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正湘  万溶江 《贵州地质》1999,16(4):321-324
湖南新晃上关溪-高寨硒汞矿严格构造控制,产于硅化岩(微石英岩)内,研究表明,该区高寨地段具有硒汞矿找矿远景,区内的富硒地球化学场,可开展“汞中找金”荼。  相似文献   

2.
酒店塘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端,是以汞为主、共(伴)生硒-锌多金属成矿区.近年来的找矿勘查表明:矿床外围的高寨—上关溪地表以浅发现硒汞矿体,其延深部位找到了大中型汞矿床、硒矿床,硒在矿体中的分布与汞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而酒店塘矿床边深部出现的锌矿则与汞矿化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因此,研究汞-硒-锌的成矿关系及分带现象,对于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硒汞矿是自然界一种少见的矿物,我国产地不多,80年代初仅在湖北随南地区和湖南新晃上关溪有所发现。笔者近年在保靖东坪和衡东石峡矿区也发现了硒汞矿。在这三个产地中,又以新晃上关溪规模最大,可形成独立硒矿体,其余两处均与辰砂少量共生。早在80年代,黄金五一六部队就对上关溪硒汞矿作了初步研究。1990年地科院陈殿芬等又进一步作了深入的研究;同一时期,笔者也对三处产地的硒汞矿作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 1 产出特征上关溪硒汞矿床位于湘黔汞矿带新晃酒店塘大型汞矿床的外围,属典型的层带式层控汞矿床。含矿地层系中寒武统敖溪组顶部硅化白云质灰岩。硒汞矿已形成独立矿体,多呈不规则  相似文献   

4.
湘西—黔东汞矿带硒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湘西-黔东汞矿带中,硒主要替代硫以类持同象的形式存在辰砂中,少部分见于黑辰砂的硒汞矿中,辰砂中硒含量的高低与其颜色,晶形,粒度,生成期以及产出部件有关,硒是湘黔汞矿带标型微量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5.
黑辰砂和硒汞矿是HgS-HgSe系列的端员矿物。黑辰砂产于湘黔汞矿带大洞喇、纸坊、茶田汞矿床,硒汞矿产于新晃汞矿床外围的蚀变石英岩中。本文通过对黑辰砂和硒汞矿的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矿物上述诸方面特征均很相似,但又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漆富成  李治兴  张字龙 《铀矿地质》2014,(3):129-134,167
在扬子陆块东南缘湘西北武陵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黑色岩系下部鲕粒磷块岩中,首次发现了似纳米级的硒汞矿和晶质铀矿。通过电子探针化学成分测定和微区解剖,显示海相磷块岩中硒汞矿和晶质铀矿的产出状态、形态特征和占位特征。研究认为,同沉积期伴随火山热液喷出形成海相沉积鲕粒状磷块岩(鲕粒中包含球滴状硒汞矿),似纳米级硒汞矿在海相磷块岩中占位于鲕粒磷结核的内部和中心。其形成后期,海底热液作用持续,磷块岩经部分溶蚀、热液脱碳,在磷块岩的微裂隙中晶质铀矿、石英共沉淀析出。海相磷块岩中硒汞矿和晶质铀矿的发现和空间占位特征的研究,对探讨磷块岩中硒汞矿和晶质铀矿的形成与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的发生方式和成因联系有启示意义,进一步佐证扬子陆块东缘陆缘裂陷喷气沉积是发生大规模铀成矿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邛莫金矿床中的灰硒汞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硒汞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该文叙述的灰硒汞矿产于西秦岭南亚带邛莫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金、灰硒铅矿、硒锑矿、硒镍矿、硒-辉锑矿、硒-块硫锑铜矿、硒-辉砷镍矿等。  相似文献   

8.
范家山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守荣 《矿产与地质》2007,21(6):618-625
范家山汞矿是万山汞矿区南部唯一的大型汞矿床,矿体形态简单,矿石品位高(O.658%),埋藏深(337~706m).伴生有苴组分硒,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硒矿体与汞矿体完全重合.对该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进一步寻找深部新的汞、硒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
灰硒汞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湖南某汞矿外围发现了一种国内少见的汞矿类型-灰硒汞矿矿体.它除提供了重要的找矿线索外,并丰富了矿带成矿理论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内容.一、矿体地质本文所叙述的灰硒汞矿矿体,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一级北北东向某大背斜西翼近轴部,S洞北西西向横跨褶皱之倾伏部位(图1).寒武纪地层广布全区.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敖溪组上部,即容矿层顶部?_2~7  相似文献   

10.
1 产状特征 硒汞矿是HgS—HgSe类质同象系列中富硒的端员矿物,自然界中比较少见。已知的一些热液矿床中,硒汞矿主要产于重晶石—碳酸盐脉(美国犹他州),菱铁矿—赤铁矿—重晶石脉(玻利维亚),或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汞矿的成矿地质作用着手,结合硒的地球化学习性,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湘黔汞矿带湖南境内诸汞矿床硒的赋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探讨。一、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概况湘黔汞矿带位于凤凰—新晃大背斜西翼,保(靖)—铜(仁)深大断裂东侧,呈北北东向展布(图1)。而矿田(矿床)则多位于轴向北西西的横跨褶皱构造内。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次为震旦系,均呈北东—南西向分布。花岗岩类除西部的梵净山(贵州省境内)见有侵入外,其它地区末曾发现。  相似文献   

