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姚颂恩(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对象,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凭借条件。纵观福建旅游资源有如下三大特点:(一)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千姿百态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西靠闽西山...  相似文献   

2.
李屹  王凤霞 《热带地理》2024,(2):326-338
基于去哪儿网在线游记所获取的数字足迹数据,在锚点理论框架下综合运用流向统计、关联规则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三亚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凝练不同类型旅游者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游览特征。结果表明:1)三亚市旅游流呈现“一心两核”和若干核心路径的流动格局,三亚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受景点受欢迎程度的影响,核心区处于沿海岸线区域,展现滨海旅游城市的特征;2)在三亚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中核心节点分布不均匀且结构洞现象明显;3)三亚市旅游流结构网络的中尺度旅行的旅游者占多数,其次为小尺度旅游者,大尺度旅游者最少,各尺度各游览类型的旅游者都倾向于游览沙滩型旅游地和岛区,即地文景观类旅游地,而不同尺度下不同游览类型的旅游者游览倾向又有所不同;4)三亚市旅游流的旅游吸引系统呈分级分布且有多个锚点吸引物,不同的锚点吸引物除沙滩型旅游地和岛区外,对不同游览类型和游览时间的旅游者吸引力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西北地区的旅游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却显得落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过于分散,景点间距过大,由此导致游览行程过长,游览内容单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游客的选择。而与此同时,在国外,列车旅游早已作为各国旅游业的重要旅游产品为世人所熟知。文章从分析我国西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针对景点分散这一制约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客观不利因素,肯定了开发旅游列车产品的思路。作者以西北地区为例,结合目前我国旅游专列发展现状,提出开通“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构想,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不同的旅游功能下起决定作用的几个指标的基础上,拟建了四个识别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了河北省西大洋水上活动、游览观光、会议度假和青少年野营开发的适宜度。可为同类型旅游湖泊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5.
黄山翡翠谷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翡翠谷景区旅游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景区规划的原则和设计理念,并就旅游环线,景区划分及主要景观作出规划设计。将翡翠谷景区构想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普考察于一体,以“博爱”和生态回归为主题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从环境感知、旅游期望、游览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和游客抱怨6大影响模块建立了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并对黄山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黄山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82.34。从6大影响模块来看,游览价值是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β32=1.266),满意度又直接影响忠诚度(β53=0.972)。从6大模块的具体影响因素来看,社会服务环境感知是影响环境感知的关键因素(λ21=0.878),社会服务环境期望对总体旅游期望影响也最大(λ2=0.94),价格是游览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λ52=0.913)。文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对TSI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是我国北方的旅游避暑胜地 ,其风景名胜区有北戴河海滨浴场、老龙头、山海关等。秦皇岛自然条件优越 ,夏季受海陆风影响 ,湿润温和 ,盛夏时节平均气温22℃。秦皇岛历史悠久 ,商代属孤竹国 ,战国时期属燕国 ,秦时属辽西郡 ,西汉时属幽州 ,唐代为临榆 ,明初为永平路 ,并在北戴河设金山卫驻水师 ,成为军事重镇。到秦皇岛旅游 ,可以游览以沙滩海滨为主的北戴河旅游区 ,游览以古城山海关和天下第一关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景区 ,游览以秦皇岛港口为中心的海港旅游区 ,以及附近的众多景点。北戴河海滨旅游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南部 ,北依联峰山 ,南…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上海市高校旅游资源以及高校旅游客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上海市高校旅游存在政校企合作的开发模式、高校自主开发模式、游客自发游览模式等3种开发模式.上海市高校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形成良好的开发氛围、缺乏市场化运作、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单一.最后提出上海市高校旅游的开发对策,包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校旅游、建立政府主导型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黄耀丽  聂磊  李凡 《热带地理》2003,23(4):376-379
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该类经济产业具有双重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挖掘、整理、开发佛山丰富而零散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进行产业化组合,建立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即可发挥其独特旅游吸引功能,又可成为诸多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西大洋旅游开发的神经网络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确定不同的旅游功能下起决定作用的几个指标的基础上,拟建了四个识别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了河北省西大洋水上活动游览观光,会议度伟和青少年野营开发的适宜度。可为同类型旅游湖泊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见诸于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之中。  相似文献   

