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地学前缘》2017,(6):208-224
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是滇西北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构造发育,构成一套褶皱-断裂-节理控岩控矿构造系统,控制和形成了"五位一体"矿床类型组成两大成矿系统:Ⅰ斑岩成矿系统,(1)受斑岩体内断裂、节理裂隙及爆破角砾岩筒控制的斑岩型Cu-Au-(Fe)矿床,(2)受斑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控制的夕卡岩型Au-Fe-(Cu)矿床,(3)受围岩层间断裂破碎带、断裂、节理裂隙控制的热液脉型Au-Fe矿床,(4)沿北衙组灰岩与青天堡组砂泥岩界面及北衙组层间断裂破碎带产出的中低温热液型Pb多金属矿床;Ⅱ氧化淋滤成矿系统,(5)受岩溶洞穴和不整合面控制的氧化淋滤富集型Au矿床。通过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和力学性质鉴定,笔者认为该矿田自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主要经历了四期构造活动,其主压应力分别经历了近EW向→近SN向→NW向→近EW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和北东构造带,分别归属于三江—滇中经向构造体系金沙江—程海南北构造带、云南纬向构造体系汤丹—鹤庆—兰坪东西构造带和丽江北东构造带。笔者认为,早南北构造带构成矿田控岩控矿构造格架,东西构造带是控制与喜马拉雅中期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的主导性构造体系,晚南北构造带既对先前形成的金多金属矿体产生破坏或(和)改造富集,又是控制喜马拉雅晚期氧化淋滤成矿系统的主导性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2.
姚书振  丁振举  周宗桂  胡新露 《地球科学》2020,45(12):4389-4398
聚矿构造系统是控制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成矿的复合构造系统.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按照成因类型不同,分为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沉积-热水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聚矿构造系统4大类.重点阐述了矽卡岩型铁铜等矿床、斑岩型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钨锡矿床、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和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聚矿构造系统的特征及其控矿规律.总结了聚矿构造系统发育的有利部位及标志,阐述了通过聚矿构造研究,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类比求异的分析思路,进行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和寻求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墨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元 《云南地质》1992,11(4):308-317
墨江金矿是一个与砷硫化镍矿床伴生并含有Ag、Co、Se、铂族元素等有益组分的热液矿床。长期以来,该矿床被认为受金厂背斜倒转的一翼所控制。本文企图说明,该矿床严格受金厂逆冲推覆构造(系红河断裂带的九甲一安定断裂通过矿区的部分)的控制,它的次级北西向及早期东西向构造储矿。早期贫金石英脉受北西向次级断裂、节理、层间滑动面的控制。中期富金石英脉受控于早期东西向构造在成矿期(燕山中-晚期)的再次活动。晚期无金石英脉受控于南北向张节理。  相似文献   

4.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相似文献   

5.
陈冲 《地质与勘探》2017,53(1):87-96
义敦岛弧中段夏塞地区发育多个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大、中型岩浆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背景,形成于相同的断裂构造体系。本文选取夏塞银铅锌矿床进行控矿断裂特征调查、断裂构造序次和成矿应力场分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热液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断裂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1)矿区NNW向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且成矿阶段断裂性质为左行正断层;(2)矿体定位于德格-乡城断裂和德莱-定曲断裂(Ⅰ)的次级断裂(Ⅱ)所派生的NNW向更次级的结构面(Ⅲ)中;(3)矿区NNW向断裂控制着矿化局部富集空间、矿脉展布型式及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6.
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段存基 《华北地质》2004,27(4):261-267
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根据区域和矿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萑香洼金矿床不同构造层次对金矿的控矿作用,总结了断裂构造的控矿特征,认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m、Fs、F1)为导矿构造,控制金矿带、矿床的分布;次级的NW向(F985等)和近E-W向(F14等)断裂构造为主要容矿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NNE向(F201等)断裂为成矿后构造,起破矿作用。容矿断裂在主成矿期经历了“挤压-拉张”的脉动式活动.具“韧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诚  金景福 《矿床地质》1988,7(4):83-89
红泉铀矿床系吕梁期岩浆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海西期含矿热液成矿作用复合叠加形成的矿床。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数学模拟海西期含矿热液运移方向和铀沉淀部位。结果表明,海西期含矿热液从伟晶状白岗岩汲取铀,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并在断裂发育的低应力区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8.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哈密红石铜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石铜矿是一个新近发现并勘查的超大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形式的研究,阐述了红石铜矿的控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矿区的EW-NWW向、SN向断裂是控岩(火山岩)控矿构造;断裂构造类型、活动方式控制着矿脉(体)形态、矿石组构;成矿期后构造叠加改造强烈,NE-NEE向断裂构造是破矿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为成矿前期近SN向挤压,主成矿期为NNE向,成矿期后变为近SN向。  相似文献   

