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0日发表的艾灸治疗IBS的相关文献,使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分析腧穴频次、分布部位、归经统计,并通过关联规则及组合网络探索临床应用和组穴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40篇,处方142首,腧穴58个,总使用频次为587次。运用频次较多的腧穴有神阙、天枢、足三里、关元及中脘,其中,任脉的腧穴运用频次最高,募穴及交会穴两种特定穴的使用频次较高,腧穴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胸腹部及腰背部。关联规则和网络分析发现,艾灸治疗IBS的核心腧穴组合为中脘-天枢。结论:灸法治疗IBS分别从肝脾肾、脑肠互动等多层面发挥作用,共同调节脑-肠轴,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的中医药治疗NAFLD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方药数据库,统计每味药物使用频次,同时对所有药物的功效、性味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涉及方剂69首,药物179味,共计1038药次。179味药物中出现频数前5位者依次是丹参、泽泻、郁金、茯苓、山楂;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8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苦、辛、甘。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总的治则是祛痰化瘀,同时兼顾肝脾同治,辨证施以健脾疏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卫生宝鉴》中治疗脾胃病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卫生宝鉴》中所载脾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151首,中药168味。频次≥17次的中药有21味,排前5位的依次是陈皮、白术、炙甘草、木香、干姜;温性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寒性、平性中药;辛味药出现最多,其次是苦味、甘味药;排前5位的中药归经依次是脾、胃、肺、大肠、心经;频次≥14次的中药组合24个,对药物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中药组合17个;聚类分析得到新方聚类的中药组合5组,对应新方组合5组。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得出,《卫生宝鉴》中所载治疗脾胃病的处方注重甘辛温补、健脾消滞,慎用苦寒药,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脾胃病开发新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论治干眼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论治干眼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出并转化,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1997—2019年发文量整体趋势上升;发文量≥3篇的作者有王育良、谢立科、王中林、李凯;发文量排前3位的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出现频次≥40次的关键词为干眼症、干眼、中药、人工泪液。结论:对干眼的中医药论治研究与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文献缺少核心作者及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不具有中心性,而中药和人工泪液研究方向比较热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文献的发表现状,为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机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CNKI)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文献地区、文献单位机构、文献类型及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定量描述,初步分析和把握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575篇,以2015年发文量最多(66篇);《实用中医药杂志》刊文量最多(15篇);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滕秀香(17篇);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70篇);发文单位主要集中在医院和高校,以医院最多(342篇);文献发表类型主要以期刊为主(448篇),研究类型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341篇),其次为综述及理论类(175篇);除常规关键词外,使用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为“人工周期”(40次)。结论: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文献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名医经验总结类文献较少,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中医药、病因病机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近40年中医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相关文献,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记载中医药治疗POGD的中文期刊,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92篇,发文量≥5篇的研究者共20名,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是曹立幸(12篇)、李平(11篇)、李娜(10篇);主要研究机构10所(发文量≥10篇);纳入关键词486个,其中频次≥7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关键词聚类显示共形成15个聚类标签,涉及足三里、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针灸等。结论:近40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POGD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治疗热点主要集中于穴位贴敷、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及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医症状分布及中药使用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92篇,处方112首,中药213味。中医症状273个,频次≥10次的症状中排前5位的依次为:眼睑下垂、乏力、纳差、复视、大便溏。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有21味,排前5位的依次为: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党参。高频中药分为10类功效,排前3位的为解表、补气、补阳。中药四气以温性为主,平、寒性次之;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肺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中心药物为黄芪、白术、当归、甘草、升麻、柴胡;四周的药物中体现了不同证型的加减用药。聚类分析提取到核心组合10组。结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是以脾胃虚弱证为主的乏力、纳差、便溏等症状,涉及肝肾,并兼有痰瘀相关症状,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进行随证加减,辅以补益肝肾、疏肝理气、清热化湿、息风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相关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频次分析,通过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3.0 对处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1篇,筛选出处方151首,中药70味。中药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是泽泻、姜黄、大黄、黄连、丹参;功效排前5位的依次是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补虚、泻下药。二项关联多为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泻下药的组合,三项关联多为活血化瘀、清热、利水渗湿药的组合。聚类分析得到新方聚类的中药组合3类。结论: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为主,常用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药,可配伍补虚及泻下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文献,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8篇,处方103首,中药197味。频次≥20次的中药有18味,排前10位的依次为葶苈子、茯苓、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泽泻、桂枝、半夏、薏苡仁。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补虚、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平喘。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组合有37组,排前4位的依次为茯苓-葶苈子、白术-茯苓、茯苓-黄芪、大枣-葶苈子。支持度≥25%的核心药物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葶苈子、大枣、桂枝、泽泻。中药聚类分析提取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多属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为本,饮停胸胁为标,病机多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此病多以甘温益气补虚治本,苦寒泻肺利水治标,同时兼以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7月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相关的文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8首针灸处方,共运用穴位72个(十四经穴64个、经外奇穴8个),总应用频次234次,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足三里;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腧穴部位是下肢、上肢及头面颈项;穴位选用频率最多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选用频次排前3位的为五腧穴、交会穴、八脉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取穴处方重视阳经取穴与下肢选穴,灵活运用针灸上下配穴以及本经配穴的原则,该取穴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IGM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主题词,研究对象以人为主题,在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6月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IGM相关文献,采用医学文献王和Excel 2017数据管理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发文量、载文量、文献类型、作者机构、文献作者及文献高频关键词。