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3月,浙江省龙游县连续半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考验着全县近百个地质灾害点。位于该县南部山区的龙游县田土资源局溪口国土资源所辖区有63个地质灾害点(占全县地质灾害点的76%),  相似文献   

2.
磐安县是浙中一个山区小县,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20.54万人。地处丽水余姚大断裂中部,地层破碎,山体陡峻。降水集中于梅雨期、台汛期。常形成地质灾害。全县已查明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46处,遍布全县20个乡镇。磐安县国土资源局盘山中心所位于该县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的盘山区域。近日,笔走访了盘山中心所。重点了解该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盘山国土中心所仅有干部四人,管辖二镇三乡,辖区内频发地质灾害,是金华市、磐安县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区域内绝大多数村庄在深山老岭中。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的西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增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淳安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全县第一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4.
磐安县是浙中一个山区小县,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20.54万人,地处丽水余姚大断裂中部,地层破碎,山体陡峻,降水集中于梅雨期、台汛期,常形成地质灾害,全县已查明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46处,遍布全县20个乡镇.磐安县国土资源局盘山中心所位于该县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的盘山区域.  相似文献   

5.
磐安县是浙中一个山区小县,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20.54万人,地处丽水余姚大断裂中部,地层破碎,山体陡峻,降水集中于梅雨期、台汛期,常形成地质灾害,全县已查明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46处,遍布全县20个乡镇。磐安县国土资源局盘山中心所位于该县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的盘山区域。近日,笔者走访了盘山中心所,重点了解  相似文献   

6.
青川县为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县,经灾后调查,全县有10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极大危害。为了尽快推进全县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后重建规划用地提供地质安全保障。青川县委、县政府和我省援建指挥部决定,在重建规划全面实施前,对全县重建规划区进行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出于对我们浙江国土人的高度信任,青川县政府把这次重建规划区最大的区域,今后有可能成为青川县城的竹园镇及周围四个乡的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交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栾川县位于豫西深山区,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个管委会213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平均降雨量818.7毫米,其中7、8两个月是降雨最集中的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40.6%,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之一。目前,全县境内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7处,受地质灾害威胁和影响的群众1382户9129人。历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2013年以来,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罗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工作,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落实防灾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预防水平。罗山县地处豫南淮河南岸、大别山北麓,共有3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以及竹竿河、淮河沿岸,潜在崩塌点20处,潜在滑坡点6处。工作人员对竹竿河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实地勘察,在危  相似文献   

9.
汛期已经进入,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否全部到位?乡镇和国土所是否坚持24小时值班?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告示牌树了没有?警戒线划了没有?避险明白卡是否已发到受威胁的群众?监测人、守护人是否落实到人?带着这些疑问,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淳安县国土资源局于5月6日至8日专门指派局纪检书记王百明带领有关人员对全县6个国土所、23个乡镇的1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明察暗访。  相似文献   

10.
桃源县地处湘西北,依附于雪峰、武陵两大山脉之间,所辖40个乡镇中有19个山区乡镇,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6处。近年来,桃源县突出“四个抓手”,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连续三年未因地质灾害而造成一起人员伤亡事故,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市政府授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对潍坊市地质灾害分布范围、现状及易发程度进行了综合研究。潍坊市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4种类型,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潍坊市西南部的青州、临朐、安丘等地区;地面塌陷主要位于青州、临朐、昌乐、高密、昌邑等矿山采空区。潍坊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主要分为高、中、低和不易发区等4种。潍坊市大部分区域为不易发区,占总面积的78.45%;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坊子等膨润土开采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青州文登、朱崖、马岭杭铁矿采空区、昌乐县五图镇煤田开采区、高密市柴沟镇、安丘景芝镇重晶石开采区;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青州西南部、临朐南部、安丘西南部等中、低山区。  相似文献   

12.
6月27日,青田县国土资源局在七楼会议室举行了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会,全县41个A、B、C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乡镇分管领导、监测员与各国土所干部等近1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同时,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近300份。结合青田实际,市国土局地环站王帅站长通俗易懂地讲解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发生前兆和防治措施相关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3.
连续6年全县无一人因地质灾害而伤亡——临桂县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成果令人振奋。2006年以来,该县多渠道筹措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县22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实施搬迁避让7处,使361家农户、2770人解除了地灾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跨江淮两大流域。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205个行政村,是以丘陵为主的山区县,境内群山环抱,河溪纵横,地质松散,群众依山建房较多,每年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近年来,新县县政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不断加大排查和巡查力度,先后成功组织10余次避险,避免人员伤亡5人,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有力,新县被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相似文献   

15.
正桐柏县地处淮河源头,属低山丘陵区。全县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威胁着472户3168人5000余万元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桐柏县是南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积极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检验各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2014年地质灾害预防工作,5月28日上午,桐柏县人民政府在银洞坡金矿露天采场大规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按照灾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的西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增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淳安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全县第一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日前,磐安县国土资源局组建地质灾害巡查小组,对全县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一次动态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自2008年1月上句开始,磐安境内雨雪不断,2月初又普降暴雪。随着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极易引发各类地质灾害。为切实做好冰雪融化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各项应急防灾措施,磐安国土局、各国土资源中心所、各有关地灾隐患村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动态巡查,对全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随时监测灾情变化情况。通过巡查,全县各地灾隐患点除尖山镇山皇前滑坡前缘出现局部坍塌、玉山镇来龙山滑坡、新渥镇上岩岗滑坡后缘裂缝加宽等少数灾害点有明显变化外,其余灾害点变化不明显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济南市长清区加大地质灾害监测预防。目前全区各类地质灾害主要隐患点5处,以滑坡、崩塌为主,主要集中在张夏镇、万德镇2个乡镇,长清区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班子,完善3项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一是落实群测群防制度。完善防御预案,在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手册。  相似文献   

19.
庆元县位于浙江西南部,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6万人。境内山峦重叠,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在交通不便、地质灾害多发的高山远山地带。近几年来,庆元县立足县情,创新机制,把村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县地处浙江中部,下辖2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7万人口,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境内有称谓的大小山峰5200多座,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山多坡陡,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