12.
张元珍  宋大康 《矿物学报》1992,12(1):83-86,T001
硒汞矿产于甘肃省拉尔玛金矿床中,主要共生矿物有石英、重晶石、辉锑矿、黑辰砂、自然金等。硒汞矿呈铅灰色到黑色,金属光泽,性脆。粒度0.01~0.36mm。比重D=8.27,摩氏硬度2.5。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的平均值(%):Hg 71.50,Se 25.21,S 1.88,Au 0.19,Ag 0.07,Te 0.09,As 0.06,Sb 0.04,Fe 0.04,总和99.08。空间群。a=0.6081(1)nm,Z=4。  相似文献   

13.
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硒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基汞是汞存在于水生生态系统(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毒性最强的形态,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有效控制汞的甲基化过程是汞环境化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物体内硒对汞的甲基化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确汞和硒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汞-硒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解决汞污染问题。汞在生物体内的毒性与生物体内硒含量紧密相关,汞与硒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成不溶的化合物促使汞去甲基化或受生物体内硒相关酶抑制被直接排除于生物体外,从而抑制了汞的毒害作用。本文评述了汞、硒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形态特征,指出在水体中合理添加硒化合物可抑制无机汞在生物体内甲基化过程,深入研究生物体内汞和硒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生理效应是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原生晕的垂直分布,往往因矿床类型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变化规律.假如原生晕分带明显,则可确立不同带的元素组合或含量等地球化学标志,以解决成矿预测问题.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分带,又如何建立预测的标准呢?本文试图以某汞矿区为例,作一点探讨.一地质地球化学概况矿区位于"雪峰古陆"西缘.矿带大致呈北北东向展布.汞矿的产出受一定层位控制.矿石类型为单一辰砂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辰砂,次为自然汞、汞的硒化物、辉锑  相似文献   

15.
一种尚未定名的Ni—As—S—Se矿物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家军  卢文全 《矿物学报》1995,15(4):425-427
Ni-As-S-Se矿物相首次发现于西秦岭南亚带拉尔玛-邛莫金-铜-铀建造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硒汞矿、硒铅矿、硒梯矿、硒硫锑矿、硒硫锑铜矿、自然金、重晶石、石英等。该矿物颗粒细小,粒度小于10μm。在反光显微镜下呈白色,无内反射现象,为一均质矿物。两个点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WB%):Ni24.123 ̄29.378,As27.574 ̄33.895,Hg7.591 ̄5.359,S13.939 ̄1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汞矿资源丰富,汞矿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的前列。其中贵州汞矿占了较大比重,独具特色。根据构造控矿的科学理论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及考察。实践证明:贵州汞矿的分布和汞矿带、矿田、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贵州汞矿可划分为五个汞矿构造域、28个汞矿带和7个汞矿化带。另按矿床产出的构造形态特征划分为整合类型、断裂类型和综合类型,这一划分旨在指导汞矿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01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硒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南雪娇,余晓平,郭金玲,郭亚飞,邓天龙*导读撰文:本刊编辑部汞极易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并发生甲基化,严重危害食物链顶端消费者健康。汞与硒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汞(硒)环境化学和毒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系统中汞硒比≤1时,可明显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汞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汞是湖南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在当前国内汞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省内汞矿找矿方向对推动省内汞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介绍了湖南省汞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类型,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湖南省汞矿的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近年潜力评价提供的汞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资料,初步提出了湖南省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湖南省汞矿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最重要的赋矿地层是寒武系和泥盆系; 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湘西汞矿带,其次分布在湘东成汞带,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化学异常等共同决定汞矿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者在对川西北地区拉尔玛——邛莫层控型金铜铀建造矿床物质组分研究中,不仅首先发现了在含矿层位中,凡金矿化显著部位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铂族元素的富集,而且还首先发现了在自然界,特别是在金矿床中很稀少的硒的独立矿物,如灰硒汞矿、灰晒铅矿、(含)硒辉锑矿,且(含)硒辉锑矿尚属首次发现的矿物。拉尔玛—邛莫金铜铀建造矿床见原稿位于西秦岭南亚带下寒武统地层中。含矿层位由硅岩、板岩组成,厚度可达近千米。现已探明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赋矿的硅岩层的SiO_2平均含量为94.13%(n=15)。业已  相似文献   

20.
硒硫锑矿的首次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硒硫锑矿首次发现于西秦岭南亚带拉尔玛金-铜-铀建造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金,灰硒汞矿,灰硒铅矿,硒锑矿,辉砷铜矿,辉砷镍矿,硒硫锑铜矿,另外还有两种含硒的矿物可能是硒镍矿,硒金矿。该矿物颗粒细小,粒度为0.01—0.5mm。显微硬度VHN_(50)=68.25—128.0kg/mm~2。电子探针分析结果(W_B/%):Sb 59.75—68.52,S 12.08—23.71,Se6.88—27.50。据其平均值所计算的分子式为Sb_(2.0455) Hg_(0.0051) (S_(2.1818)Se_(0.8182)_3,简写式为Sb_2(S,Se)_3。含硒量低的硒硫锑矿的粉晶数据与辉锑矿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