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现存凸包算法较难提取建筑物立面点云中的边界特征点等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凸包三角网的建筑物立面边界特征点提取算法。首先利用k近邻搜索算法查找每个点的近邻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估算各点的法向量。然后将各点的近邻点投影到局部拟合平面,使用罗德里格法进行旋转获得二维投影点。最后利用凸包算法在求解边界特征点的基础上构建凸包三角网,并获得各三角形中近邻点占地率并统计各三角形的顶角值,得到剩余边界特征点。采用模拟和实测点云数据进行试验,并与改进的凸包算法和基于点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建筑立面边界特征点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建筑物点云在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数据不产生作用,只需保留建筑边界点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向量估计的建筑点云立面边界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样统计离群值去除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估计样点表面的法线方向,最后使用角度阈值确定建筑物点云立面的边界.通过实例分析,此法能够较完整地提取建筑点云的边界特征,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物立面分割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点云中建筑物立面渐进分割方法。建立三维格网索引,通过分析建筑物立面在三维格网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二维平面格网内投影的线性分布特征,确定立面种子格网和投影线的拟合点,拟合投影线并基于种子格网约束生长完成每层格网中立面粗分割;使用RANSAC算法对粗分割后的立面点云进行面拟合,实现精细分割,并将各层格网中的立面进行合并,实现建筑物立面的完整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建筑物立面的精细化分割,有助于后续的建筑物精细三维模型重建。  相似文献   

4.
针对建筑物的门、窗、梁、柱等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重复模式,提出基于投影点云特征直方图(PPFH)的边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PC A方法确定立面的主方向,然后根据点云分布特点,分别进行正立面、侧立面投影得到点云分布直方图,根据直方图的极值点对重复结构边界进行提取和语义分割,最后利用LS-TLS方法进行规则化及误差分析.通过对某建筑物立面窗户提取的算例表明:该方法直接利用重复结构的几何特性,算法简洁,对边缘部分遮蔽和缺失的点云也适用,通过对50个窗户的统计分析,长度和宽度平均误差约6 m m,可广泛用于建筑高精度BIM建模.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建筑物太阳辐照度评估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建筑屋顶和立面,激光点云数据成本较高,不适合计算大范围、高密度获取建筑表面点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进行建筑物表面太阳辐照度一体化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无人机倾斜影像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建筑物三维模型,结合阴影仿真算法和简化后的太阳辐射模型,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阴影仿真和太阳辐照度计算。经对比试验验证,本文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建筑表面太阳辐照度,有效拓展了倾斜摄影测量的应用范围,为协助建筑师设计建筑表面和最大化利用建筑表面太阳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立面影像的获取是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重要工作。介绍了单张建筑物影像立面纠正方法,并针对建筑物表面存在投影差影响模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投影差修正方法,获取类似真正射影像的真立面影像。处理之后的影像依照最少的野外控制获取比例尺,即可映射到给定的大比例尺数字城市模型上,并且可以在一定精度的模型上直接测量。  相似文献   

7.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立面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立面图是立面照明设计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着设计精度和效果。本文针对传统立面测量效率低、还原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建筑立面测量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导线式三维激光扫描和点云图形绘制。应用案例表明,三维扫描技术更便捷、高效地为立面照明设计提供了精确详细的建筑立面图。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测量技术获取建筑数据效率低,数据不够精确且无法准确体现建筑立面现状的问题,提出了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建筑立面图的数据采集、处理及立面图生成方法。根据三维激光扫描特点、现场情况及立面图的要求,设计出自由设站的数据采集方案。经过点云特征配准,生成建筑点云模型并快速完成建筑立面图的制作。结合北京市某大街建筑物立面测绘工程,将该技术流程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现状数据采集效率,保证数据质量,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能够快速、精确地绘制建筑物立面图。  相似文献   

9.
传统倾斜摄影测量在同时获取正射和倾斜影像数据时,往往对建筑物低空立面纹理采集不够精细,且多数建筑物或地物模型毗连成片,不利于单独管理与使用。鉴于此,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单体三维建模方法。首先结合建筑物几何特征和分辨率需求,研究三维环绕式航线设计方案,采集覆盖全局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然后将倾斜摄影模型的点云划分为虚拟网格,并将每个虚拟网格中的点云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设置高差提取建筑立面的点云,经点云分类处理,进一步提取轮廓信息;最后通过提取轮廓线相交三角形,实现单个建筑模型的三维构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高效地单体化构建倾斜摄影建筑模型,对工程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方形立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一种关于长方形立面检测的方法,结合实例详细论述长方形立面检测的原理、过程.利用全站仪测量立面边线点的三维坐标,根据解析几何的原理计算立面表面垂直度、平整度、边线的平行度、各个边线长度,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并进行三维坐标转换进一步检查,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说明该立面检测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土二调、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等任务开展,完成了多个基础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库的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多个部门多种地图形成的“多张图”,相对独立,不能实现统一管理,因此,数据的利用程度也不高,国土资源的全程展示难以实现,且数据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一次大整理,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就是要通过数据的整理和转换,解决上述问题,让数据能够统一管理、充分利用。本文讲述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并将涉及到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及能够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一张图”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各类相关数据等资源建立起统一的标准规范,即如何设计和建设国土"一张图"数据库,使其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日常业务中,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等进行探索分析,总结了关于国土"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十二五"的重要工作,目前正在全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对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定义和建设方法,全国并无统一的界定和设计,本文在对目前全国各地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关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测绘项目需要在野外工作,且具有工作流动性、单一性,资料保密性、特殊性等特点,使得测绘单位与其他工业、工厂、食品生产单位相比,管理更具复杂性。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如西部无人区测图、全国1∶50 000地形图数据库更新、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陕西秦岭1∶10 000无图区等测绘项目,施工过程中若有一点疏忽甚至微小的纰漏就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现象频频发生,形势比较严峻。笔者结合测绘项目的特点提出运用"一法三化"进行测绘质量项目管理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全国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工程在各县(市)顺利开展,积累了一定的建库经验,但由于数据量庞大,时间有限,在各地的建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原始底图和资料的质量、变更数据及时入库、建库完成后的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供今后参考。并阐述建设成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地方图件更新、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深入,国土信息化建设也面领着新的问题:数据没有进行有效地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应用比较局限。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建立集信息集聚、预警监测、辅助决策、在线指挥功能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有力数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吉  孙俊英  李琴  蔡忠亮 《测绘通报》2017,(12):127-130,137
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贵州省精准扶贫海量数据高效率、高精度的外业采集工作,综合集成GIS技术、GP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研发了一套易携带、成本低、实时作业的APP外业采集系统,充分利用了APP系统下载即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培训快速的优点,实现了对贫困户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更新、实时考核、实时跟踪,大大提高了采集的工作效率,在贵州省国土资源云精准扶贫作战图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调”成果的底图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实现,统一的底图底数是开展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最新、最全面的一次国土调查,为统一底图底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基于“三调”成果分步开展“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现状与管理”的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借助专项调查丰富自然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属性内容,形成一张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底图。  相似文献   

19.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支撑。国土资源部非常重视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列为部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地质资料分散保管、服务的现状为全国统一集群化服务的实现出了一道难题,现有的数据集中服务方式难以实现,为此,本文在深入调研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分散存储、服务逻辑统一”的分布式地质资料集群化共享服务构架,攻克了分布式协同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化服务。这套技术可以扩展到其它分布式存储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领域,将有效提升国土资源信息集群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加快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核心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结合江苏省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情况,简要介绍省级"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内容和成果。本文重点对省级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组织和地图服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