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峰丛山区分散供水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南峰丛区居民主要采用溶井、水柜与水窖三种模式进行分散式供水,其水源分别来自地下河、岩溶泉及雨水。水柜供水适用于有使用价值的泉水出露的峰丛山区,溶井供水主要适用于有竖井的峰丛洼地底部及溶丘谷地边缘,水窖供水多用于地势较高、地表垂向岩溶极为发育、仅有雨水可供利用的峰丛山区。在大量调查与实际工程基础上,本文分别对三种供水模式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分散供水模式的设计示意图。分散供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址布局不合理、设计与施工不科学以及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对分散供水工程进行储水、供水与水处理一体化优化设计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近些年兴起的多种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包括渗流井取水工程,大口井-辐射井取水工程,竖井汇流取水工程,庭院式分散农户和小型集中供水取水工程,以及水平井取水工程。介绍了各类取水工程的原理、适用条件和主要优点,并列举了部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3.
郝奇琛  石建  苏晨  姜山  邵景力  万淼 《水文》2013,33(5):39-45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问题,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岩土样分析、综合评价研究,查明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圈定生活饮用水找水靶区。结合供水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供水现状及供水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3种供水模式:以浅层孔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以深层孔隙水为饮用水源集中供水并且以浅层孔隙水为生活用水水源的分散供水模式,以及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供水模式的划分可为鲁西南高氟改水工作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陶晓玲 《地下水》2012,34(6):169-170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饮水安全日益突出。以陕西省镇安为例对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得出,饮用水水质超标、供水点过于松散、供水保证率低、技术管理薄弱等;提出加强镇、村两级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建设,提倡多元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4)
礼泉县近年来的农村供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逐步提升,运行管理方式也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认为:礼泉县17千t万人的集中供水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管理,45处单村供水工程由各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行管理中主要存在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薄弱、水质监测不够及时准确和维修养护经费缺乏等问题,应在远期运行管理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探索单村供水工程的合理管理机制,提高县域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效率,以期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南红层地区人畜饮用水季节性短缺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通过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四川省、重庆市红层浅层地下水分布广、埋藏浅、补给充沛、更新速度快的自然规律,结合红层区农户居住分散、人畜饮用需水量小的用水特点,提出了红层浅层地下水资源化的认识和相应的"小口径浅井"开采技术、"一户一井"分散式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海军 《地下水》2014,(1):135-136,148
东雷抽黄供水工程是利用节余水量对渭南市中心城区、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工业区以及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供水,保障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的应急工程。分析计算得出:供水工程在来水频率75%(95%)典型年时的可供水量可以保障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同时对农业灌溉的影响不大是三个供水区理想的应急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会引起大范围的地表水污染, 对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形成挑战,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危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稳定。地下水与地表环境联系较弱, 利用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是最安全的水资源保障措施。本研究以扬州城市规划区为例, 确定了规划区应急需水量为17.2万m3/d, 应急时长为15 d, 主要开采的第Ⅱ、Ⅲ承压含水层限采红线水位埋深分别为20 m、30 m, 根据研究区应急供水需求制定了4种应急供水方案。方案1和2为水源地集中供水, 方案3为分散式供水, 方案4为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依据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基于HydroGeoSphere构建并校正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型, 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供水方案应急抽水引起的地下水位降落趋势及其与地下水开采红线的关系。研究表明, 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方案可以明显减小工作区内的水位波动, 减缓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降低地面沉降风险, 对现有管网的利用也较为充分, 可作为应急供水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赵荣政 《地下水》1998,20(2):84-87,93
乡镇供水,是水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批准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明确规定:"新建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贷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因此,正确、合理地核定水价并按核定的水价标准收取水费,使工程管理单位逐步走向企业化管理,这是今后乡镇供水得以巩固、发展的关键。现提出乡镇供水工程水价计算及财务分析方法,供参考。1供水成本计算"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规定:"供水成本包括工程的运行管理费、大修理费和折旧费以及其它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费用"。所以供水成本计算公…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6,(4)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以集镇和农村供水工程为对象,对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和分析。认为村镇供水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不规范;提出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依法规范管理秩序、健全供水价格体系、创新村办工程管理模式、明晰管理责任;提高供水保证率;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规范运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吕晓玲 《地下水》2023,(6):109-111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辖4区8县。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皆有,大致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本文在对宝鸡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及管理中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别从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讨论结果认为:宝鸡市农村供水工程中主要存在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达不到标准、水质难以得到保证及管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为:(1)工程建设方面:做好农村供水工程谋划规划工作、争取政府重视财政全力支持、创新投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狠抓建设管理,加快建设进度、注重典型示范,加强宣传引导。(2)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从源头到龙头保障水质、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创建运营专业化模式、强化示范创建和监督考核激励。分析结果旨在为宝鸡市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谋划及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行供水工程管理的必要性,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加强领导和深化体制改革的措施推进农村供水统一管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溶井微污染水供水就地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井是西南岩溶区主要的分散式供水方式。本文在对典型地区溶井水污染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分散供水水处理工艺原理的分析,提出了溶井供水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并结合中试试验,对溶井快渗池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水处理工艺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试验表明,溶井在采取水处理措施后,出水浊度均低于5度,微量有机物去除率大于35%,氨氮可削减60%以上,细菌总数最大可截留95%;溶井快渗池工艺在溶井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药剂,避免了混凝剂和消毒剂对水质产生的副作用和卫生问题,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吉林西部供水工程所涉及的部分行政区以及向海、莫莫格、查干湖和波罗湖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盐碱化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西部供水工程项目覆盖区总体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其中查干湖生态区与莫莫格生态区的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而覆盖区域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地下水矿化度以及气候条件,其中地下水位埋深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村供水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充分建好、管好和用好农村供水工程,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久效运行刻不容缓.聊城市农村供水综合信息化系统将先进技术充分融合,以基础数据统计与管理等几大功能模块为载体,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提供各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聊城市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农村供水工程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清市已于2005年底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但供水规模万人以上的仅20多处,同时存在单村工程较多,供水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理顺及电费价格过高等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农村饮水安全面临工程改造和规模化供水的形势,提高采取政府出台管理办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和完善规章管理制度,推广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管理及信息化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等措施,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8.
袁捍卫 《地下水》2005,27(1):64-66
东聊供水工程是聊城市的主要供水工程,担负着聊城全市人民生活及工业供水的重任.本文着重阐述了该工程中应用的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体系、操作系统及通讯网络设计等的技术要求.扼要论述了该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优越性和由此产生的效益.并结合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提出了类似工程建设中控制系统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5)
宜川县从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工程以来,共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01处,解决了8.68万农业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3%。本文在对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宜川农村供水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实际情况,从制定完善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宜川县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供水单位管理和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好农村饮水工程长远的运行管理问题,使宜川县农村饮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力,为农村供水水质不断改善和县域群众健康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4)
青海南部地区主要包括黄南、海南、玉树、果洛州。海南州恰卜恰镇等少数几个镇采用机井供水之外,其余各州城镇多采用大口井供水。大口井具有出水稳定、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的特点,从大口井的成井工艺、取水形式、供水能力等方面对大口井在供水工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