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计算△TE(由世界时化算至地球力学时的改正值)的经验公式所存在的问题,利用1983年~1998年中国天文年历上登载的△TE数据,建立了新的计算△TE的经验公式; 并用其后推算至1980年和前推算至2001年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经验公式的推算精度; 最后提出了确保推算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管淀生同志提出的左右视差较△P计算图,经比较说明比用计算尺计算效率要高30—40%,精度相同,其主要原理如下:在公式h=(H_4△P)/(P_4+△P)  相似文献   

3.
在地基GPS水汽反演过程中,针对因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而影响大气可降水量计算结果精度的问题,文中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香港地区2006-2016年的探空数据进行研究,构建适用于香港地区的单因子以及多因子两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并使用两种模型分别预测2017年加权平均温度,与多种经验公式结果以及真值进行对比,单因子和多因子模型与真值的偏差在-5 ~5 K范围内分别占比80.72%和85.26%,明显优于其他经验公式;且按季节分别建模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结果的精度并没有明显提高,但按昼夜分别建模能够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使水汽反演计算时的精度得到提升,应当使用当地多年的探空气象资料构建适用于当地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对于提高GPS反演大气水汽总量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守正  石忆邵 《测绘科学》2019,44(11):164-169,175
针对地球椭球面图斑连线类型的非唯一性、椭球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多样性以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复杂性等问题,该文基于理论探讨与实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土地面积量算中适宜采用的椭球面图斑类型,测定了各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精度,给出了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采用等角航线作为地球椭球面两界址点之间连线的等角航线图斑更适宜于土地面积量算工作;取至e~(10)项的乘积项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不仅精度高于其他两个理论上等价的近似公式,而且也高于精确计算公式;把割、补三角形看做特殊的椭球面大梯形,借助递归算法,提出了椭球面大梯形面积计算的新公式,这为椭球面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及精度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不同椭球的高斯平面坐标正反算的实用算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详细介绍了适用于不同椭球的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中子午线弧长或底点纬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用公式。该公式简便实用,便于计算机实现。为验证此公式的正确性,本文最后用该公式计算了54椭球子午线弧长及底点纬度计算式中的各系数,与天文大地网推算的相应系数进行了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6.
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公式及计算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赫里斯托夫给出的展开至七次项的公式来近似地计算子午收敛角的真值,分析了随纬度、经差的变化规律;并对近似公式r=sinB·l计算子午收敛角与其真值之间的较差在经差0.5°-3.5°、纬度5°-85°范围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在经差l=3.5°时较差拟合公式。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一平行圈上(B=常数),经差l愈大, 较差也愈大;2)在同一子午线上(L=常数),点位处在中纬度(25°-55°)时,较差较大;3)在中低纬度(B=5°- 80°),l=3.5°时,公式(4)的计算精度只能达到0.1";l=2.5°时,计算精度达到0.1"-0.01";l=1.5°时,计算精度达到0.01";l=0.5°时,计算精度达到0.001"-0.0001"。  相似文献   

7.
利用GPS数据推算水汽含量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利用不同模型计算转换系数K和天顶静力学延迟的方法,并对其推算精度进行分析.首次提出利用动态模型推算水汽含量的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对计算结果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导出两种不依赖于趋近计算的大地主题反解公式。经过试算,并与1958年苏联В.Н.莫洛佐夫(Морозов)公式以及其它公式作了初步比较,作者认为利用此公式计算较易、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赫尔默特公式导出了后方交会点位的精度公式,并对它进行了分析。此公式比现有的同类公式形式简单,勿须中间计算,并弥补了现行教材之不足。从而把后方交会的精度公式与计算交会点坐标的赫尔默特计算公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后方交会是加密控制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在未知点上向三已知点先量测角度α及β,然后再根据三已知点的坐标来推算未知点坐标的一种方法。在以前这种方法的计算系采用对数公式来进行的,随着计算机械的进步,近几十年来已出现不少适合于计算机计算的公式,但有许多公式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地型时频传递接收机的精密时间传递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地型GPS时频传递接收机的特点,给出了传统GP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法与连续GP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法的算法流程,利用IGS/TAI并置站的数据进行了精密时间传递计算.  相似文献   

12.
完整后牛顿近似下原时与坐标时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AU2000通过了新的时空参考系和时间尺度决议,建议时空坐标理论必须在完整的后牛顿近似下来考虑。基于IAU2000决议,文中研究了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相对论参考系的基本概念、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和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的定义及其转换公式;推导了原时与坐标时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严格转换公式。得到的理论公式可为进一步确定或定义相对论框架下的其它时间尺度(例如地球时和太阳系动力学时)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的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各种时间系统(太阳系质心坐标时、地球质心坐标时、太阳系动力学时和地球时)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具体实现和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时间概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童晓冲  王嵘  王林  赖广陵  丁璐 《测绘学报》2016,45(Z1):66-76
围绕现有时间段编码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一种时间段剖分编码方法:多尺度时间段的整数编码(multi-scale time segment integer coding,MTSIC)。该方法通过整数间形成的树状结构和大小排序,体现了不同尺度时间段间的先后、包含/被包含、相交等时间关系,最终实现了对多种尺度时间的统一整数编码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MTSIC的时间关系的计算方法,用以支持基于时间段剖分的高效计算与查询,并初步探讨了MTSIC的应用方法与前景。试验表明,MTSIC的实现方便可靠,与传统方法转换便捷,在查询计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刘平 《地理空间信息》2010,8(2):140-142
时间标示法及其相互转换,是在大地测量某些数据处理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介绍少数几种时间标示法及部分相互转换算法,以期向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物方空间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绝对运动,运动导致了相对位置的变化,时间序列影像记录了物方三维空间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的动态特性,在共线方程中引入时间元素,提出了空基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描述了动态“物像”间的瞬时投影关系;针对地表不同类型动态物体,构建了“由像到物”的应用模型,实现了从像方动态特征计算地表物体特征的目的。通过仿真和真实航空下视序列影像的试验与分析,验证了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像地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进行钟差预报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项式拟合、谱分析、改进的AR模型三种方法对由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出的钟差时间序列进行了拟舍和预报分析。为了抵制钟差时间序列中异常值的影响,引入了“抗差等价权”,利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到的1d的钟差,按不问采样率、不同时间跨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抗差估计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最小二乘估计;平滑值的预报精度高于采样值;由于钟差时间序列中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多项式进行钟差预报的精度不可靠;用谱分析进行钟差预报的精度不高,但可以发现钟差时间序列中的主要周期变化;改进的AR模型预报精度最高,预报6h钟差的RMs在1ns左右。  相似文献   

18.
激光扫描仪是移动测量系统中的重要传感器,其时间同步的实现,使得POS能够将得到的载体位置和姿态信息正确地赋予各扫描点,最终得到统一的坐标.文章对激光扫描仪的时间同步原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对实现时间同步所涉及的接口定义、数据格式、通讯配置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很好地实现了激光扫描仪的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及邻区8个GPS连续站点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其共模误差,并对扣除共模误差前后的残余时间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扣除共模误差后的残余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数据信噪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