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我国GPS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结合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建立全国统一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意义,并介绍了整网平差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最后平差结果及精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现今垂直形变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12  
利用GPS观测资料进行大范围的垂直形变特征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GPS观测资料,绘制了中国大陆的垂直速率等值线图像,并对中国大陆垂直运动特征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垂直运动在70%以上的区域表现为沉降运动,在青藏高原和除北京外的整个华北块体及燕山块体的垂直运动表现为隆升的趋势。中国大陆西北和东南、西南和东北的整体垂直运动呈一种斜对称状态。对基于GPS观测所得的等值线图与基于水观测所得的等值线图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华南块体外,二者在整体趋势上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区域站采用了严格同步环、连续4天、高站点重复率的观测方案,为了优化观测方案,以青藏块体东北缘GPS区域网1999年和2001年观测资料为例,对区域GPS观测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同步环连续3天和连续4天观测的基线重复率和站点速度结果基本一致,可以采用站点连续3天观测的方案;②异步环有站点重复观测与无站点重复观测对比,站点速度差别很小(亚毫米级),优化观测时可以大大降低或取消异步环站点重复率;③同步环整体解算(带IGS站)与环内站点单独触算(带IGS站),其站点速率差异可达1mm以上,因此优化观测时还应尽量采用同步环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连续运行基准站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广泛应用,连续运行基准站在全国三级GPS网中的布设和数据处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加快了建设速度,加大了布网的灵活度,也保证了起算控制和解算精度。与以前相比,陆态网连续运行基准站分布密度总体上提高了10倍,重点地区提高了100倍,观测手段也有了很大变化。基于网络工程和陆态网络基准站对不同区域三级GPS网进行了解算和精度统计,分析了基准站对三级GPS网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盆地的压陷沉降和祁连山地的上升缩短所吸收 ;②柴达木盆地以东的甘青块体中、东部表现为整体的顺时针刚性旋转运动 ,其旋转北边界为毛毛山—海原走滑断裂带 ,旋转角速率为 0 .135°/Ma ;③受甘青块体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耦合影响 ,鄂尔多斯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 ,两者的耦合边界为北西向的六盘山断裂带 ;④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和祁连北缘逆冲断裂带构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边界。  相似文献   

7.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地壳损伤演化过程与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计算地壳微裂纹密度参数变化分布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利用河西地区 1992~ 1999年多期重复重力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裂纹密度参数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各观测时间段内相应发生的一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利用跨鲜水河断裂带的两个激光测距小网 1985~ 1997年的重复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活动特征。通过对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 ,获得了测区较客观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形变分析结果表明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处于蠕动状态 ,南段则处于应变积累的闭锁状态。  相似文献   

9.
1 引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已于 1 998年正式启动 ,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同承担了这项任务。该网络由基准网、基本网和基本区域网等构成 ,其中 ,基准网有 2 5个GPS连续观测站 ,辅以VLBI、SLR和绝对重力观测以及水准联测 ,而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及其精度为各基本网的相对重力联测提供精确控制和检核基准。网络工程的实施 ,为我国防震减灾、科学基础研究和国防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也为当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基地。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物质迁移势必引起重…  相似文献   

10.
洱海水位变化对下关基准点绝对重力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下关基准点上进行的绝对重力重复测量数据及洱海的水文资料。结果显示:2001年12月观测值偏大的主要原因是洱海季节性水位变化,其影响可达10.3×10-8ms-2。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观测精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于1998~2002年开展过5次基本网GPS联测。利用GIPSY软件处理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基线定位水平分量精度为2~5mm,垂直分量为7~15mm;基线变化的水平分量测定精度为0.5mm/a,达到了流动观测的最高水平。分析基线定位误差发现:固定误差是目前相对定位的主要误差;与基线长度有关的比例误差对于水平分量而言,基本可以忽略。对速率的统计分析说明:至少4年观测间隔,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精确、可靠的测站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马尼拉全海笋Barneamanilensis(Philippi)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马尼拉全海笋在我国仅分布于南海,生活在潮间带高、中潮区风化岩石或胶粘的泥质中,生活海区的水温8~32℃,盐度20~33,海水pH8.2~8.4,穴深随壳长的增长而加深,洞穴与滩面呈45~90°。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壳长平均第一年为45.1mm,第二年达57.2mm,第三年63.2mm。雌雄异体,繁殖期在夏季。肉可食用。  相似文献   

13.
观测系统逼真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观测系统保真度概念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对观测系统满足逼真度要求为什么必须为一线性不变系统的原理作了分析,指出观测系统的单位脉冲时间响应函数(权系数)和传递函数与输入的大小及其性质无关,并完全表征了系统的特性,从时域和频域对观测系统的权系数与传递函数的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对于一个物理可实现的观测系统,不可能为一理想线性时不变系统,仅能要求在规定的通频带内和允许的观测精度范围内其传递函数近似为一平坦直线时,其相位滞后近似等于0或与频率成正比,就能满足观测的逼真度。最后对观测系统的格值及其标定进行讨论,以水平摆为例,从其动力学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推导出理论格值,以说明一种优良的观测系统,不但要给出格值人工标定的方法,同时也要给出理论格值公式,并要经受住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77,自引:31,他引:4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兼顾大地测量等其他需要。该工程1997年开始建设,2000年12月全面完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自带的"Visual Basic "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然后以宏的形式连接在Excel界面上,实现了形变观测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建设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介绍了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的建设。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以GPS观测技术为主,结合精密水准、精密重力和流动地磁测量,将3者重合到GPS观测基准站上获取观测信息,初步构成一个时空相结合,点线面与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观测网络。该网络可动态监测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变化,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背景信息,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۲�̨��λ���Ӱ��ķ����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о??????????????й????????λ???????????,???????????????????????\,3?????????????19????λ?????????????6???λ??????????????????????????????????????????????????????????????λ???????????????????????????λ??????????????????????????????????С???3?????????????????????????????????????????????????????λ???С??1%?????λ??????????????;???λ????1%??????????????????????0.4%????;??λ????1%~10%??????????????????????涨λ????????????????????????????????2.5?????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GPS观测的位移时间序列结果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于1998年9月-2001年10月GPS连续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位移时间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适用于地震分析预报的位移时间序列生成中的基准选择。选东部长期相对水平位移很小的9个站组成的一组稳定点作为基准,得到水平位移时间序列;选分布于不同区域相对垂直位移较小的7个站为稳定点组,得到垂直位移时间序列。2000-2001年我国西部的基准站出现2次明显的水平与垂直位移异常变化,这种异常变化有可能与南北地震带上云南地区发生的6级左右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SS YD型断层观测伸缩仪的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原理。该系统实行现场自动采集和自动储存并由“数据交换器”进行数据调用和回放 ,具备交直流电源自动转换及有效的避雷装置 ,实现了无人值守。仪器所得观测数据稳定 ,并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汐与台湾“9.2 1”大地震 0 .5 μm的同震阶跃  相似文献   

20.
地震观测仪器的检定与校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定与校准是评定测量器具、装置是否满足预期要求的两种方法,对地震测量器具、装置进行周期检定或者校准是确保测量数据正确,保证地震仪器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