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矿化空间分带研究入手,建立了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模型;通过控矿断层几何形态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矿体中金的聚散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对Ⅱ号矿体深部和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含金性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辽宁东部赋存大面积的浊积岩,在浊积岩建造中产有铅锌矿床。近年来在青城子地区除发现铅锌矿床之外还发现了大型的金、银矿床。本文对典型的浊积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初步研究,概述了浊积岩型矿床的成因,认为辽宁东部原辽河群是浊积岩型矿床产出的有利场所,在浊积岩发育区进行找矿将能取得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大厂矿田矿化蚀变分带特征十分明显, 在水平方向, 整个矿田可分为西、中、东3 个矿带。西、东矿带主要产出锡石—硫化物型矿床,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中矿带主要分布矽卡岩型锌铜硫化物矿床, 并有锑钨石英脉型矿床叠加其上。整个矿田矿化蚀变分带又具明显的不对称性, 并且每一种矿化类型又表现出各自的分带特点。大厂矿田的总体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与传统的顺向或逆向分带不同, 反映了多成因、多期次叠加成矿及蚀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康山金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是金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已知矿(集)区深部经过弱矿(无矿)间隔后新出现的矿化富集空间称之为第二矿化富集带。第二矿化富集带是一种相
对特殊的矿化垂向分带现象,对它的研究能为开展“矿下找矿”或“矿外找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控制第二矿化富集带形成的
因素主要有:控矿构造场的复杂变化、成矿系统温度场的改变、成矿系统流体场的演化、沉积建造中的多层位控矿作用等因素。第
二矿化富集带的研究要点是:首先判别研究区地史时期形成第二矿化富集带的可能性;其次对所研究的矿化富集带的保存条件进
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浑源县张旺金、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大致查明了矿床的形态、产状和规模,本区金、银多金属矿体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北西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含矿岩石以石英脉为主,结合矿石质量和围岩蚀变等研究,推断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贺州市黄秆冲金矿位于桂东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东端,是近年在鹰阳关—张公岭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田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文章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进行简要解析,总结其成矿规律,以期为今后找矿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
摘 要:多彩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的治多县,是目前该地区新发现的唯一一个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地层中,直接赋矿围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矿区内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矿化类型以块状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化和纹层状及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其次为细脉状铜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以白云石-重晶石固结壳为界,下盘依次出现硅化-重晶石化-块状及细脉状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稠密浸染状矿化带、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稀疏浸染状矿化带、硅化-弱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上盘则多为成矿后中低温蚀变组合,如弱硅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成矿演化上,矿床经历了3期主要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气液矿化期、海底喷流热液矿化期及表生期。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分带及成矿演化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多彩铜铅锌矿床与日本黑矿及同一构造带的“三江”中段川西呷村VMS矿床极为相似,属于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
豫西金矿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金矿田构造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构造层控矿特征、控矿构造类型、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控矿构造发展阶段、成矿热液圈闭条件、矿液流向及导矿构造的研究等。其研究方法包括传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构造地球化学、航片遥感解译、数学地质和电算技术等方法。其发展趋势是矿田构造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将得到广泛应用,由单一矿床(田)构造研究发展到更大区域内构造体系的研究,构造控矿因素与其他控矿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控矿构造类型的研究将有所突破,基础地质构造研究将永远占主导地位,矿田构造研究的成果将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变质与动力变质石英脉型金矿区,醴陵地区是其主要的金矿田之一。本次研究以醴陵烟竹山矿区内成矿构造(褶皱、韧性剪切带、劈理化带)为找矿方向,发现7条石英脉带型金矿化(体),查明区内金矿化(脉)带的走向、形态及其含矿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矿区内金矿体地质特征,简述了找矿标志,对矿床成因模型进行了探讨,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已知多丝藻科(索藻目,褐藻门)约有50种,我国仅仅报道2种。记述多丝科的美丝藻属Compsonema、小孢藻属Microsponigum和原水云属Protectocarpus等3个中国新记录属,以及球状美丝藻Compsonema coniferum、多线美丝藻C.myrionematoides、匍匐美丝藻C.serpens、放射百丝藻Hecatonema diffusum、繁育百丝藻H.distromatica、初级百丝藻H.primarium、球形小孢藻Microspongium globosum、考氏多丝藻Myrionema corunnae、原水云Protectocarpus speciosus等9种中国新记录种。研究的标本采集于中国海区,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13.
S 《山地科学学报》2008,5(1):63-72
Livestock behaviour in the Pyrenees includes free grazing and a long resting period that provokes the accumulation of dung and urine in some places,so-called camping area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i) to analyze any change in floral composition,and in nutritional and chemical contents of plants in a livestock camping area; and (ii) to relate the floral composition with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a linear transect,five sampling zones were established,from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 to the surrounding Nardus stricta-dominant pasture. The above ground plant biomass and the topsoil were sampled in each zone with 6 replicates per zone. Plant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and weighed to calculate above ground biomass,nutritional and chemical contents,and Shannon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ices. Additionally,soils were sampled in two periods,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grazing period. Soil available nutrients (nitrate,ammonium,phosphorus,potassium,calcium and magnesium),total nitrogen,organic carbon and pH were measured.
