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围找矿、深部找矿及隐伏矿床预测是当今地质勘探工作的重点之一。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本质上属于热液矿床。地质特征表现为发育明显的蚀变分带,其主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断裂带构造控制,矿化体多呈破碎蚀变带形式出现。此类型矿床成矿潜力大,复杂种类多。许多大型多金属、贵金属矿床皆为此类型。对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外围、深部以及控矿断裂的成矿潜力预测和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小秦岭成矿带中南部,受小河断裂次级构造的控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大型银矿床,预计资源远景达到3 000 t。为了研究董家埝银矿床的成矿时代,打开区域找矿的新思路。本次研究通过对董家埝银矿床中的矿化蚀变绢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绢云母的坪年龄308.9±4.11 Ma,等时线年龄为298.82±10.07 Ma,认为董家埝银矿床形成于古生代晚期。依据银矿石、岩浆岩、蚀变岩及沉积岩等岩矿石的LREE/HREE-ΣREE与(Sm/Eu)样品/(Sm/Eu)球粒-(Sm/Eu)样品投图结果,认为岩浆岩、蚀变岩及沉积岩都参与了成矿作用,其中蚀变岩与银矿石的关系最为密切。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董家埝银矿床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在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体系下,深源岩浆向上侵入,与地壳物质发现相互作用,最终在构造及破碎带等开放的空间富集成矿,形成以蚀变岩型矿床为主的热液型银矿床。董家埝银矿床成矿年龄的确定对于认识小秦岭地区银矿成矿演化及区域找矿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围岩蚀变与成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岩石的元素含量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入手,认为硅化和钾长石化岩石的钼含矿性最强,硅化和钾长石化与钼成矿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围岩蚀变始终伴随着钼成矿作用的每个阶段,且不同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不同的围岩,其蚀变类型不同;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岩体中心向外侧依次为钾长石化-硅化带(强蚀变带)、硅化-绢英岩化带(弱蚀变带)、硅化-青磐岩化带,强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其蚀变作用的强弱与钼矿体的品位高低相对应,确定硅化和钾长石化是该区最有效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赣南九龙脑矿田位于南岭构造-岩浆成矿带东段诸广山崇(义)—(大)余—(上)犹钨锡多金属矿集区,其最大特色以九龙脑成矿岩体为中心,产出一系列钨锡银铅锌铌钽多金属矿床(化),矿化类型包括内带-外带热液石英脉型、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带型、云英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成矿时代始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大爆发,成矿母岩为富含W、Sn等成矿元素的重熔“S”型花岗岩。本文在系统研究以往地质、地化和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九龙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和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作用,以及围绕九龙脑成矿岩体内外接触带由内到外发育高温钨锡矿床—中高温钨铅锌银矿床—中低温金银铅锌矿床的成矿与地球化学分带,总结了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受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呈现出“东西成行、北北东—北东成列”的等距性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九龙脑矿田具成因联系的“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根据上述研究进行了成矿预测,优选九龙脑地区钨锡矿A类预测区4个,钨铅锌银矿、锡矿B类预测区各1个,金银铅锌矿C类预测区1个。  相似文献   

7.
乌兰乌珠尔铜矿床处于柴达木陆块西南缘、祁漫塔格山北坡-夏日哈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是青海省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乌兰乌珠尔铜矿床的发现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的斑岩型铜矿床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通过对乌兰乌珠尔铜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硫氧同位素特征、蚀变类型、分带特征及其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与破碎蚀变带中的斑岩脉有关,矿体围岩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特征,蚀变主要有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3种类型,铜矿化主要分布于绢英岩化蚀变岩中,而铜矿体则全部集中在强绢英岩化岩石中,总结了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类型和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青顶金矿床地质、蚀变岩石类型、蚀变矿物、蚀变岩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岩石英包体的物理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确定了主要金矿体、主要成矿阶段的围岩蚀变岩的分带特征.研究了围岩蚀变岩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壳源深熔花岗岩-热液流体-碱酸交代作用的蚀变岩带形成模式.指出了围岩蚀变岩带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对冀北17个银矿床地质调查和5个大一中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剖析研究基础上,从银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控制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演化上,确定了冀北银矿床有3个成矿系列,8种矿床类型。提出牛圈子为火山喷气-热泉型银矿床;蔡家营为古喷气-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银冶岭为层控-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的新认识,建立了冀北银矿床成矿模式和地史演化的区域成  相似文献   

10.
