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源和《海国图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 《地图》2002,(1):40-41
《海国图志》是划时代的巨著,可以说,《海国图志》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真正的观察整个世界了,它成为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魏源从而也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伟大先驱,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按照国土资源部第4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2017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推介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推荐了81种图书参加活动.通过专家咨询评议并公示,授予《天文·地质·古生物》“国土资源经典科普图书”称号,授予《会飞的恐龙系列丛书》等30种图书“2017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称号,现予以公布,并向全社会推荐阅读.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20日,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60周年纪念日。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谋划发展,经武汉大学批准,定于2016年10月22日前后举办"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发展回顾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系列活动。活动宗旨:弘扬学术,彰显成就,凝聚力量,促进发展。活动内容:回顾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的办学成就,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邀请广大校友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4.
赵杰 《今日国土》2023,(5):30-33
殷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殷商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殷商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源头特色作简要论述,以企佐证殷商文化对殷商部族兴盛发展起着重要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测绘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指导下产生的,是在全国测绘行业各单位测绘文化建设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升华和提炼.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其他各单位行业文化经验基础上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今日国土》2010,(1):37-37
近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举办的“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评选活动揭晓,学会常务理事、本刊特邀编委、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一种精神》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7.
由北京测绘学会主办,《北京测绘》编辑部承办的“南方数码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测绘工程论文评选日前揭晓。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中裕世纪大酒店举办的北京测绘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北京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勇宣布获奖名单。本次获奖的9篇论文已全部分别在本年度《北京测绘》第6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测绘工程”和第11期“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优秀测绘工程论文专栏登出。编辑部祝贺获奖者取得优异成绩,并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8.
“五十五年尘与土,八万里路云和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可以说是对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55年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的生动描述和真实写照。 2014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迎来了建院55周年的喜庆日子,按照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研究院把55周年院庆作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契机,围绕着“三个一”活动部署,出版了一本院庆文集、一本科技发展报告,举办了一场地理国情监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开展了研究院55周年科技成果展,积极做好内、外宣传工作,圆满完成了建院55周年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9.
《今日国土》2009,(10):23-23,24,I0001-I0006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建国60周年华诞。为了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反映今日国土如诗如画的盛景,同时表达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恩之心.本期刊登“国土如画——陈洲其新中国60年摄影作品选”。  相似文献   

10.
弘扬生态文化 共建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慧 《今日国土》2008,(10):15-18,1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之际,我很高兴以《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为题,围绕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办会宗旨,谈谈我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与大家一道讨论交流。一、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14,(8):30-3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和《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按照国土资源部纪念第45个世界地球日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北京科技周活动于5月13日-5月20日举办。这是迄今举办的第八届科技周。本届科技周主题为“科技走进生活”,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宣传当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现代生活观,揭批“法轮功”邪……  相似文献   

13.
<正>由北京测绘学会主办,《北京测绘》编辑部承办的"天弘基业-大疆杯"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优秀测绘论文评选日前揭晓。在2019年11月3日北京测绘学会举办的2019年学术年会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学会副理事长张飞舟教授为获得一、二等奖的作者颁奖。本次获奖的10篇论文已全部在本年度第10期《北京测绘》"庆祝新中国  相似文献   

14.
褚绍唐 《地图》2003,(2):37-45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末年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是我国古代“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曾历尽千辛万苦,踯躅30年,驰鹜数万里,考察了祖国大部分河山,并写下现存约60万字的《游记》,因而被称为千古奇人,《游记》为千古奇书,并已列入我国20部历史文化名著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抗击“非典”阶段性重大胜利,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将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继续推向深入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82周年华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表彰部直属机关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首先我代表部党组、代表部直属机关党委,向受到表彰的耕地保护司党支部等34个先进党支部、李超岭同志等  相似文献   

16.
陈潮 《地图》2005,(6):56-56
《张继民远征路线图》最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是地图出版物中具有开创性的第一幅“个性化地图”,是在继“个性化图书”、“个性化邮票”等新鲜事物之后.又一种创新性极强的文化结晶。它对于开拓地图选题思路,繁荣地图市场,扩展地图文化,起着示范带头作用,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遥感》2006,(2):60-60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的6月25日。这一天是《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子。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1991年5月24日,在纪念这部法律颁布5周年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讨论决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18.
《测绘通报》2008,(6):49
为交流测绘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测绘通报》编辑部拟定于2008年10月在南京举办“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会议主题是:测绘科学前沿技术暨改革开放30周年测绘各学科成就回顾。欢迎广大测绘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自拟题目,踊跃撰写论文,同时大会将组织专家对论文来稿进  相似文献   

19.
寇立研 《地图》2010,(6):40-49
人类曾经对新世纪有很多期许:高品质的生活,无障碍的沟通,还有世界和平。然而十年过去,人们发现这十年如同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一样,战争挥之不去,和平脆弱易失。这十年,大国战争利器日益尖端,基于太空科技的战略导弹攻防甚至将"即时全球打击"提上日程。大国在世界战略地理要冲投棋布子,为未来的大博弈谋取主动;中小国家在有限资源、异质文化、不同宗教的冲突中挣扎,在毗邻国家甚至本国内斗争、抢夺,以求生存;而被全球化所边缘化、自觉不自觉的抵触者们正拿起不同武器开始反抗,从街头抗议、自杀袭击到谋求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着新的焦点与危机。新世纪十年,人类同处一个时代,却在安全思维、战争手段上相差千年。处于国际社会不同进化阶段的各国,奋力在世界版图上寻觅着自己的道路,刻画着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今年6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也是我国《土地管理法》颁布25周年纪念日,同时还是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开展一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弘扬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倡导全社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