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见光通信定位(VLP)技术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无电磁干扰、部署便捷、兼顾通信定位和照明的优点,在室内定位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分别总结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成像和非成像室内定位方法,分析和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序列的VLP光源匹配识别方法,并介绍了一种基于普通成像传感器和矩形平板光源的定位系统构建方法;最后,对室内VLP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丽娜  彭力 《测绘通报》2017,(10):100-105
由于三维场景与二维图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和高度复杂的关系,使用相机对用户的位置进行估计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神经网络估计的单相机进行室内定位的方法。室内定位系统的主要优点是LED能够使用可见光通信发送其位置信息。首先,该方法充分利用LED光线的投影不变性,借助图像传感器通信(ISC)完成虚拟直线的构建;然后,运用神经网络估计从该虚拟直线中提取出相机的方向信息;最后,使用一个简单数学方程估计用户位置。仿真试验考虑了4种情形,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性能优于同类方法,对于一个房间内的大部分地方,定位误差在35 mm以内。  相似文献   

3.
在测距传感器不断轻量化、小型化以及室内外地图一体化导航应用的驱动下,三维(3D)室内移动测量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室内建模、室内定位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室内移动测量系统通常配备激光扫描仪、全景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系统和里程计等传感器,虽能实现3D室内点云数据的采集,但其距离传感器-激光扫描仪价格昂贵且便携性较差。彩色深度(RGB depth,RGB-D)相机为低成本3D室内移动测量系统构建提供了新的距离成像传感器选择,但主流型号RGB-D相机视场角小,继而导致数据采集效率远低于传统激光扫描仪,难以做到点云数据的完整覆盖与稳健采集,且易造成同时定位与制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过程中跟踪失败。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了一种低成本室内3D移动测量系统采集设备,通过组合多台消费级RGB-D相机构成大视场RGB-D相机阵列,提出了一种阵列RGB-D相机内外参数标定方法,并通过实验检验了设计系统采集的点云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地面成像光谱辐射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基于制冷面阵CCD地面成像光谱辐射测量系统(field Imaging spectrometer system,FISS)的成像原理,结构设计,主要指标参数和数据处理流程等。利用室内布设的精确标志点和野外测量数据纠正了FISS系统几何畸变;利用自行开发的光谱定标软件对FISS系统进行波长定标,确定了各通道中心波长和全波半高宽;在室内,以积分球为光源,对FISS系统逐波段进行了绝对辐射定标,定标精度优于5%,并建立了各种测量条件下绝对辐射定标系数查找表;最后,利用FISS系统样机进行了大量室内和野外测量实验,并基于获取的部分数据做了作物-杂草识别、近海岸海洋环境试验、牛奶品种识别和植物生化参量反演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ISS系统能够成功地用于上述领域的研究,并在地质、食品、农业、林业和城市等领域也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张文元 《测绘学报》2015,44(1):118-118
<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同特性的多源遥感数据的获取更加快捷、方便。然而,当前的遥感数据获取技术和影像解译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遥感应用的需求。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获取分辨率高、视觉特征明显的可见光影像,但是不能像合成孔径雷达(SAR)传感器那样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在恶劣天气下的灾害应急处理中难以发挥作用,而SAR传感器成像又不如光学影像那样直  相似文献   

