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化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个规范的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流程,并对故障仪器的流通和维修订单的处理动作等信息进行研究,设计了满足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仪器维修管理系统,并在全国地球物理台网业务中部署使用。该系统具有可视化流程操作、维修资源弹性可扩展、维修信息共享和维修资源协同化的特点,满足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化管理需要,并为其它地震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球物理观测台网日常监测工作需求,基于地震观测仪器自动监控软件数据源开发一款可视化软件,用于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状态监控。该软件可对仪器设备状态、网络状态、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对采集数据中的无效数据、异常变幅、干扰、地震和限幅等监控结果进行报警提示,通过可视化窗口,将及时呈现全球及全国地震信息,并利用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仪器告警、地震速报信息的语音播报。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江苏省地球物理观测台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解决业务交流不便,尤其是市县台站维护管理缺乏信息化平台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地球物理观测台站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取任务模式与可视化流程式操作,方便区域地球物理台网中心和台站维护人员快速熟悉并使用,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弥补了市县站信息化管理薄弱的缺陷,是对全国地球物理台网管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1981年11月18—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敬耀主持。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馨菱致开幕词,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副理事长朱岗昆等出席了会议,顾老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指出观测工作是地球物理学的基础,要尽快改变我国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的落后状态;观测仪器要创新、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他勉励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努力克服困难,知难而进;要选题正确,并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5.
回顾西藏自治区地震监测台网发展历程,介绍西藏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并对西藏地区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各类台网布局,提升西藏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朱虎 《地球物理学报》1965,14(3):197-203
目前在我国的物理探矿工作中,比较多地使用了高精度的轻便型石英弹簧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在野外的实际工作中仪器的稳定性是一个问题,看来这一问题与仪器的零点掉格很有关系。仪器的这种不稳定性影响了观测精度的提高。作者拟从研制这种重力仪的工作经验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海和邻区重力测量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77和1979年利用ZYZY型海洋重力仪,在中国东海及邻区获得的重力测量数据,对仪器的测量精度再次进行了评定,编制了自由空间异常,布格异常和地壳厚度等基础图件,参考有关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壳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25日在无锡召开. 江苏省地震局和江苏地球物理学会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委托,在重力学和固体潮专业组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局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国立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院的会谈纪要,中法双方关于地震学和第四纪构造学的合作研究即将全面展开。该纪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活断层研究;②定量地震学;③中国国家地震局加入GEOSCOPE(全球长周期台网)计划。 经双方讨论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已拟定在新疆乌什县境内建立一个全球系统的长周期地震观测台。法国方面负责提供台站设备以及安装、调试仪器;中国方面负责日常观测和管理,并定期将数据寄往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调中心,双方共同享用整理过的全球台网数据。此项计划为期三年。 GEOSCOPE计划是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国立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院的资助下由法国首  相似文献   

10.
地震地球化学离子、气体成分等其它观测项目是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观测项目的规模、观测数据质量和数据预报应用3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了地球化学离子、气体成分等观测项目的背景变化规律;指出近年来观测规模急剧缩小、观测数据评价体系不完善、台网管理缺失严重等现状;并提出需清理观测项目、完善仪器更新机制、加强台网管理和建立人员培训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亚齐-苏门答腊2004年地震很强地激发了地球自由振荡。完全分裂的振幅提供了地震震源的有用信息。特别是分裂的单峰相位约束了持续时间、破裂长度和平均破裂速度。为约束震源的时空有限性,我们分析了地球的某些极慢自由振荡(0S2,0S3,0S0和1S0)的初始相位。我们使用了几个世界范围的地球物理台网的宽频带地震仪垂直记录和超导重力仪数据。估计的该地震的破裂长度约为1220km,震源持续时间约为500s,平均破裂速度为2·4km/s。  相似文献   

12.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白家疃台)在“十五”改造后,布设了一台gPhone重力仪(原PET031)记录重力固体潮,该仪器自2008年起持续稳定工作:台站原有大地动力TRG-1型潮汐记录重力仪(#80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稳定工作,具有稳定良好的重力固体潮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前兆台网技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一套基于陆态网络的重力数据管理系统,以期实现对陆态网络重力仪器自动测试连接、实时监控仪器状态并自动采集仪器数据,最终达到福建区域所有类型的重力仪器数据汇集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发展过程,包括台站建设以及观测设备的更新和发展。观测设备在历经模拟和数字化阶段发展后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准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有效提高了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监测能力。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服务对象不同,地震观测设备和仪器参数、选址条件等也不同,但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设备不断完善更新,测震宽频带仪器包含强震仪器频带范围,2类台网记录互为补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讨论会于1992年9月23日至26日在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32个单位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84篇。 会议除大会专题报告外,并分重力大地测量及重力场理论、重力方法研究地球内部与资源、固体潮观测与重力仪器三个专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内容涉及地球重力场理论,重力及微重力观测,潮汐理论及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山西中南部的地震监测工作,捕捉未来可能发生大震前的重力场变化,配合其它手段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协商,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建立了山西省中南部重力观测网。 1991年8月,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组成踏勘组,进行了现场线路和观测台址的踏勘和选址工作。1991年9月,建成重力观测网。1991年12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使用两台LcR—G型重力仪进行了首次观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8届重力学与团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1月10日一12日在长沙市举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共36篇,到会代表引人,其中近半数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大会宣读论文兀篇,包括:地球重力场理论研究、重力固体潮观测与理论分析,大地水准面研究,航空重力与绝对重力测量,重力勘探金矿、地震监测及超导重力仪等方面.许厚泽院士在会上作了特邀报告:《地球重力学在地球物理和地球重力学研究中的作用》,系统地论述了近年来在地球重力场随时间、空间变化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为作好“八五”期间我国监测台网的调整优化工作,国家地震局科技司针对测震台网的技术装备现状,采取了仪器更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措施,以优化台网的技术装备系统。为解决测震台网中短周期地震仪存在的如记录初动不清、小振幅失真致使某些地震漏报、错报等问题,1990年我们所接到将DD-1地震仪记录器技术改造的任务。经仪器研制人员的努力,已  相似文献   

19.
据伊朗通讯社报道,1990年11月6日晚当地时间21时47分(1817GMT)在德黑兰东南大约1000公里的法尔斯省达拉卜市附近山区发生强烈地震,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中心测定这次地震为里氏6.6级;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为里氏7.0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7.0级。  相似文献   

20.
石英弹簧重力仪(ZS型、CG_2型)是目前我国地震、地球物理勘探及测绘部门进行野外流动重力观测的主要仪器。虽然仪器有温度补偿措施,但在野外作业时,环境温度不可能始终在仪器温度补偿点附近,因而补偿是不完全的。大量实测资料表明,这一类型仪器格值及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这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