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14年5月17日)各位常委、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1月份我们胜利地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系统总结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工作,交流了近几年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明确了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是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对推动我国地层工作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按照以往的惯例,下面我代表常委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一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5月17日)各位代表: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来到蓉城,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年11月我们胜利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总结广州会议一年来的工作、落实好2014年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要深入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层工作,研究制定好《全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团结一致,更好地推进我国地层学研究与地层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层学杂志》2012,(3):578
<正>为总结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在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研究和推进我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的新发展,并及时进行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换届工作,经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于2013年上半年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会议由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主  相似文献   

4.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23-323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现在开幕. 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到现在经历了二十一年,在这二十一年中,为我国地层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和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卢衍豪、许杰、邹家尤、钟子云、赵北克、裴丽生同志以及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王曰伦、王钰、乐森、朱效成、岳希新、周明镇、孟继声、张文佑、张伯声、赵金科、俞建章、郭文魁、黄汲清、裴文中、穆恩之同志先后逝世.他们都是我国地层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著名专家,他们的一生为我国地层工作和地质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他们的逝世,我们深表沉痛的哀悼!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层委员会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协调组织。1999年是“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40周年,自197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召开以来已过去了20个年头,广大地质工作者热切盼望的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将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将总结交流、讨论4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地层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果及存在问题;讨论拟定21世纪我国地层工作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讨论新修订的《中国地层指南及说明书》;产生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会议将组织对三峡剖面、冀北辽西中生代地层和蓟县元古界剖面进行地质…  相似文献   

6.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现在开幕.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到现在经历了21年,在这21年中,为我国地层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和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卢衍豪、许杰、邹家尤、钟子云、赵北克、裴丽生同志以及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王曰伦、王钰、乐森王寻、朱效成、岳希新、周明镇、孟继声、张文佑、张伯声、赵金科、俞建章、郭文魁、黄汲清、裴文中、穆恩之同志先后逝世.他们都是我国地层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著名专家,他们的一生为我国地层工作和地质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他们的逝世,我们深表沉痛的哀悼!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孙云铸 《地质论评》1959,19(10):481-482
建国十年来,我国地层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为了检阅成就,总结经验,并解决一些区域地质测量和找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以便使地层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跃进的形势,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地质学会准备在今年冬天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早在一年前,这些部门即已组成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在筹委的组织和领导下,于去年12月下旬起至今年7月中旬止,在各地召开了五个区域地  相似文献   

8.
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自2000年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地层学研究与地层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与进展。今天,我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就是要总结过去、展望和规划未来,团结一致,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地层学研究与地层工作继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21-322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大家从各地、各部门的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一线聚集在这里,共同回顾二十多年来地层工作和地层学研究的进展,研究制订二十一世纪前十五年全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发展规划,这对于推动地层学的发展,做好我国地层工作和整个地质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对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36
司志们: 大家盼望已久的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终于开会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二十年来我国地层工作的成果和进展;讨论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以及"2000-2015年的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协商产生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并进行学术交流,会期五天.出席这次会议的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14人,各专业工作组成员69人和各方面的代表共约300人.原拟邀请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来参加会议,他们都因国际旅行经费问题难以成行;给台湾、香港的代表也发出了邀请.台湾同胞来信因发言材料准备不出来,不能来参加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李作明教授今天晚上到会.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于 2 0 0 0年 5月 2 6日 - 30日在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 1 0 8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 2 70余名代表。温家宝副总理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国土资源部寿嘉华副部长主持。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院士作工作报告 ,总结了 1 97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 ,地层委员会完成的各项工作 ,回顾了二十年来全国地层工作的主要进展 ,对新世纪初全国地层工作提出了建议。会议代表通过认真讨论 ,原则通过了《中国地层指南及说明书 (修订版 )》及所附的《中国年代地层(地质年代 )表》。会后 ,这个文件将根据代表提出…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1月5日)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期间,由尹赞勋院士牵头编制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和组织形式等。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分别对《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作了适当修改。为适应中国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多次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全国地层委员会对第  相似文献   

13.
(2015年4月17日)各位常委、各位委员、各位专家:2014年5月四川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在我代表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委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全国地层委员会2014年度做的工作,并就  相似文献   

14.
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期间,由尹赞勋院士牵头编制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和组织形式等。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分别对《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作了适当修改。为适应中国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多次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全国地层委员会对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章程做了一些修改。现将修改的主要内容做简要说明,提交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小烈 《地质通报》2015,34(10):1992-1994
<正>(2015年4月17日)各位常委、各位委员、各位专家:自2014年5月四川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在我代表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委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全国地层委员会2014年度做的工作,并就2015年的工作谈几点自己的初步想法,供大家在本次会议期间讨论和审议。一、2014年度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1月5日)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期间,由尹赞勋院士牵头编制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和组织形式等。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分别对《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作了适当修改。为适应中国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多次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全国地层委员会对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章程做了一些修改。现将修改的主要内容做简要说明,提交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地层单位的分类和术语使用,在地层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系统提出了地方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在我国地层工作中运用的原则。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层工作和1:50000—1:200000地质测量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自从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议期间黄汲清系统论述了地层区划的根据和准则,并提出全国地层区划方案以来,已经二十年了。近年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全国协作,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各大区区域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的编制出版工作,为古地理研究探讨打下了基础。大地构造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讨了中国的构造格局及其历史发展,为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和背景。本文作者之一最近曾对地层分区的原则依据和中国的地层区划  相似文献   

19.
197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近二十年间,我国地层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大部分地区的地层研究进一步深化,地层空白区和研究的薄弱领域正逐步缩小,一大批重要新发现为解决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关键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实际资料。但在取得...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24-334
主席、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在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今天正式召开了!全国地层委员会是1959年在李四光、尹赞勋等老一辈地质科学家的倡导下,由地质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建材部等有关部门及地质院校发起成立的,至今已有四十一年了.四十一年的实践证明,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成立对促进我国地层学和地层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1979年召开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在原主管部门国家科委和挂靠单位地质部的领导与支持下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团结全国地层工者,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