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及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文山白族和大理白族的生存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文山白族与大理白族同源,文山白族并非当地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唐朝时期逐渐从邻近的今曲靖等地迁入。在文山白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山白族的语言、服饰、饮食、居住方式、节庆习俗、宗教信仰等与大理白族相比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说明生态环境对民族的发展及其民族文化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黎贡山地区的傈僳族狩猎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7 年1~8 月对高黎贡山地区的傈僳族狩猎文化进行的广泛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狩猎形式及狩猎工具,自然历法与狩猎,猎神崇拜、图腾崇拜及祭祀活动,猎狩歌舞等方面揭示了高黎贡山地区傈僳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同时通过调查揭示了傈僳族狩猎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如果认真地剔除其中宗教和迷信的部分,就能为建立新型的容易为当地公众接受的自然保护伦理观念奠定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族杂居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伴随着各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变化着,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变迁。以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和若诺族为例,运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民族传统的和现代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动因,并针对研究的发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婚嫁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壮族婚嫁习俗文化景观的历史与现在对比发现,壮族婚嫁习俗已在通婚形式、通婚区域以及婚俗景观等方面发生变迁,而致使其发生变迁的原因主要与壮族生活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壮族婚嫁习俗在变迁中并没有完全摒弃自身的特色文化,相反却形成了融传统壮族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新的婚俗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文化是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因素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民族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发展与变化。"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杜芳娟  朱竑 《地理研究》2013,32(5):881-890
婚姻圈作为民族社会建构的重要机制,以及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对其现况及未来的研究关乎散居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大计。采用口述史、深度访谈法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贵州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经历了族内异地通婚——族内本地通婚与近邻异族通婚——族内本地、近邻异族与异地异族通婚并存等几个阶段的演化。在传统农业社会,散居族群经历了居住、社会和教育多重隔离,通婚受族群性影响,以异地族内通婚为主;而在长期散杂居过程中,族际之间的长期接触融合,其婚姻圈又产生空间近邻性效应,异族通婚开始出现;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一体化使散居族群的婚姻场域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远距离通婚,族群性与空间近邻性效应开始减弱。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演化反映了散居族群与主体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但散居族群尚无独立发展的力量。当随着族群内部原有稳定性的打破,族群语言、文化习俗如何保留,族群认同如何维系等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婚姻圈变化之研究视角,关注全球化影响下少数族群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问题,是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研究领域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山地多民族地区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当地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密切相关。运用遥感、GIS技术,并结合田野调查,点面结合,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橡胶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这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演化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特色经济、文化的损害,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以及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民族共生关系受到影响,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橡胶文化景观上。通过研究文化景观演变与民族关系的关联,可以丰富人地关系理论的内涵,引入民族因素和文化因素来思考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扩展当今全球化变革影响下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在实践上为做好民族工作和构建新型和谐民族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大多数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前景而言,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论文以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算案例地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值,探讨了该类型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开发社会文化变化的感知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开发将使农业遗产地的社会文化发生较大变化,且总体上呈正向发展;(2)不同特征居民对社会文化的态度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对变化持积极态度;(3)家庭收入、旅游移民、社会治安、建筑服饰等文化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居民对该地未来旅游发展的态度;(4)只要能正确引导、调控和疏导其变化方向,旅游地社会文化变化的负面影响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并促进旅游地更好的发展。论文还对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文化影响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汉文化深刻影响着各少数民族文化,但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其影响的程度、内容与机制均有不同表现。从空间角度出发,在民族文化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对问卷统计分析与定性解释相结合,概括得出汉文化与云南沿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总体程度倾向于融合、文化冲突与融合点相对集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文化冲融的具体文化特性等四大特点,并从历史的、文化发展水平、民族空间分布格局、地理区位因素及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等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10.
