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部大陆浅成热液矿床的H、O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关玉  朱梅湘 《地球学报》1997,18(Z1):148-150
浅成热液矿床属于古地热系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29个浅成热液矿床的H、O同位素组成特征证实,成矿流体源自当地大气降水。水-岩相互作用同位素交换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浅成热液矿床形成期间水/岩比通常是高的。  相似文献   

2.
孙占学 《矿产与地质》1996,10(5):330-335
充足的热源是形成热液矿床必备条件之一,古地热条件的恢复是热液矿床研究的重要环节。在归纳常见的古地温方法的基础上,以热液铀矿床古地温场的有限单元模拟为例,说明古地温方法在热液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地热作为一种资源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对与地热活动有关的成岩、成矿作用可能较为陌生。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尤指那些晚中生代和第三纪至近代火山活动所发生的大规模贵金属富集形成的矿床)的古地热活动成矿理论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经济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地热系统成岩、成矿作用加深认识,以利发现更多的与古地热活动有关的矿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与中一新生代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如环太平洋全球性火山带金银成矿带内的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深受重视,对浅成热液金银矿床的沸腾-酸化成矿模式尤为赞赏。该模式是Reed和Spycher(1985,1989)等通过对现代活动的地热系统的金银矿化特征的详细观察与研究,并结合模拟实验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张万良 《地质论评》1989,35(4):355-358
层控矿床是一种产于一定地层层位中的非岩浆热液矿床。矿源层的存在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内因,后期的构造活动、地热增温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外因。构造活动、地热增温使矿源层中的地下水更加活跃起来,并萃取其中之矿质而富集成矿。文中还讨论了层控矿床与沉积矿床和其它成因的热液矿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9th IGC所交流的金矿地质内容,讨论了关于低温浅成热液金矿的若干问题,包括本类矿床的研究范畴、成矿时代、类型划分、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的标志。本类金矿床是指火山岩地区地热系统所形成的金矿床。其形成时代主要是中新生代,并可早推至晚古生代;除形成于岛弧和其后的张裂构造环境之外,还见于陆核和中间地块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按照成矿地球化学条件及矿物共生组合可以分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酸性硫酸盐型两类,按着成矿方式可以分出热液充填型、热液交代型和热液沉积型;主要标志表现在地热系统、赋矿围岩系统、成矿动力系统和矿床组合、矿物组成及热液蚀变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从对比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地热系统之间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蚀变矿物学、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组分及地球化学共生关系,尤其是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分布区经常发现一些地热活动的证据(如古硅华、硅胶岩石、水热角砾岩和呈方解石假象的板状石英),证明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实质上是古地热系统。初步确定热海、四平山、康家湾、团结沟、治岭头、八宝山和紫金山,以及与酸性淋滤带岩石共生的一些非金属矿床属于与地热活动有关的矿床,并推断东南沿海的丽水-龙岩断裂带和镇海-漳州断裂带是两个古地热带。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为Se型和Te型。Se型矿床产于沉积岩及火山岩中,而所有的Te型矿床则赋存于火山岩内。将这类矿床的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伴随浅成矿化活动地热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表明:(1)Se型和Te型矿床形成于同一地热系统的两个不同部位;(2)Te型矿床的形成比Se型更靠近热源;(3)在比酸式硫酸盐型更远离火山中央的矿化区形成Te型矿床;(4)火山成因的SO_2气体的影响及主岩的类型是造成矿液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不同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日本的Se型和Te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火山岩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成友 《地学工程进展》1998,15(1):10-15,60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火山岩区一种重要类型矿床。人们普遍接受将其划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明矾石-高岭石型。近些年研究表明该类矿床与地热系统和斑岩型金矿有着密切的时空及成因关系,建立了一系列成矿模式,并成为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可以分为低硫型和高硫型两个亚类,所对应的流体成矿系统分别为贵金属(地热)成矿系统和火山热液成矿系统。由于成矿位置和流体成矿过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矿元素组合、围岩蚀变特征和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
全体系地球化学模拟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庞忠和 《地学前缘》1996,3(3):119-123
全体系地球化学模拟是研究水岩相互作用的定量化方法,是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测试和物理模拟方法的有效补充和理论上的提高与升华。该方法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地热系统、热液矿床、油气盆地以及一些常温体系中水岩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全体系常包含岩石、水溶液和气体三相。全体系地球化学模拟在对各相进行分别描述的基础上,依据质量平衡、质量作用与能量平衡的原理,建立共平衡关系,从而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水岩作用(改变成分、改变温度及改变压力等不同的过程)。文中列举了地热系统、热液成矿系统、沉积盆地等模拟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2.
拟定在科罗拉多州Creede矿区开展的研究性钻进,将确定下述两种关系.首先是浅成低温热液矿脉与较深部热液流体运动的关系,其次是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火山构造环境的关系.研究性钻进的主要目的包括:①核实据推断呈隐伏侵入体形式的深部热源;②将古热液系统的热液演化、化学演化及水文学演化与现今活动的地热环境进行比较;③了解火山浅成低温热液矿化与容矿的酸性岩墙群在时问上、构造上及岩石学上等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成矿理论,已由单一的岩浆热液成矿,发展为多成因的热液成矿理论,而以大气降水热液成矿理论的进展尤为突出.笔者1985年曾把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划分为3大类:①沉积(变质)岩源大气降水热液矿床;②岩浆岩源大气降水热液矿床;③近代大气降水含矿热卤水和地热体系. 1989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中日同位素地质讨论会上,日本的松久幸敬介绍了本洲北部Osorezan含金热泉体系H、O同位素研究成果,指出它是现代局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淋滤第三纪火山岩而形成的富含H_2S的含金热泉体系,温度在90℃  相似文献   

