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无人机地理视频数据描述模型的核心要素包括描述无人机位置和姿态的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对应的视频数据以及描述地理视频基本信息的元数据。对空间数据扩充时间线性参照,使其对应指定的视频帧或视频片段,通过空间数据、时间线性参照解算视频帧地理位置,将视频数据与空间数据集成,实现地理视频的查询、更新、三维渲染以及视频帧定位。以乌鲁木齐市白鸟湖新区为试验区,通过采集视频数据,同时结合OSG图形引擎设计了三维无人机视频GIS系统。系统测试表明,该文提出的无人机视频与三维GIS集成方法是可行的,且技术实现简单。应用分析表明,将无人机视频与三维GIS集成可提高视频影像判读效率,有利于获取更多空间属性信息,在城市安全、灾害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入了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七步法,并采用OWL DL语言描述本体,利用目前成熟的且流行的本体可视化构建工具Protégé完成地质灾害信息领域本体库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地质灾害信息处理标准、专家知识等相关标准,建立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用OWL形式化描述基于多层结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本体应用模型来实现三层地质灾害本体。以具有优势的三峡库区丰富地质灾害资料为依托,以地质灾害多源异构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为主线,引入本体理论和GeoSciML,研究建立基于顶级、领域及应用多层本体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语义集成和共享模型,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目标是解决横向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及单体灾害和群体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理实体的面向对象矢量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模型是GIS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组织、表达、分析、处理和应用的基础。针对基于要素的地理实体矢量描述方法的不足,从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管理角度,提出面向对象矢量模型(OOVM),探讨模型体系结构、空间对象的描述方法和空间数据管理模式。该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将地理实体抽象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并将各空间对象的标识符、属性与方法封装在一起,便于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分布式管理。以公司信息管理为例,设计了基于OOVM的分布式空间数据组织过程,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享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拓扑三角形集的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是数字城市、数字矿山与数字岩土工程建设中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的关键.在空间数据集成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机制与原理,提出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初步方案.通过对Open GIS简单要素规范进行扩展,强调"体"的引入对三维空间数据集成的重要性,针对地上建筑、地形和地层建模分别采用CSG、CD-TIN和GTP模型的特例.提出了对CSG+CD TIN+GTP模型数据进行集成的数据组织结构;并且设计了一种基于拓扑三角形集(TTS)进行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技术框架,提出集成模型数据表达的方法.结合某城市地上下空间建模应用实例,给出基于TTs进行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与建模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空间数据模式匹配认识、明确空间数据模式匹配用途,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首先概括描述了模式匹配在空间数据模式集成、空间数据实例集成、更新信息传播、语义查询处理、地理服务发现等技术应用中的基础地位和引导作用。然后,针对目前人工手动匹配方式的不足,以自动化模式匹配系统研发为目标,从匹配实施方法、匹配效率优化、匹配结果表达、匹配质量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模式匹配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方法、不足及动向。结果表明,当前模式匹配研究仍面临着许多理论难题和技术挑战,而空间数据模式因具有种类多、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匹配问题较一般数据模式将更加复杂,亟须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时空数据模型是描述空间实体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的有机体,是GIS存储、再现、分析动态的现实世界的基础.该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地理实体抽象为空间对象,对空间对象的空间几何信息、属性信息、时间信息进行封装,提出了基于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重点探讨了基于对象的地理实体描述方法、空间对象的时态特征和时态数据的存储方法,为时空信息的有机集成、共享管理、决策分析与应用提供了关于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多边形是GIS研究和应用中使用最频繁的几何对象,该文描述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任意多边形分割算法。从计算几何出发,结合GIS空间数据的特点,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多边形分割算法设计为:1)对多边形及分割线的边界排序,基于扫描线及外包矩形检测查找可能相交的线段,提高相交线段的搜索效率;2)计算交点生成结点信息(包括交点坐标、线号及交点的出入),并存储在独立的单向链表中;3)根据结点链表和原多边形坐标搜索结果多边形。该算法能够分割任意简单多边形(凹凸、曲线边界和带洞的多边形)以及有共享边的多边形。最后在MapGIS7.0平台上,实现了基于简单要素类的多边形分割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多源空间数据语义集成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局部本体向标准本体集成的策略,在构建具有公共内涵属性模板的地理本体前提下,通过地理概念语义关系集合运算构建局部本体概念与标准本体概念间的语义映射关系,实现地理本体集成,并以这种语义映射关系及概念与对象类的关联关系为媒介,通过空间数据语义细化和空间对象融合 、分割等过程完成空间数据集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原型系统,并以某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能有效集成具有不同语义的空间数据集。  相似文献   

9.
GIS和GOCAD支持下的矿山3D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分析3D地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源数据模型分为GIS可描述和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在ArcGIS和G0(:AD平台下构建了基于GIS的多元、多方法集成的矿山3D地质模型.ArcGIS平台下描述GIS可描述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一方面在GOCAD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聚合派生法描述矿山工程模型中的空间实体,并利用Geodatabase建立两者的关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保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空间数据及可视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森林资源数据同步更新和更新后时空数据有效回溯的问题,通过改进传统的小班数据表和小班经营活动表,增加小班经营活动历史表,采用十字链表存储变化小班之间的关系,研究给出了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异步更新和回溯算法,实现了小班数据的异步更新和动态回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