12.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银发族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银发族选择旅游目的地最重要主因子分别是行程感受、安全需要、目的地类型和设施条件。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4个调查结果中的子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行程节奏舒缓度、饮食安全、目的地舒适度以及游览观光类型目的地等4个子因子是银发族选择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五一”黄金旅游周,笔者赴河南游览洛阳龙门石窟、济源王屋山风景名胜区后,专程自济源前往山西阳城县,观光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近阅《中国方域》(2004年第3期)其封面至封底四个版面的“皇城相府”景观系列彩照,不禁触景生情,总想写点什么,以弥不枉此行。想来想去,还是从地名与旅游的学术角度着笔,题目权且就叫——“皇城村”名称寻脉追踪。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商丘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古迹独特、种类齐全、知名度较高四大特点,并从游览价值、交通条件、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对商丘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全面分析了商丘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的认识不足、保护开发不够和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认为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短途旅游中心或地域性旅游中心。提出以“豫04”省道为轴线,以永城芒砀山旅游区、睢阳古城旅游区和睢县北湖旅游区为重点,合理规划,加快开发,重视旅游形象策划和旅游产品包装,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和旅游宣传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名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欣欣向容,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的城市名,游览的景区、景点名,旅游饭店、宾馆等一类地名,构成了旅游地名。旅游地名的功能与其它地名既有共性规律,也有其个性特点。一、旅游地名的实用功能地名具有独有的定位性质,人们可以“...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线路组织模式的研究角度,重点分析世博旅游线路组织模式与规律,有助于对旅游地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基于旅游社国内世博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大小华东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旅游线路中旅游目的地的组合规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大小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上海世博+古镇园林为主题的旅游路线最受世博游客欢迎;世博游客大都选择在小华东区域内进行游览;大小华东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上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作为门户型和离境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翡翠谷景区旅游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景区规划的原则和设计理念,并就旅游环线、景区划分及主要景观作出规划设计。将翡翠谷景区构想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普考察于一体,以"博爱"和生态回归为主题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实景演出是国内旅游开发中文化旅游融合的典范.基于旅游表演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桃花源记》为案例,探讨实景演出的空间生产机制,得出结论如下:①以桃花源景区和演出公司为主导,改造生产出物质空间,构成白天的景区游览空间;②通过灯光、音效、烟雾的效果将夜间的景区空间分割为前台和后台,在前台游...  相似文献   

19.
借鉴"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方法,提出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指出体验(式)旅游开发要认真研究游客的消费取向,注重旅游情景规划,营造体验氛围、编织动人心魄的故事、精心导演活动、合理安排游览线路和时间;在充分了解游客心理特点和角色特征基础上打造体验服务,设计体验性纪念品,让游客获得难忘体验。  相似文献   

20.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121,自引:0,他引:121  
章锦河  张捷 《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并以黄山市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02年黄山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及其效率。结果表明:(1) 黄山市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06 hm2;(2) 黄山市人均生态赤字达0.219 hm2,其中旅游生态足迹的生态赤字“贡献”为48.40%;(3) 黄山市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年度转化值为12.36 hm2,是当地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9倍;(4) 黄山市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为684美元/hm2,是黄山市单位本底生态足迹产值的1.17倍,但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61.84%;(5) 黄山市单位旅游游览、购物、住宿生态足迹产值高,而旅游交通、餐饮的单位生态足迹产值较低;(6) 旅游生态足迹的区际转移导致旅游生态责任的区际转移与生态影响的区际扩散,旅游业发展具有全球性生态影响的特征。最后指出了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