6.
视觉惯性里程计(VIO)和伪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定位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各自都有明显的缺陷。视觉里程计依赖于实际场景,在景深变化明显和光照不均匀的环境下会产生粗差,而且误差会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累积,但是在相邻帧间能保证相对高精度的位姿测量。由于受到室内多径的影响,伪卫星室内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很难保证。为增加室内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基于抗差LM非线性优化理论,本文主要研究利用视觉惯性里程计的相邻帧间高精度位姿测量和伪卫星融合的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该算法不仅可以抵抗粗差,而且可以减弱不同传感器间权重设置不合理带来的影响。最后使用在室内环境下搭建的高精度动态捕捉设备对组合定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回环即可消除视觉惯性里程计的累积误差,有效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及可靠性。利用改进的LM算法融合后场景1和场景2,相对于VIO单独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59.0%和77.5%。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智能手机相机成像参数稳定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手机成像的立体量测方法。根据大角度、大重叠度且无控制点的情况,使用相对定向的直接解法来确定手机像对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空间前方交会解算出待定点的物方空间坐标,并利用光束法平差来优化立体量测结果;同时,利用室内检校场控制点的坐标真值,验证了手机的测量精度,表明了智能手机相机可以用于近景摄影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RGB-D传感器能直接获取空间环境的深度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能力,采用最新的RGB-D传感器(Realsense),实现了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视觉里程计。首先利用张正友相机标定法对Realsense传感器的彩色摄像头进行标定;接着采用ORB算法实现图像特征点的匹配,并用PROSAC算法进行外点剔除;最后采用PnP算法实现相机姿态的估计,利用g2o库对相机的姿态进行光束法平差优化,并绘出相机的运动轨迹,实现了基于RGB-D传感器的机器人视觉里程计。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估计视觉传感器的位姿信息,实现移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和导航。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目视觉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但数据源不稳定,而惯性测量组件可稳定获取定位数据却存在累计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惯导信息的单目视觉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四参数拟合模型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定位定姿数据,并在惯导数据解算过程中引入互补滤波修正陀螺仪读数,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观测值输入到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中,得到最优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热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热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红外与可见光传感器是目标识别系统中常用的两种传感器,对这两种传感器图像进行有效地融合能大大提高探测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的前提,在仿射变换的模型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达到用多个配准点拟合出最优参数解的目的.在图像融合中引入了小波变换,实现了图像的彩色融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光成截面摄影测量理论和实践。光成截面摄影测量是利用量测摄影机拍摄激光靶点在水坝排沙洞体内形成的剖面边缘点,而在继后的摄影测量处理中获得包括竣工剖面图在内的多种测量成果。文中阐述了此量测手段各个环节中的作业方法、限差和精度,并提出了一种改造经纬仪为激光截面测量仪的方案。试验证明,光成截面摄影测量。较常规的剖面近景摄影测量有处理简单、产品直观逼真、可靠性高等优点;相对常规工程测量,不仅产品多样、精度高,而且效率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DEM的明暗等高线制图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以DEM为基本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明暗等高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lack of an accepted method of accurate and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wound dimensions is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assessment of effective wound management regim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wound measurements and introduces a new instru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ded structured light. The instrument projects a sequence of parallel stripes of light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lesion. These patterns are observed by a video camera which is linked to a computer system where the images can be stored and processed. Us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stripe projector, the computer calculates a three dimensional map of the observed scene by triangulation. This map is then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healthy skin surface by 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 The area of the reconstructed surface is the area of the wound. Its volume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the reconstructed surface. The system also calculates the depth a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wound. The instrument measures the volume of the wound with a precision of about 5 per cent provided that the ratio of volume to area is greater than 4 mm.  相似文献   

14.
姜华根 《测绘工程》2000,9(1):62-67
提出了一种用很轻很细的线,以很小的拉力组成的轻倒垂系统,配合垂线摆动阻尼器,可以达到较高的垂准精度,用这种垂准系统建立的高度较大的垂准基线可以用于超以建筑物施工和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5.
地貌晕渲中光源使用方法与用色规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设计彩色地貌晕渲图的交互式人机协同方法,并着重对晕渲中灰度值和色彩的调整方法进行改进和试验。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彩色地貌晕渲效果比单光源彩色地貌晕渲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多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测量系统的多线结构光激光源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然后将测量系统应用于冲刷坑模型实际测量中,测量数据经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到地形等高线图和三维模型;最后在地形的断面点高程数据分析中,将多线结构光法与传统测针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呈高度线性相关,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在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绘领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像片重叠度和像片旋偏角两个方面对轻型无人机航摄获取的影像进行检查和分析,探讨无人机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与卫星影像相比,摄像机影像数据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互联网共享的摄像头视频提供了丰富的夜间灯光信息,但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针对实时视频数据设计特定爬虫程序进行数据获取,再基于获取的视频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分析日本东京某实验区的影像,发现城市夜间灯光表现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是整夜的夜间灯光随着时间呈现明显减弱的趋势,并且部分区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等更为复杂的变化规律,此外不同建筑物侧面灯光趋势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影像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梦琪  何宗宜  樊勇 《测绘通报》2017,(12):58-62,76
由于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遥感图像的不连续性和过饱和问题,该数据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使用前需进行影像校正。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稳定夜间灯光数据的校正方法,包括传感器间的依次校正、连续性校正和过饱和校正,系统校正了1992—2013年时间序列上的34期影像,并对得到的目标影像进行了目视评价、定量评价、相关评价和优势分析。校正后的图像连续性、稳定性大幅提高,与社会经济数据呈现更强烈的线性相关。同时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误差引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校正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新一代超轻型数码航测系统主要的软硬件系统,并结合焦作市数码航测的具体生产任务介绍了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最后通过对数字产品成果的精度评定验证了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完全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