周妮 《中国地名》2014,(8):75-76
地名是人类盖在大地上的图章,它的历史同语言一样古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时代的标志,是各种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和居民点的标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地理、宗教、语言、社会、经济等各种世相百态。它具有"活化石"的功能,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陈正祥认为,地名作为代表一个地方的符号,其来源和演变除了受天然环境的影响外,也常为文化的接触所左右。现今的地名应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并赋有文化层指标作用,部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因此,研究一地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生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地名文化学的研究即通过地名的研究来阐述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特性,即通过一地地名研究,获取与当地生活、民族、信仰、历史等相关的文化。本文以“长生”地名为切入点,引入“长生”文化效应,剖析“长生”作为地名命名真正地文化内涵,并认为重庆市彭水县长生镇作为“长生”文化的代表性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哀牢山的梯田景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玉麒 《热带地理》1994,14(2):180-185
云南哀牢山区哈尼族人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热带山区梯田景观,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巧妙地解决了农耕中的关键要素水分与肥料,创造了较高的粮生产水平,并以聚落分布的适中高度,均衡建构中介,最终内化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自然与人文在此所形成的高度协调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直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寻求森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寻求攀元民族文化下的山区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文中运用高新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村寨社区调查,对云南西双版纳6种主体少数民族传统用地习俗、土地结构变迁及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评价,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看法及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汉姓发源地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的姓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对道德传承和民族凝聚有特殊贡献。汉姓及其发源地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汉姓发源地资源是近年来开展寻根游的主要依据。需要认真开展汉姓资源的调查研究,认真保护发源地的遗迹和资源。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家平 《地理研究》1992,11(3):50-57
本文是对居住在贵州东南部亚热带山地的苗族侗族两个民族聚落地理形特征形成的文化背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传统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聚落在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最后根据文化在聚落中的表现划分了辐聚型和辐散型两个文化聚落类型,并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是对居住在贵州东南部亚热带山地的苗族侗族两个民族聚落地理形特征形成的文化背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传统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聚落在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最后根据文化在聚落中的表现划分了辐聚型和辐散型两个文化聚落类型,并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型城镇一般是指西北民族地区在扶贫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大村庄合并等补齐短板的小康社会建设中,在适宜生产生活区域建设的回族人口占比较大的新城镇,其受政府行为和城镇规划影响深刻,与普通城镇的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增长过程有着明显区别。以宁夏中部扬黄新灌区吴忠市红寺堡镇为例,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核密度估算等方法,探讨回族聚居地区新建城镇的空间增长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红寺堡镇从早期居住用地占主体的用地模式逐步转变为居住-工矿仓储-公园绿地为主导的复合型用地模式,红寺堡镇作为新建城镇,城镇空间增长初期主要以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城市院落用地为主形成城市核心区,呈星型原始增长模式;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城镇空间增长速度加快,空间呈现轴带状及跳跃式的混合拓展增长,在城镇规划引导下,用地类型中公园与绿地等生态用地、以高层建筑为主的住宅小区和工矿仓储用地占比显著上升,用地模式逐渐向复合型用地模式转变。(2) Global Moran’s I指数研究显示,经过近10多年的城镇建设,尤其是在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作用下,各用地类型的空间自相关在逐渐增强,空间格局呈现集聚态势;基于3次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以功能性用地的混合布局为特征,城镇用地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剧烈变化,仅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微调,城镇空间增长趋于稳定,用地类型、用地结构比例趋于合理,新型小城镇建设成效初见端倪。(3)作为回族聚居小城镇,红寺堡镇区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小,总体呈现西南部相对密集,东北部相对稀少的特征,与各个时段内农业聚落大范围分布有密切关系;近些年镇区出现清真寺由低密度蔓延态势向高密度蔓延转变,这种变化主要受教派体系较多的回族文化特征影响,空间分布与各教派教众人口分布的随机性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旅游是云南省的主体旅游之一,在民族旅游中,云南农村广大村民的社会角色在许多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旅游景点旅游开发价值高,景点开发较早,旅游业发展较快,经历了从起步到较成熟的4个阶段。村民在参与旅游业的过程中,传统产业被放弃或减少;家庭经济收入逐步转变为以旅游业为主;家庭消费更多地投入精神产品;村民人际关系中融入了经济因素和竞争意识;夫妻家庭劳动分工中,从事旅游业的妻子已基本不干农活和少做家务;以儿媳为代表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空前提高;村民思想意识等方面受到外来者的影响,拉近了村民与城市居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最贫困的民族自治州。本文在认真分析、正确认识州情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前提下,提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资源开发脱贫型的战略模式,制定了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在产业结构方面,确定以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大理石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林副产品为主的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出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改善交通、解决能源、搞活流通:绝不放松粮食生产,慎重解决人口问题;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维持生态平衡;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山  高军波 《地理科学》2011,31(3):272-279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发生变革,其供给主体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化政府垄断转向政府公共部门、市场企业组织及社会非营利组织多元参与;在供给主体的制度设计上,供给决策由政治主导转向利益驱动,生产与提供机制由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垂直层级式管理机制也逐步转型为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监督。多元化供给主体及多样化机制组合驱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综合变革,是转型期制度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结构—能动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被认为是山区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但即使在旅游山区,仍存在大量传统农村。论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选取典型旅游村水口村和农业村法洪村,从农户生计变迁、乡村土地利用转型、宅基地功能演变3个方面分析旅游特色山区乡村发展及其分化。结果表明:① 生存型生计阶段(1949—1977年),法洪村和水口村高度依赖农业;组合型生计阶段(1978—2013年),两村由单一农业生计向农业和外出务工组合转变;发展型生计阶段(2014—2018年),法洪村以外出务工为主,水口村以旅游经营和外出经商并重。② 1978年前,两村地类变更主要是林地转为耕地;1978—2014年,主要是林地转为建设用地;2014年后,法洪村耕地转为林地、住宅用地,水口村林地、耕地转为旅游相关用地。③ 1978年前,两村宅基地均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1978—2014年,两村宅基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开始衰退;2014年后,法洪村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水口村以旅游接待功能为主。④ 两村发展分化是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能人带动、市场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认为,即使是在旅游特色山区,也只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有能人带动、顺应市场变化的乡村,才能较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大部分资源禀赋一般的乡村仍将以传统农业为主,因此,山区乡村振兴要顺势而为、择优助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