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城     
逸风  LULU 《地图》2006,(5):21
印度之行就从瓦拉纳西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这里正是在探询印度文明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逸风  LULU 《地图》2006,(5):32-33
早就期待乌代布尔这座号称印度最浪漫的城市.其实印度之旅,一路上好像与浪漫最不相关.然而,当我们来到这里的碧丘拉湖(Pichola)边,就真的都醉倒了.  相似文献   

3.
    
逸风  LULU 《地图》2006,(5):33
在印度看了太多的古堡.他们每一个都是个性鲜明的;每一座古堡,都在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故事,一个个曾经辉煌和浴血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蔡无常 《地图》2021,(4):60-75
在中国版图的最西端,众山交汇之地,河谷纵横,冰川广布,这里就是古称"葱岭"的帕米尔高原,是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等世界级山脉的交汇处,是古代丝绸之路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和伊朗等国的重要通道,也是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蔡天新 《地图》2014,(4):136-137
那是一个夏天,在游历了印度的新德里、阿格拉(以泰姬陵闻名)后,我经由两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坎普尔和勒克瑙,向恒河边的圣城瓦拉纳西进发.中午时分,火车到达了瓦拉纳西,这里是印度教徒最著名的朝圣地.印度共有七座圣城,比较有名的还有乌贾因和马杜赖,前者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学术重镇,后者曾是达罗毗荼文化的中心.我在《牛津英汉词典》里发现,解释“pilgrim”(朝圣)一词用的例句就是“往贝拿勒斯朝圣”,“贝拿勒斯”即是瓦拉纳西的旧称.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年轻时曾以此城为标题作过诗,可惜他没有机会来到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不过,在《贝拿勒斯》这首诗的开头,博尔赫斯想象了他心目中的东方城市:“猛烈的阳光/撕破了黯淡的心情/在庙宇、粪坑、牢狱和/庭院之间,攀上墙壁/在一条圣河中闪耀”.诗人的感觉基本上是准确的,但瓦拉纳西最具特色的ghat,全诗却没有提及或作任何暗示.那是一种上下河岸的石台阶,其主要功能并不是停靠船只的码头,而是供全城和来自印度各地的民众沐浴.  相似文献   

6.
简讯     
《地图》1988,(4)
苏联土库曼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将编制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蒙古、伊朗、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地图集。这个决定是由正在这里学习苏联经验的16个国家的专家们通过的。  相似文献   

7.
印度社会经济地图集图名:A Social and Eeonomic Atlas ofIndin.主编:S.Muthiah.出版地及出版者:New Delhi(In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时间:1987年。图集页数:254页。地图页数:117页彩色地图。开本:26×37cm。《印度社会经济地图集》是一部内容颇为丰富的中型经济地图集,通过多样的方式,反映印度的自然环境及今日印度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通往印度的第四条路 有唐一代,中国迎来了一股求法热潮,人数之多,周游地区之广,可谓空前绝后.以印度为代表的佛教重地一度成为取经者的热门目的地.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行是当时中国僧侣的主流选择,著名高僧玄奘就是以长安为出发点,往西经今甘肃、新疆以及中亚等地,最终到达印度的.  相似文献   

9.
我在印度旅行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当地人要求合影留念,被围观签名.外国人在印度所受到的礼遇远远超过印度本国人,就连政府也仿佛专门为外国人提供了优待条件,无论在哪座城市都有专为外国人准备的火车售票点.  相似文献   

10.
评选“最伟大的外来统治者”这个话题,在印度可能算不得十分敏感,毕竟在这块土地上,波斯人、阿富汗人和中亚突厥后裔莫卧儿人,都留下了丰功伟绩.若论及英国人则有点尴尬,因为也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给印度带来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甚至可以说,是英国人一手造就了现代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而且今天印度的地理观念,仍受益于殖民时期的西方旅行者.  相似文献   