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680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文献时间依次为2018年、2017年、2016年;载文量居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指南、湖南中医杂志及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文献类型主要为3类: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发文量居前3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为司徒红林、宋爱莉、赵海军;发表论文的关键词中,排名居前3位的分别是诊断、治疗和乳腺癌。结论:IGM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发文量较少且主要内容集中在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循证医学实践,应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整体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20日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Excel统计腧穴频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纳入63篇文献,共计63首穴位处方。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穴位依次是听会、翳风、听宫、耳门、中渚;最常选取的经脉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特定穴是交会穴、五输穴和八脉交会穴;腧穴分布情况主要以头颈部腧穴为主,其次是下肢与上肢的腧穴。关联性分析结果提示,核心腧穴处方为翳风-外关-听宫-听会-中渚-耳门,核心穴对是翳风-外关-听宫。结论: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以核心穴组为基础,兼顾祛风、活血、补肾及醒脑开窍,临床应结合经络配穴及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23日。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中药、药性、药味及功效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其中纳入研究的方剂98首,涉及中药151味,频次>20次的中药共12味,依次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栀子、郁金、茯苓、白术、甘草、虎杖、牡丹皮、黄芩。涉及19种中药功效,排前10位的依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排前3位的药性依次为寒、温、平,药味依次为甘、苦、辛。结论:肝衰竭主要病因为热毒、湿浊、瘀血,治法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行气活血为主,其用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可视化工具Citespace 5.7分析近3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研究状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20日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和归整,导入Citespace 5.7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及机构合作图谱。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394篇。2000年以来,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所纳入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类型,其中,期刊论文高达968篇,占文献量总数的69.44%,硕、博士学位论文363篇,占26.04%。其中40篇博士学位论文所属的学校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产出最多,为10篇,发文排名前十位的期刊中,《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的发文量最多,为35篇。中医药治疗CAG所涉及的学科方向中,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的研究成果最多,达到1205篇;作者合作图谱共纳入683位作者,其中有21位核心作者(发文量>5篇)。机构合作图谱共纳入543所机构,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文最多,为34篇。结论:中医药治疗CAG有效,其研究热点涵盖CAG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趋势包括中医药治疗CAG的新技术及用药有效性分析、基于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家经验发掘等,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内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D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VIP)、PubMed 数据库,收集2012—2017年国内灸法治疗PD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专用软件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到94篇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RCT文献,其中有2篇文献质量较高,其余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4.24,95% CI可信区间为[2.90,6.21],经Z检验,Z=7.44,P<0.000001,表明灸法对PD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本研究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灸法治疗P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经过可视化分析,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10所研究机构,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运用新技术,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近10年儿科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对儿科护理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发表的儿科护理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研究的年代分布情况、研究机构分布情况、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取检索结果为1778条,剔除国内外会议、报纸等数据,剩余期刊、硕士论文等合计为1650条;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年度发文数量依次为42、106、110、125、179、193、214、226、225、264、94篇;儿科护理研究主要集中医院(1061条)、学校(490条)、研究所(4条)、其他(95条)等;选取排名前10的期刊,即《卫生职业教育》(80条)、《中国医学指南》(59条)、《中医药管理杂志》(39条)、《全科护理》(39条)、《基层医学论坛》(37条)、《内蒙古中医药》(34条)、《齐鲁护理杂志》(31条)、《护理实践与研究》(30条);高频关键词包括儿科护理(539条)、儿科(460条)、儿科护理学(235条)、护理(192条)、护理管理(91条)、应用(78条)、对策(69条)、教学方法(54条)、防范措施(54条)、护理质量(52条)、教学(51条)、细节管理(50条)、人文关怀(42条)、效果(40条)、满意度(36条)等;下载高频次的儿科护理研究文献前10名依次为徐丽华等《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1049次)、王英杰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1042次)、戎艳鸣等《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876次)、叶华等《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689次)、邹华《PBL联合LBL在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595次)、赵海玲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591次)、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00次)、潘学彬《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465次)、蔡晓燕《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458次)、香祝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444次)。硕士论文下载高频次依次为张颖《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27次)、宋莉《临床儿科护理管理研究及其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37次)等;被引高频次的儿科护理研究文献前10名依次为赵海玲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43次)、戎艳鸣等《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40次)、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30次)、王楠等《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29次)、刘芳丽等《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8次)、崔文香等《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27次)、香祝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24次)、黄蔚等《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22次)、杨绍珍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2次)、帅国花等《“微信”在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运用》(21次)。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湖沼》2011,(6):838-838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期刊中排第18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CNP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建库至 2022 年12月7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中有关中药坐浴治疗CNP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 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高频中药共现网络图;采用 SPSS Statistics 25.0对中药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结果:共纳入文献129篇,提取中药处方148首,涉及中药201味,累计使用频次1414次,其中高频中药共20味,排前5位的依次为黄柏、丹参、大黄、败酱草、蒲公英;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多归肝、心、胃经;在中药配伍方面,丹参-黄柏支持度最高;高频中药可分为7个聚类群。结论:中药坐浴治疗CNP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兼顾益气扶正,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海洋测绘》2012,(6):6
为感谢广大作者对《海洋测绘》的支持和厚爱,鼓励作者积极投稿,本刊编辑部在2008年进行了首届"优秀作者"评选活动。按照本刊2012年工作计划,根据2011~2012年发表论文篇数、在网络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学术影响力和论文格式规范化等标准,评选出第三届"优秀作者"5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