10.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 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Polymetallic and pyritic-polymetallic ores of the Rudnyy Altay and its intersection with the Gornyy Altay are analyzed as to structure and classified as to ore districts, ore fields and ore deposits. In relating these categories to their containing structur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ore districts are associated with long-developing tectonic zones, ore fields with second-order and thirdorder folds, chiefly in the marginal parts of anticlinoria, and ore deposits with shearing and tension fractures. Vein deposits are more common in fractured siliceous rocks. Lenticular and saddle-shaped deposits are commonly interbedded with pre-ore rocks. Concentrated ore complexes are particularly common in regions of block-folds or where synclinoria and anticlinoria intersect. Most of the Rudnyy Altay deposits are assigned to the late Hercynian.—A. Eustus.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卡拉麦里金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卡拉麦里成矿带内地层较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带内广泛发育,为本区主要含金地层.卡拉麦里深断裂严格控制区内侵入岩、次一级构造和矿产分布,构成岩浆侵入的主要通道,与此有关的次一级断层和裂隙则构成良好的赋存空间.卡拉麦里深大断裂纵贯全区,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沿走向Au异常、金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最后确定了7个金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西秦岭南亚带弧形构造控矿的新认识,初步探讨了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及控矿机制。两组斜列的弧形构造发育于白龙江复背斜东、西两端,并分别控制了两个Au(U-As-Sb-Cu)矿集区。弧形构造顶部及附近的多组多方向次级断裂对本区大型金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中生代浅成-超浅成(碱质)中酸性岩浆岩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弧形构造翼部的成矿条件则不如其顶部。   相似文献   

14.
山东乳山石英脉型金矿侧伏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乳山中部发育石英脉型金矿,金矿分布和产出受NNE向及NEE向断裂构造控制,具有棋盘格式分布规律,其中NNE向断裂是区内金矿脉的定位构造。金矿床矿体侧伏具有同一断裂带分布的不同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两两相反,相邻断裂带中的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相同的规律。根据矿体侧伏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芒古弄地区与我国云南省仅一水相隔,该区地质构造特征与云南省相邻部分相似,出露的地层完全可以类比.通过地表工程验证,本区产出的金矿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金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产在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内的脆性断裂中,地表矿体成群出现,具有尖灭再现的特点.韧性剪切带长大于15 km,宽约1 km,直接与我国云南省勐连县相通.在缅甸境内这条大型的韧性剪切带里,形成了众多金矿体和金矿化体、构成了较大规模的金矿田.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台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华北陆台大多数的金矿床均产在绿岩带及与之有成因联系的岩浆岩中。绿岩带金矿可划分为原生金矿床和再生金矿床两类。原生金矿床可细分为层控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再生金矿床主要为与交代重熔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金矿。地层岩性、构造和岩体是绿岩带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绿岩带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成矿流体为富含CO_2的多成因混合热水溶液。成矿作用常是多期、多阶段。华北陆台绿岩带金矿同世界绿岩带金矿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高怀雄 《陕西地质》2001,19(2):58-66
根据陕西中小比例尺航磁、重力、地震波速资料,结合秦巴地区大地构造单元金属矿床密集区分布特点,从地球物理场研究角度,分析探讨矿床密度区岩石圈结构特征和深部流体深部的成矿作用。通过研究,表明陕西秦巴地区的金融矿床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地幔隆起带的坳陷区、幔隆与幔坳接触部位,前寒武纪基底抬升区,其次是加里东-印支期深大断裂带附近,经对比分析,提出在陕西省北大巴山区部署寻找以铜钼银多金属矿产为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湖南花垣渔塘地区层控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国忠 《地质科学》1986,(2):179-186
有关本区矿床成因先后有同生沉积、低温超低温热液、沉积改造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宏观、微观资料的初步分析认为,本区铅锌矿床属于后成深循环热卤水成因——后成层控矿床。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陆边缘海岸类型是多姿多态的,但若按照影响海岸类型的古地形和水动力作用过程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波浪作用为主,称为无障壁的海岸;第二种是以潮汐作用为主,称为障壁海岸;第三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以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的,称为过渡海岸。这三种海岸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一套标志,这对于古代已经消失的不同时期众多海岸类型是一种很好识别标志。我国特大型铅锌矿床所在的厂坝地区,就是一个在中一晚泥盆世早期同一地区并存三种海岸类型的地区。尽管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水体活  相似文献   

20.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铜矿床集中区.该区铅锌铜矿主要控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及东岗岭组中段,以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炭质泥岩控矿为特征;控矿构造主要为复式背、向斜的翼部单斜构造,燕山晚期再次成矿时,与含矿层叠加的断裂和岩浆侵入构造则是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床形成是经深循环作用使含矿热卤水进入沉积盆地局部沉积而成,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晚期,燕山期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带形成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