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2014年6月17日,"我们的海洋"大会宣布了新的合作关系和倡议,最终形成"我们的海洋"行动计划(Our Ocean Action Plan)。主要涉及可持续的渔业、海洋污染、海洋酸化和海洋保护等内容。(1)可持续的渔业。①到2020年彻底结束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基于有效的科学理论,设定渔业规则;发展公平合理和透明的规程,以分配渔业权利;利用各种可获取的技术来强化渔业执法,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到2020年,消除渔业补贴,这些补贴促使渔业船只的生产能力过剩;要求渔业船只采用相关技术减少其  相似文献   

2.
科学用海,是实现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全面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时机,临海工业、港口码头、滨海旅游、能源、石化项目及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保障的关系,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项目建设用海的保障机制,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西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陈圆 《广西地质》2013,(3):30-31
2013年1月29日,广西海洋局出台了《广西海洋观测预报业务体系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全面加强广西海洋观测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促进海洋观测预报业务体系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为广西沿海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覃 《广西地质》2011,(6):45-46
一、广西908专项进展概况 广西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广西908专项)是国家同名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学科综合度最高、参加单位最多、运用技术和装备最先进、投入经费最大的涉海综合性调查。广西908专项任务目标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以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科学管理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质》2011,(11):F0002-F0002
2011年11月14日,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一行到广西检查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广西海洋系统工作人员,听取广西海洋工作情况汇报,并就进一步做好海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春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檀庆瑞,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建刚,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广西海洋局局长张创智等陪同检查。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国,渔业经济繁荣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从文献产出与最新战略2个视角解读了加拿大的海洋研究现状,分析其海洋研究重点与热点趋势。研究发现,加拿大的海洋科技主要关注海洋种群与生态系统、海洋环境与物种保护、海洋监测与数据信息、海洋技术与管理工具、气候变化与北极研究以及深海物质能量与动力机制,未来加拿大将在北极研究、全球变暖、生态系统监测、深海探测以及海洋新能源与新技术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综上,加拿大的研究态势与发展趋势可以给我国发展海洋事业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环境预报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涉及到海上安全、海洋能源开发与保护、远洋运输和海洋渔业等许多领域和方面。近年来,各国的全球海洋预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全球海洋数据同化实验(GODAE)Ocean View计划为各国提供协调和技术支持,发展并建立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将全球海洋预报的概念实现业务化运行。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以海洋动力数值模式作为动力框架,将近实时高质量的观测输入场通过资料同化融入到模式中,实现对全球范围多时空尺度的海洋状况提供未来演替的预测,并对产品表现不间断地进行监测以保证预报服务的质量。简要介绍和回顾GODAE Ocean View所涵盖的全球海洋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对全球海洋预报未来发展的难点与问题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8.
侧扫声呐在人工鱼礁跟踪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李妍  许祝华 《江苏地质》2020,44(3):307-311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工鱼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人工鱼礁的设计时已考虑了防沉降、防倾覆等因素,但在建设过程中仍会面临上述问题,影响礁区的建设效果。利用侧扫声呐对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示范区进行鱼礁数据采集,根据阴影长度计算目标物高度的原理计算目标鱼礁的高度,分析对比鱼礁沉降量,结果表明个别礁体存在破损、倾斜,实际礁体布局与预设布局有一定的偏差,方形礁体抗沉降能力优于“十”字形礁体。  相似文献   