14.
<正>洋底大规模热液成矿系统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矿床研究重点领域之一。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主要分为两大类:VMS型矿床和SEDEX型矿床,一般规模巨大,矿石储量通常百万吨-上亿吨。典型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自上而下通常分别为热液沉积物和烟囱体、固结的硫化物丘、网脉状矿石(马文璞,1993)。目前国内外对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成因的倾向认同:作为金属来源的新生玄武质洋壳、由地壳拉伸出现的裂隙系和驱动海水环流的热源为洋底热液成矿的三个必要条件(林文洲,2000)。成  相似文献   

15.
《地质与资源》1994,3(4):312-316
菱泉5号矿脉石英—冰长石氧同位素判别──在矿脉形成过程中热源与水源的变化──1前言根据对矿床及地热系统的地球比学研究发现,形成浅成热液型矿床的热水(含矿溶液),富含有地下深部循环而被加热的天水成分,当这种热水上升到浅部发生沸腾并与地下水发生混合时,金...  相似文献   

16.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新课题。盆地演化过程中,压实流体系统温度场、动力场和地球化学场可以通过地质研究和数字模拟来重塑。粤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存在三种类型的矿化流体。大宝山型流体与岩浆热动力作用有关,形成海底火山热液沉积多金属矿床;凡口型流体与深部建造的循环热液有关,形成中低温海底热泉喷溢沉积铅锌银汞矿床;红岩型流体与盆地成岩压实水有关,形成低温单一黄铁矿矿床。粤北晚古生代盆地沉积物主要由透水性较好的粗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组成,沉积建造厚度较薄,数字模拟结果表明,盆地压实流体系统难以形成较高的地热储和流体势,不可能形成自身的突发喷溢。但在同生断裂作用引导下,流体在沉积层的特殊部位汇聚形成红岩型低温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7.
热液改造型矿床在我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云南元阳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热液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此矿床的成矿热液系统是岩浆热液和改造热液组成的混合热液系统,为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造山带总体上可划分为中元古代-古生代主要与裂谷、坳陷槽有关的海盆同生沉积成矿以及中生代与大规模陆内俯冲造山体制有关的后生热液成矿两大阶段,且中生代所形成的浅成和中深成两类热液矿床在横向上分带并呈相邻平行展布,成对共生,构成双成矿带,其形成机制是扬子地块及华北地块分别往秦岭发生陆内俯冲,使与挤压、转换挤压-变质变形、深成侵入-深源流体成矿系统有关的中深成热液型矿床形成于仰冲板片前缘的推覆-隆升带中;而使与伸展-高地热场(火山、浅成侵入)-地热流体成矿系统有关的浅成热液型矿床形成于推覆-隆升带后侧的同碰撞伸展带中.  相似文献   

19.
大陆超深科学钻探揭示了地壳深部流体性质及运动特征。如最近完成的德国科学深钻的先导孔,在3400m之下发现了开裂岩石系统,其中充满了高盐度流体。科拉超深钻6000m之下,出现了压碎带和破裂带及流体的活动等。这表明,地壳中的水热系统是广泛存在的,其物化性质、成份、运动特征显示出某种超常现象。 Etheridge(1983)强调地壳中的流体系统对于地壳的构造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壳深层次的流体可能主要依靠有效压力自身开辟通道,运动的边界条件是流体压力(渗透压)大于主应力。有效压力形成了张裂系统,在流体通过后,压力减小,张裂系统重新封闭。这种作用可以发生在40kin的深度。目前人们已发现了十几种现代的和近代的热液成矿作用,它们主要在现代及古地热区,如环太平洋地热带及大洋中脊。 1.水热系统、成矿热液与热液矿床的内在联系和区别:Skinner(1979)曾指出,地壳中热水溶液在地壳中常见又广泛分布而热液矿床却不多,究其原因是金属搬运和沉淀方式所致。实际上,地壳中常见和广泛存在的并不是成矿热液,而是水热系统及其流体。水热系统是地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的动力包括地热梯度、压力梯度、密度梯度以及流体的  相似文献   

20.
对雪峰地区金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金矿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和印支-燕山期,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地层,成矿能量则由地热异常场提供。该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热液型矿床,其成矿机制为地热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