豫西整装勘查区的栾川南泥湖钼钨矿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产钼矿山。该区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经过广泛系统的地质勘测和地质科研工作。然而,该斑岩夕卡岩型钼钨成矿系列或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在野外如何识别?通过什么地质测量方法能够把成矿岩系和它们的栾川群变质围岩区别开?不仅是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泥湖钼钨矿田深部外围找矿的难题。本文研究豫西中生代花岗岩钼钨多金属成矿事件,在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成矿地质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判别标志,开展矿田构造岩相地质填图。通过实测9条构造蚀变分带剖面,在6 km2区段内实现1∶1万构造岩相填图。建立接触热蚀变和接触交代蚀变两种类型,确定硅灰石角岩带、石榴子石角岩带和碳酸盐化角岩带,以及夕卡岩带、夕卡岩化带和弱夕卡岩化带,共6个分带。结果发现:南泥湖-三道庄矿区南部接触热变质作用发育,呈环状硅灰石角岩带、石榴子石角岩带和碳酸盐化角岩带;而北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呈东西向广泛发育,从东到西依次为夕卡岩带、夕卡岩化带和弱夕卡岩化带。矿区南部围岩以泥质火山岩为主,北部围岩为碳酸盐发育的地层建造,这是影响上述两类蚀变岩分布和发育程度规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区域矿产调查给出了新的思路和实际测量填图成果,对于基础地质科研紧密结合地质找矿生产实践提供了示范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银岩—东田金银多金属矿远景区土壤金元素异常明显,矿点普遍。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金银矿床(点)受岩性及构造控制,NW北向含金脆-韧剪切带是主要的控矿和贮矿构造,并且延深大的特点可指导其他矿点找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找矿远景较大,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类型。提出有望预测区。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桐柏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守全 《物探与化探》2005,29(6):510-514
银洞岭银矿床属变质碎屑岩型银(金)矿床, 其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歪头山岩组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 歪头山岩组下部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Ag含量相对较高, 成为银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蚀变作用导致成矿元素显著带入, 而对稀土元素的迁移影响不大;成矿热液的运移以渗流作用为主、渗透作用为辅;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的建立, 为该类型矿床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银矿田含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向民 《西北地质》1998,19(2):10-18
对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中白银矿田成矿蚀变岩的研究表明,蚀变岩筒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心部位是绿泥石化带,汉发泥石+石英+黄铁矿组合为特征;其外是绢云母硅化带,以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组合为特征,最外则是蚀变带或弱蚀变带。岩石化学上,随着蚀变作用增强,MgO、K2O、FeO增加,而Na2O降低;白银矿田成矿系列中Cu-Zn型到Cu-Pb-Zn型、Pb-Zn-Cu型矿床,绿泥石中MgO、Si2O和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孙淑娟 《吉林地质》1992,11(1):43-52
山门银矿床围岩蚀变呈面型及线型分布,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蚀变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蚀变矿物组合在时间上表现由复杂到简单,由高温到低温的演化特点,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伊利石—绢云母化极为密切。文中探讨了不同蚀变岩段蚀变岩带化学成分变化、元素的带入以及微量元素,成矿元素由红化带到硅化带逐渐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5.
桐柏围山城金银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山城金银矿带位于桐柏一大别山金银成矿带北亚带。矿带内各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床,新元古代歪头山岩组既是矿带内的赋矿地层也是重要的矿源层,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本文从围山城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类型等方面,对矿带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构造变形过程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西北地区的特大型金矿床,为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分带规律,对胶西北地区矿床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以及各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应力测算的系统研究,揭示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化学过程。研究表明,(1)矿床断裂下盘由远矿围岩到矿体的构造蚀变分带模式为:弱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强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绢英岩化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黄铁绢英岩带(金矿主要发育带);(2)金矿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古构造差应力值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3)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Si、Na、Ba、Sr迁出,K、Fe、Cu、Zn、Pb迁入,Au含量不断增加,在未蚀变到弱钾化阶段,元素总体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而在强钾和绢英岩化阶段变化幅度较大。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与岩石组分迁移具有耦合关系,绢英岩化阶段古构造差应力值较大,岩石破碎产生张性空间,同时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大,热液活动强烈,易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哈拉河银铜铅锌矿为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斑岩体为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围绕侵入岩体,围岩蚀变强烈。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关系的研究是斑岩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围岩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以及蚀变类型与矿化体品位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拉河矿区内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比较明显,由深至浅依次为钾长石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区内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决定矿化类型和矿化强度,银矿化主要发育青磐岩化带内,铜铅锌矿化主要产在绢英岩化带内。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前人矿产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找矿工作,笔者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优选的重点异常区内发现了4个矿点。矿产种类为铜、银、铅、锌,矿产类型为火山-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已圈定的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北西向中-大型断裂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层内,多金属矿体沿蚀变带平行分布,赋矿岩石多为蚀变英安岩、构造蚀变岩。研究认为,冰沟—鸭子沟地区分布的火山岩成矿元素含量高,是区内的矿源层。各种类型的构造发育,导矿和容矿空间具备。化探异常强度高、分带明显、套合好,异常区内已发现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矿化蚀变带,圈出多条矿体,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麻子沟铅银矿床为次火岩—中低温热液矿床。次火山岩侵入活动过程中的热液,是成矿的主要热液来源。热液沿断裂破碎带溶解地层中的成矿物,使其在热液中富集,在成矿有利部充填、交代围岩形成矿体或矿化。通过对成矿条件、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化蚀变特征及矿体赋存位置分析,建立理想成矿模式,明确区内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一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近NW 向的剪切带为主要控矿因素。近矿蚀变岩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且具有分带特征。按照蚀变分带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采样, 研究了蚀变岩的岩石质量平衡、体积变化(fv = 97 .24% ~71.63% ) 和主成分变异,讨论了活泼元素和惰性元素在岩石蚀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主成分变异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