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就治理整顿宁城县古生物化石“盗销”现象致函赤峰市人民政府,要求进行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管理专项治理整顿。3月26日和3月29日,曾培炎副总理、国土资源副部长贠小苏就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盗销”现象严重问题分别作出批示,要求采取措施,专项惩治,打击违法行为,加强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与管理。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立即进行研究部署,并致函赤峰市人民政府,制定整顿治理方案,开展专项整顿治理工作。这次治理整顿的主要内容为,取缔古生物化石销售市场,打击乱采滥挖,倒买倒卖古生物化石的违法行为。抓紧制…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5,(2):64
<正>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为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令第57号),贵州省"双管齐下",通过开展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登记和打击违反古生物化石保护行为专项行动,加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一方面,省财政安排361万专项资金,利用3个月(3月至5月)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登记,对象为全省范围内各类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和个人,且登记不涉及化石所有权的变更。以此建立全省档案和数据库,并为建立全国数据库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违反古生物化石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6月30日上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驻内蒙古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蔡可军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杰共同为代表处揭牌并发表讲话。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驻内蒙古代表处的成立,对于自治区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使自治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眼界更宽、思路更广、方向更明,有利于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优势,有利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古生物化石走私第一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围绕“化石是不是文物”和“走私古生物化石能否以走私文物罪定罪量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案由杭州海关于2004年11月在宁波北伦港破获,共查获各类珍贵化石2925件。庭审时,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说:化石不是文物,不能以“走私文物罪”定罪量刑。目前,古生物化石管理主要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管理的主要法规依据是《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注重规范化石的挖掘开采;对化石的出境,只有一条正面的规定“因科学研究、教学、科普展览等,需将古生物化石运送…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  相似文献   

6.
古生物化石     
什么是古生物化石?它与文物如何区别?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  相似文献   

7.
<正>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重要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保护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目前在化石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生物化石流失严重;古生物化石管理机构不健全;保护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对外交流工作不够;其科普教育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公众保护意识较差等。据此提出如下保护策略及措施:加大相关法律宣传力度;正确处理化石产地、旅游与地方经济的关系;科学规划保护区;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大力推广地质科普游;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整合地质资源,增加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笔者有幸与古生物学专家和环保志愿者们来到了我国著名的珍稀古生物化石产地——辽宁省北票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对这里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考察。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最大的鸟化石保护区,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珍稀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区大面积出露古近纪地层,古近系的伊尔丁曼哈组、阿山头组和脑木更组富含古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古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一直是内蒙古乃至亚洲地区古生物研究与地层对比和分期的重要依据,在地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至2016年底,二连地区古近纪哺乳动物已发现19目,56科,143种,其中在二连发现并命名的模式种就有17目44科91种。本文首次对二连浩特市古近纪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化石的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合性描述。并根据已发现命名的化石材料,分析古生物群面貌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通过汇总研究,希望为今后二连浩特地区的古生物科研、科普以及化石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在配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开展"内蒙古重要恐龙动物群特征与相关地层对比"项目过程中,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和鄂尔多斯市发现多处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及多种类型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阿拉善盟阿右旗首次发现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此外还有大型蜥脚类以及兽角类、原角龙类、窃蛋龙类化石等。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新发现了早白垩  相似文献   

12.
自贡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不仅发现历史悠久、研究研成果丰硕,而且化石埋藏丰富、种类众多、保存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自贡恐龙化石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建立有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而且建有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和首个古生物类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在恐龙化石保护新材料研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如何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和保护经费问题是当前自贡恐龙化石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地区发现了距今1.2-1.5亿年,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的古生物化石群。该化石群门类齐全,数量丰富,保存精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质古生物学者的关注,从而使这里成为我国研究非海相晚中生代地层及其化石物生群的宝地。其中,以辽宁省义县境内金刚山山组为典型代表。近年来,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张和兽”、“杜氏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翼龙胚胎”、“薄氏辽宁枝”等珍稀化石,更是使辽西古生物化石宝库名震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地域辽阔的内蒙古,中国正北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洪荒的远古世界曾是那样生机勃勃,丰富多彩。这里的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变迁起落恢宏,地下埋藏着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一直到第四纪人类的出现漫长时期非常丰富精美的古生物化石。典型的有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丰富多彩的化石;植物化石以高等植物为主,其中部分植物的枝叶、花、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兴化平原的形成与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绍鸿  曾从盛 《地理学报》1991,46(3):336-346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古生物化石鉴定、~(14)C年代测定及史志记载资料,对晚第四纪兴化平原古地理环境演变以及控制该平原形成的主要因素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80年6月,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煤矿工作的专家和古生物工作者,刚刚结束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的发掘清理工作,大家还沉浸在获得珍贵古象化石的喜悦中。就在这时,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工地,人群再次沸腾,“清理土方掘进面上,又一批古动物化石被发现,它们的个体小于猛犸象!”古生物工作者闻讯赶到,他们顾不得几个月来工作的疲惫,又投入到新的发掘工作中。古动物化石埋藏在露天煤矿距地表三十九米深的黑褐色泥砂层中,距两具松花江猛犸象出土地点四十米左右,仍处在古河道之中。它们是两具骨骼表面呈黑褐色,里面呈浅褐色,十分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头部向北,尾部朝南,头对头,尾对尾,四只脚微微相  相似文献   

17.
我区西南部黄河西畔的准格尔旗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化石种类众多、数量之大均属国内罕见。其中许多化石具有重要的地质学和古生物演化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辖七旗一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属于中新生代盆地,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主要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肯氏动物群化石、恐龙化石、恐龙遗迹化石、龟化石、鱼类化石等)和无脊椎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珊瑚化石、角石类化石等)。其中,中生代恐龙足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古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都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在宁城道虎沟地区的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珍稀的古生物化石,被我国古生物学家称之为道虎沟生物群.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古生物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享有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2012,(4):68-69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100多年中,先后有俄、美、加等近十个国家和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在二连地区进行过七次大型考察和挖掘。陆续发现盘足龙、欧氏阿莱龙、鸭嘴龙、似鸟龙等十余种恐龙化石,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创我国最早记录。二连浩特因此成为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在中国及中亚恐龙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3年,俄国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院士首次发现了该地层,但没有做更深入的调查。1922年4月21日,美国纽约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