Plant chemical contents (protein,lignin and other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s of grasses,legumes and other plants; so,the protein conten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gumes plant biomass while lignin conten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sses. Both plant and soil nutrients increased linearly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 Howev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plant species richness,diversity and evenness relative to its position along the studied transect was bell-shaped. From the outskirts to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plants with low nutrient demand were progressively replaced by those with medium and high nutrients demand and by pioneers.
Nardus stricta-dominant pasture has low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 nutrient content as well as a poor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The presence of the camping area introduced patches with more soil nutrients and new species in the large spatial scale. However at a small spatial scale,the strong soil nutrien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是大比例尺地图中的重要要素,其自动化简是制图综合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当前化简方法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多特征约束的建筑物组合化简方法。首先,对建筑物进行冗余点删除、尖角去除等预处理操作;然后根据化简阈值筛选出需要化简的短边,并对其局部结构进行自动分类识别;然后,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位置、面积、方向和形状等特征约束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化简操作,在化简的过程中采用阈值逐渐增大的渐进式确定方法,直到满足化简要求为止;最后,从多个特征角度对化简结果进行评估,对不合理的化简实体进行调整修改。以OpenStreetMap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并与其它化简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建筑物的面积、形状、直角等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建筑物的自动连续化简,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面实体多指标几何匹配方法在计算综合相似度和确定最终匹配实体时面临着指标权重和阈值难以科学量化的难题,集成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机器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解决分类问题时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CatBoost的面实体匹配方法,将匹配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选取形状、面积、方向和位置4个几何特征作为模型分类特征;利用过采样与欠采样相结合的混合重采样技术减轻原始训练样本的类别不平衡度;借助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CatBoost模型的最优超参数;引入可解释人工智能领域的SHAP解释框架从全局和局部两个角度解释各输入特征对匹配结果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面状湖泊数据上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模型预测影响最大的特征是位置,然后依次是面积、形状,影响最小的特征是方向。CatBoost匹配方法在实验数据集上的查准率、查全率和F1-score分别达到0.9937、0.9753和0.9844,相比于直接使用样本不均衡的原始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分别提高了约5.8%、0.6%和3.3%。与传统的面实体多指标双向匹配方法和逻辑回归、K近邻、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常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相比,集成学习算法CatBoost性能表现更加优异,在避免指标权重和阈值设置难题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匹配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导致海平面不断升高,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也越来越频繁,海岸带的变化比以前更为活跃,因此精确快速地提取出海岸线并实时监测其变化对我国海岸带的开发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利用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和雷达遥感手段提取瞬时水边线或理论海岸线的方法,对各种经典方法和一些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不足。最后,针对目前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ICESat/GLAS是大尺度SRTM DEM精度评价的主要数据源.然而,现有的精度评价方法均忽略了2组数据的有效配准.为此,本文分析了数据配准前、后SRTM DEM整体精度差异,以及不同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类型对SRTM DEM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SRTM DEM精度影响因素,分别借助多元线性回归(ML...  相似文献   

18.
已有滑坡敏感性研究中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可以归结为气象、水文、地形、地质、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这些因子指标来源不一,在缺少数据资料地区难以完整收集。针对这个问题,考虑到目前DEM数据的广泛可获得性及其对滑坡评价的重要性,本文仅利用DEM数据及其派生因子,研究土质滑坡敏感性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中把评价因子分为2组:第1组数据仅由DEM派生,包括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曲率、水流强度指数(Stream Power Index, SPI)、沉积运输指数(Sediment Transport Index, STI)、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TWI);第2组数据作为对照组,除了包括上述DEM派生的8个因子外,同时加入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年均降雨量因子。本文分别选取逻辑回归模型和证据权法,基于上述2组评价因子,以德化县为例对比2组因子评价结果,利用第1组和第2组数据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结果精度分别为73%和83%。结果表明,仅利用DEM数据进行土质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可行,可以为缺乏资料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在多尺度空间下表现出显著自相似性,具有"局部无规则,宏观有规律"的纹理特征.目前,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已经得到初步发展,但依然缺乏在理论层面的框架体系.本文在已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限定黄土高原为研究范围,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即内涵、特征、分类及表达.将内涵...  相似文献   

20.
描记采于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境内一洞穴的中国野鲮亚科(Labeoninae)一新属长臀鲮属Longanalus,spnov和一个新种大鳍长臀鲮Longanalus macrochiroussp nov。新属以臀鳍分枝鳍条为7根等特征,区别于该亚科所有属;新种以偶鳍发达,胸鳍后伸达到腹鳍基,腹鳍后伸超过臀鳍起点等显著特征命名大鳍长臀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