曹公之红楼,一如莎翁之戏剧。《地图的力量》像钻石一样,能让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人都看到耀眼的光芒。《大地评论》说它“为地图的使用者提供了一种从制作者的角度观察地图的有力武器”,而《lsis月刊》要“向所有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学家极力推荐这本与众不同的书”。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地图的力量》一书对发展历史地…  相似文献   

19.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军事科学工具,是作战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兵棋地图作为兵棋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其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表达精度对兵棋推演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回顾兵棋地图的演进,有助于把握兵棋发展的历史脉络,加深对战场环境模拟的认识。以兵棋地图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将兵棋地图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兵棋地图阶段、经典兵棋地图阶段和现代兵棋地图阶段,并从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精度三个方面对每个阶段的兵棋地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丁是丁 《地图》2018,(4):52-61
在方志地图漫长的历史中,推动方志地图发展的,有乾隆年问的章学诚(1738-1801年)、“新化邹氏地图世家”中的杰出人物邹汉勋(1805-1854年)这样的方志地图大家,也有在方志地图保存与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工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