9.
水母暴发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松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3):257-261
在过去的10多年中,全球海洋中的水母数量都有所增加,在一些局部区域出现了水母种群暴发的现象,主要是在近海、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渔场和高生产力区。水母暴发已经形成重要的生态灾害,对沿海工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造成严重危害。水母暴发的原因、生态危害、如何应对等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引起全球沿海国家的重视,也是国际海洋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水母特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水母暴发的研究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水母的暴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渔业活动、富营养化、海岸带工程等密切相关,水母暴发现象是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对水母暴发机理的研究,将会加深对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海洋生态系统演变机理和变化趋势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卫星遥感监测我国沿海水色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星水色遥感器的发展,以及我国在90年代建立的海洋水色遥感应用技术系统,包括资料接收、处理、查询、分发、试应用和辐射验证等系统,重点论述了利用我国的FY-1C卫星以及美国的SeaWiFS和AVHRR卫星资料监测我国沿海的水色环境,包括沿海水体的叶绿素和悬浮泥砂浓度的时空分布,赤潮的监测以及沿海海区流场的研究。研究表明,卫星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海岸带区牧化管理、河口港湾工程环境评价、海洋污染环境的监测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弘扬海洋文化,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2010年6月8日,广西海洋局在南宁市开展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号召人们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关爱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海洋锋和锋面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锋是水文要素特性不同的2个水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是一种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对渔业、军事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物理海洋学以及海洋交叉学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近海由于众多环流、水团和涡旋在此交汇,海洋锋现象十分显著,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国近海的海洋锋产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从实测水文资料分析、遥感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分别回顾了黄海、东海、南海北部等中国近海海域海洋锋的研究进展。对于海洋锋的预报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但目前对近海海洋锋预报的需求十分迫切。回顾总结了国外海洋锋预报的进展,集中介绍了黑潮锋、冰岛—法罗群岛锋、湾流锋和墨西哥湾锋面涡旋的预报方法和现状,最后对如何开展中国近海海洋锋预报提出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西海洋山地区发现晚奥陶世笔石化石廖忠直(广西第一地质队)海洋山地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大地构造处于桂东北凹陷海洋山褶断带的西侧。广西区调队于1963年在开展1:20万兴安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将本区的奥陶系划为早奥陶世黄隘组,由于未发现化石,时代归属一直...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全国唯一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海洋资源丰富,岛屿众多。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广西的海岛总数为624个,总面积72.76平方公里,岸线总长472.64公里。在行政上分属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管辖,其中北海市68个、钦州市303个、防城港市253个。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匮乏,海洋开发程度不断加深,近岸海域面积不断缩小,海岛作为维系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领地,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对促进广西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强跃层大振幅内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内波是分析整个海洋中能量的收支和平衡问题时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 ,对它的研究不仅在整个海洋动力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对海洋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推动其它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浅强跃层大振幅内波是海洋内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人类在浅海中的活动之影响尤其引人注目 :如对海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及开采设施的安装施工和正常工作等具有直接的或潜在的破坏性 ;能够改变海水中声传播路线 ,从而影响声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 ,使众多利用声信号进行测量的调查仪器所获取的大量观测资料中带有难以去掉的噪声信号 ;可将富含营养盐底层水带到表层 ,改进了海洋生态环境 ,因而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渔业捕捞及海洋养殖业的发展等具有指导意义 ;还对环流场、物质输运、航道淤积以及深水沉积等有一定的影响。文中主要从浅强跃层大振幅内波的生成机制、传播演变、模型描述以及观测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浅强跃层大振幅内波研究的进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夏真 《中国地质》2009,36(6):1425-1432
钦州湾是广西最大的海湾,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是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主要支柱区域之一.近年来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了人为地质作用,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发展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2006-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北部湾广西沿海执行"北部湾广西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根据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品测试资料,分析了钦州湾海底沉积物中有害元素Hg的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布特征,表明Hg污染主要来自于船舶影响.钦州湾口门内的Hg污染小于口门外,向外海则污染逐渐降低;Hg含量愈近海底,其值愈高.通过分析,认为Hg值在海底70 cm以下趋于稳定,确认约700年前开始,钦州湾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加;约130年前,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总体上,Hg测量值均低于标准值,说明钦州湾环境目前尚好.但环境已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防止污染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7.
陈圆  梁群 《广西地质》2014,(2):42-44
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和滨海湿地是广西北部湾的特色海洋资源,也是全球的重要保护对象,是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的重大标志。广西北部湾是我周的重要渔场,是南海具有高度物种多样性的代表性海域之一。此外,广两北部湾沿海也是我国目前最洁净的近海海区,是展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一个重要国际窗口。  相似文献   

18.
陈圆  张新德  韦江玲 《广西地质》2012,(8):20-22,25
广西沿海是遭受互花米草这种外来物种入侵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分析了互花米草入侵的历史、现存面积、分布特点、扩散的速度及途径,及其对广西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应对互花米草扩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斌  王红  张才童 《地下水》2014,(2):138-139
调查门楼水库库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背景和动因,从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基础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门楼水库库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优势,指出了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前景,提出了库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途径:因地制宜搞好环库休闲旅游农业建设规划;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营造休闲、观光、旅游的必备条件;营建一批高品位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联动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2010年度汛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国海预字[2010]259号),6月22日~24日广西海洋局在沿海三市开展了汛期海洋灾害防御工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