11.
迪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1 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在他的印度之行中途经这里.这本来是无意之间的事情,但西方仍然把这笔“发现”的“功劳”算到他的头上,称这里为“迪戈加西亚岛”.迪戈加西亚其实属于“籍籍无名”之辈,没有多少事迹遗留人间.只因有这么一宗“发现”,居然在世界地图上“永存”了,就他个人而言,也算“三生有幸”.因而,我们在探索这座岛屿的命名原委时,只能简单交代一下,没有多少内容可挖掘,更难有什么“名人轶事”可作谈资.至于“发现”的细节,就越发无踪迹可寻.不过在偌大的印度洋里,来自欧洲人姓氏的地名寥若晨星,而这又是唯一以葡萄牙人姓氏命名的岛屿,也就“物以稀为贵”,格外地引人注意了.  相似文献   

12.
印度煤炭部部长Dasari Rao说,印度的煤炭需求量目前每年为4.6亿吨,而到2031~2032年可能达到20多亿吨.  相似文献   

13.
印度的GIS发展为世界瞩目,200年的测绘发展史和近年来IT技术的繁荣,为GIS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印度长期实行的测绘成果限制使用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GIS的发展.2001年印度启动了NSDI建设计划,目前该项目正在从各个方面展开,并且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在3-5年内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一名高级官员2007年1月说,全球镍价上扬及印度政府最近对一些列成品金属实行的较低关税,将降低印度不锈钢市场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建造自己的太空卫星导航网——“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它将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若从热情狂野的巴塞罗那空降到斯德哥尔摩,想来很多人都觉得这里的艺术氛围略显平淡.斯德哥尔摩并不是欧洲文艺复兴里的重头戏,也没有几百年来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可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艺术家们可以让自己的设计灵感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驰骋.地下的蓝白色艺术森林 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梅拉伦湖水在此流过市区的14座主岛后注入波罗的海,因此斯德哥尔摩也被称为"北方威尼斯".但是这个"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不是船,而是深埋于地下、于1950年就开始运行的地下铁.在第一条蓝线完成施工时,政府决定让艺术家们不受任何干扰地独自装饰每一个地铁站台.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瑞典人,把地下铁建成了一条长达110公里的艺术长廊,每一站内的每个角落,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印度测绘的历史是伴随印度文明本身发展的历史。从古印度地图,到现代空间技术的使用,古印度在地图生产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地图生产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上,古印度地图和具有对称性的古代建筑就是最好的证明。古印度和现代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都对测绘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67年,印度最高制图机构印度测量局(Survey of India(SOI))的建立是印度次大陆测绘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印度国域涵盖不同的地形,从喜玛拉雅雪峰到恒河平原,从印度东北部茂密的雨林到拉贾斯坦邦沙漠,绘制古印度地图这个挑战性的工作由印度测量局…  相似文献   

18.
原老末 《地图》2014,(5):80-89
在印度富饶的西北大邦旁遮普内,有一个位于印巴边境的小城叫“阿姆利则”.在梵语中,阿姆利则意为“盛满花蜜的池塘”,这可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边塞城市,同时还是印度少数民族锡克族的根据地、大本营,城内有一座通体鎏金的巨大庙宇,那是锡克族的圣地——哈曼迪尔寺,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金庙”.  相似文献   

19.
唐博 《地图》2012,(4):106-115
这里常住居民3000人,其中葡萄牙人有1200人,往来商人数以万计。这里有两座教堂,两家医院,以及1000多幢私人住宅。葡萄牙人和其他族裔的海商甚至建了一座自治市政厅,有自己的警察、审计官、法官和议员。 这里的房价因人多地少而高企,每幢房产的建筑成本约为4000~6000得克(古代葡萄牙货币)。外来商家的不断涌入,抬高了这里的房租价格,两三年的租金就能把建筑成本收回来。要知道,当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将妹妹嫁与葡萄牙国王里奥三世,给出的“令全欧洲羡慕的嫁妆”也不过20万得克。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已成当之无愧的软件大国。印度信息产业的成功,引起我国IT人士的思索。本文综述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印度信息产业成功的原因、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